女兒申請學校的文件在一月底前全部都寄出去了,現在就等著各家放榜的通知了。同學中申請earlybird的已經陸續接獲通知,幾家歡樂幾家愁,被接受固然高興,被拒絕不好受是難免的,而且機率還頗高的。但都是可能會遭遇的狀況,如何面對也是門必修的功課了。
網路上看到有人整理美國各家大學的拒絕入學通知書,人情世道也就如此了。
轉錄給孩子參考,有點心理準備。
最鐵面的回信 “申請我們學校的人很多,每個人都不錯,可你沒有排在前面。學校只能選擇那些適合的學生錄取。” ——貝茨學院 位於美國緬因州的美國貝茨學院,在全美學校中的排名不算很高,但是很有貴族氣質。而該學院負責新生錄取工作的領導威裏·米切爾說話的口氣也很衝。 最冷酷的回信 “你沒被錄取。不要打電話來詢問。所有的決定都是最終決定,不可能更改。” ——斯坦佛大學 斯坦佛大學今年的錄取率只有7.6%,該大學錄取辦公室主任理查德·邵說,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杜絕申請人對學校決定的懷疑或起訴。 最烏龍的回信 “因為我們的電腦故障……所以你還是沒被錄取。” ——加州大學 加州大學聖地亞哥校區竟然向落選學生發了兩次拒絕信。第一次是正常的拒絕信,可是該校在向被錄取的新生發祝賀信時,一共發出了47000份,其中錯誤地包括了29000個未被錄取的學生。結果校方只好再次更正。 最暈人的回信 一個厚厚的像裝著錄取信的信封裏,卻有一封拒絕信在最上層。 ——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 按照慣例,錄取信裏由於有學校介紹等內容,都是厚厚的一封信,而裝拒絕信的是一封比較薄的信。 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共有20個相對獨立的校園,而該大學主校園在大學花園城。大學裏負責新生錄取的安·羅何巴克振振有詞地解釋說:“沒錯,我們的主校園沒有收她,她還可以試試申請分校啊,寄給她分校資料並沒有不對啊。” 最泄氣的回信 “我們很遺憾地通知你,你的家族在我校就讀的傳統到你這裡難以為繼。因為你不夠入學的資格。” ——波士頓大學 波士頓大學的傳統是很注重家族觀念,如果考生的家裏曾有長輩在該校讀過書,那麼這個年輕人將更受該學校的歡迎,被錄取的幾率也會相對更高。 最溫暖的回信 “我們從過去的經驗中得出的結論是:學生進入哪所大學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在未來4年中的成長。” ——哈佛大學 高等學府翹楚哈佛大學,估計今年的錄取率只有7%。但是該大學歷年來的拒絕信都被畢業生一致認為是最暖人心的拒絕。 最有人情味的回信 “我相信,你一定能夠找到你所喜歡的學校,在那裏你會學習得很快樂,而該所學校會因為你的加盟而受益無窮。” ——杜克大學 該大學負責招生的克利斯多夫·古登塔格說:“我理解學生們的心情。四年前,我女兒上學前班被拒,我都很痛苦,更何況是經過各種努力的高中生和他們的家長呢。所以我想我會盡力做到多一些人情味。” 加拿大的拒絕信很認真 “我們仔細看了你的成績,發現你的數學有待加強,希望今後你會學得更好。” ——加拿大蒙特愛立森大學 始建於1839年的加拿大蒙特愛立森大學,在今年向600位沒有被錄取的學生發出的信函裏,都有手寫的答覆,並認真逐一分析該考生的弱點和未被錄取的具體理由。 這樣的拒絕信讓人心服口服不說,單是學校花在信上的時間和對每個申請者的關注,就足以令人起敬。蒙特愛立森大學副校長羅納德·柏恩說:“我們不是要拒絕誰,我們是要幫助他們知道在哪需要改進和提高。如果下次他們再次申請我們學校的話,我相信,我們看到的會是一個更優秀的學生。” 收到拒絕信怎麼辦 沒被錄取的因素很多,該如何應對拒絕信呢? 第一,接到拒絕信後,儘量堅持自己來處理,這時你會發現,自己成熟、堅強了。告訴自己,學校拒絕的僅僅是我的簡歷,可能在報考的過程中哪個環節出了問題,但這絕不代表我就是一個失敗者。一扇門關閉了,另一扇門同時打開了,第一理想大學去不成,還有第二理想、第三理想。 第二,把興趣和精力放在已經對你發出錄取信的大學上,關注歡迎你的大學,好好地研究一下這些大學。歡迎你的大學才是對你而言最好的大學,遲到的溫馨會更加讓你珍惜。 第三,立刻使自己行動起來,投入到已接到錄取信的大學中去,與新校友聯繫一下,打個招呼取取經。 對絕大多數考生來說,收到拒絕信是會帶來一些心理傷害的,但它是一時的,只要正確對待、妥善處理,很快就會發現,其實沒什麼大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