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教育親職 (78)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最好的
 
  兒童生命中的頭十年被稱為機會之窗,在這個時期內任何一個生活的小細節從陪孩子閱讀到讓孩子玩遊戲都對孩子大腦的發育極其重要。而這些生活中的小細節無疑也會在潛移默化中使大人也變得更聰明。

  

1.    Eat a good breakfast

  早餐要吃好

   A child's brain needs a proper balance of nutrients such as glucose, iron, vitamin A, vitamin B, zinc, and folic acid. Kids who eat breakfast have better memory and longer attention spans. Whole grain cereals and oatmeal have been found to be a better start to the day than sugary cereals like Cap'n Crunch. With toddlers, breastfeeding has been shown to improve health and intelligence.

小孩的腦部發育需要許多營養物質,比如葡萄糖、鐵、維他命AB、鋅、葉酸(維生素B)。吃早餐的孩子記憶力好,注意力集中程度也較高。早餐最好是全穀類食品和燕麥片,而不是像Cap'n Crunch這樣含糖的穀類食品。有證據證明,母乳餵養有助於提高孩子的抵抗力和智商。   

2.  Engage in music-making  

音樂薰陶

 Give your kids lessons in piano, guitar and violin; music helps your children develop higher IQs. On average, music students perform better on standardized tests and have higher over all GPAs. In one experiment, it was found that taking piano lessons even helped raised IQ significantly.

讓您的孩子學習鋼琴,吉他和小提琴;音樂有助於培養孩子的高智商。在標準化考試中,學習音樂的學生比其他學生表現的更好,平均分也更高。標準化考試中,學習音樂的學生比其他學生表現的更好,平均分也更高。  

3.  Play Games

遊戲也能增長智力

Studies show that video games can improve many skills. According to the UC Berkeley study, video games can improve: hand-eye coordination, problem solving ability, reasoning, pattern recognition, accuracy of estimations, hypothesis testing, resource management, quick thinking and reacting, memory, spatial perception, judgment calls.

電子遊戲有助於改善多種技能。根據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一份研究顯示電子遊戲能夠改善手眼協調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推理能力、圖像識別能力、判斷能力、假設檢驗能力、資源管理能力、快速思考和反應的能力、記憶力、空間感知能力和決策能力。

Pretending type of games and playtime can help your develop intellectually, especially if your child is between ages 1 and 3.It also helps children remember and recall events with least hassles.

偽裝類型的遊戲和娛樂時間可以幫助你的孩子開發智力,特別是如果您的孩子是13歲之間。它也幫助孩子記憶,不去想那些少有的麻煩事。   

4.  Limit television time

限制孩子看電視的時間

Of course, too much of anything can still be badthing.Kids still need time away from the TV to develop social skills and do homework.Control TV time as uncontrolled TV can hinder your child's ability to concentrate and focus on studies.

當然,太多的幹某件事情會適得其反。孩子們仍然需要削減一些看電視的時間來發展他們的社交能力或者做作業。控制看電視的時間,因為長時間看電視會影響你的孩子對學習的專注能力和很難專心學習。  

5.  Unstructured play time should be mandatary

必須讓孩子自由玩耍

Unstructured playtime has always been an important part of “being a kid,” but it is also crucial to a child's development.  Hovering and over-parenting is linked with psychological problems.  “Free play” not only helps kids develop cognitive and social skills, it also helps them develop into happy, healthy adults in the future.

對於小孩來說,自由玩耍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同時也對他們的成長至關重要。如果父母老是在一旁或者管的太多,容易使孩子產生心理問題。自由玩耍不僅能幫助孩子發展認知能力和社交能力,還能讓他們成長為快樂健康的成年人。   

6.  20 minutes of exercise helps kids too

20分鐘的體育鍛煉

A Swedish study of over a million 18-year-olds showed that fitness does relate to a person's IQ.The specifics of how exercise affects brain growth and development is unclear, but studies show that for 9 and 10-year-olds, 20minutes of exercise before a test significantly improves test scores.

瑞典一項基於10018周歲人群的研究顯示,健康和一個人的智商息息相關。人們現在還不清楚體育鍛煉是怎樣影響大腦發育的,但是研究顯示,如果910歲在接受測驗前進行過20分鐘的體育鍛煉,測驗分數有顯著提高。   

7.  Reading with your kids

和孩子一起閱讀

Reading has long been known as away to improve children's intelligence.  Kids who are read to frequently develop earlier writing and number skills as well.  For parents who don't have as much time, just surrounding your kids with books goes a long way too.

人們很早就知道閱讀有助於提高兒童的智商。經常閱讀的孩子的寫作和算術能力比其他孩子發展的要早。如果父母沒有那麼多的時間,那麼拿著書和孩子們呆在一起也會大有幫助。   

8.  Put kids to bed early

 讓孩子早點睡覺

Studies from a California-based group called SRI International show that kids with regular bedtimes are better at languages, math, and reading. Preschool children should get at least eleven hours of sleep, and kids upto age 12 should try to get at least ten hours of sleep.

總部設在加州的斯坦福研究院的研究顯示,作息時間規律的小孩在語言、數學和閱讀等方面表現的比其他孩子要好。學齡前的兒童至少應該保證11個小時的睡眠,12歲的小孩也應該至少保證10個小時的睡眠。   

9.  Praise good effort, not intelligence

 鼓勵孩子多嘗試,不要只注重結果

 Your kids may be smart, but you should focus your praise on the effort they put into succeeding at tasks. Kids who are praised on intelligence often feel it is a fixed trait, and mistakes or failures severely hurt their self-confidence. Kids who are praised on effort often focus more on learning, and are not afraid of a challenge, or to fail and try again.

   孩子們可能很聰明,但是父母更應該注重對孩子們完成任務時所作出的努力給與鼓勵。如果父母總是在孩子們獲得成功時才給與鼓勵的話,孩子們會認為這是一種固定的模式,任何錯誤或者失敗都會打擊到他們的自信心。被父母鼓勵多嘗試的孩子更多地注重學習,也不怕挑戰和失敗,他們會一次次的嘗試。  

10.  Learn a second language

  學習一門外語

Early studies in this field have preliminarily shown that bilingual kids can focus better under pressure and focus better on relevant information. Research is being done still, but many argue that the peak of language learning ability ends before puberty. It has been shown that young children can learn new languages with nearly perfect fluency and pronunciation.

這一領域先前的研究表明,會說兩門語言的孩子在壓力環境下更能集中精神,對於相關資訊的專注度也更高。相關方面的研究還在繼續,但是許多人認為,語言學習能力在青春期前達到頂峰,而後就保持在固定的水準。還有證據表明,孩子學習起新語言來會非常流暢,發音也更為準確。

 

http://www.chinaenglish.com.cn/html/childrenenglish/2013-10/51192.html   

文章標籤

LivingSpa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家人

1

. “我會花掉你夢想中的房子


       
那些考慮開始建立三口之家的夫妻們大概需要提高他們的存款目標了。從出生到17歲,撫養一個孩子的花銷比一個普通美國家庭的住宅價格還要高:根據隸屬於美國農業部 (U.S.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的營養政策與宣傳中心 (Center for Nutrition Policy and Promotion) 近來發布一項研究,中產階級父母撫養一個孩子長大成人的開銷為24.1萬多美元(約合人民幣147萬元)。而一棟住宅的價格目前是20.35萬美元(約合人民幣124萬元)。統計數據顯示,家庭收入越高,花在孩子身上的開銷也越高,當然這也是意料之中的。

       
這裡面也存在規模效應。隨著孩子數量的增加,用於每個孩子的開銷會有所減少,不過,整體開銷還是持續增加。至少三個孩子的家庭平均用於每個孩子的開銷比只有兩個孩子的家庭少22%,因為大孩子的衣物和玩具會留給小孩子繼續使用,而且大孩子會幫忙照顧小孩子,孩子們之間還會共用臥室。此外,農業部的研究經濟學家馬克﹒利諾( Mark Lino )表示,多孩子家庭在採購食品時可以大量購買,而且一些育兒服務的機構會給一個以上的孩子提供折扣優惠。利諾說:不過從經濟角度而言,只有一個孩子的話,你的生活會好過一些,因為大多數父母都只有那麼多固定收入。

2. “把我生下來會花掉你一大筆錢  

       
美國大概是全球生孩子最昂貴的地方了,特別是那些需要自掏腰包支付醫療費用的父母。據醫療服務公司Truven Health Analytics2013年發表的一份報告顯示,雇主提供的醫療保險為每次順產生育支付大約3.2萬美元(約合人民幣19.5萬元),剖腹產5萬美元(約合人民幣30.5萬元),而父母大約需要支付其中的12%。許多美國人還要在這筆開支之外算上生孩子造成的收入損失:工業化國家中,只有為數不多的幾個國家要求雇主必須給新晉父母提供帶薪生產假,而美國就是其中之一,因此為照顧新生兒,可能得損失幾個月的工資。

   
而且,根據美國政府《1979年全國青年長期追蹤調查》(National Longitudinal Survey of Youth 1979)中一項分析數據,高技能女性(即在三軍資格測試 (Armed Forces Qualification Test) 中排名在前三分之一的女性,三軍資格測試被視為衡量智能的一個指數,測試內容包括詞匯和算術。在其生育之後的10年裡,所獲薪酬比沒有孩子的同等資質女性低近四分之一。美國政府這項調查的開展時間為1979年到2006年間,其間收集了近1.3萬人的資料。分析結果還發現,跡象顯示晉升為父母對於男性收入會有明顯影響。這項分析結果於2010年由哈佛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和紐約大學共同發表。

      
聯合基金 (Commonwealth Fund) 2012年發表的一項研究發現,目前美國20%的女性沒有保險。而根據美國政府2011年的統計,盡管聯邦法律要求雇員人數15人以上的企業,必須提供員工及其配偶包括生育保險在內的醫療保險,但實際上62%自行購買保險的女性,保險計劃中沒有涵蓋生育保險。這一點可能很快就會改變:《平價醫療法案》 ( Affordable Care Act ) 望在2014年前讓3000多萬美國人獲得醫療保險,而且該法案要求普通的保險政策中將生育保險作為基本醫療福利之一。不過差距依然存在,據育兒網站寶寶中心 (BabyCenter) 的全球主編琳達﹒默瑞 (Linda Murray) 稱,如今在全球許多國家,生孩子已經是免費的了。

3. “我會傷透你的心

      
根據范德堡大學 (Vanderbilt University) 和佛羅裡達州立大學 (Florida State University) 2005年發布的一份報告,有孩子的成人比沒有孩子的成人會經歷更多的抑鬱。這項研究是威斯康辛大學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經《全國家庭與住戶調查》(National Survey of Families and Households) 中所收集的數據進行分析而得出的結論,為人父母與心理健康改善之間沒有關聯。實際上,根據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丹尼爾﹒吉爾伯特 (Daniel Gilbert) 用幾十年的時間所完成的另一項針對經濟與心理學課題的研究,最幸福的人群需要具備以下條件:已婚、收入在5萬到7萬美元之間(約合人民幣30.542.7萬元間)、無子女。說起養育子女和心理健康之間的關系設在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的非營利機構布魯金斯協會  ( Brookings Institution ) 的高級研究員伊莎貝爾﹒索希爾(Isabel Sawhill)說,情況有點復雜

       
為什麼會悶悶不樂呢?索希爾表示,暫把財務壓力放一邊不提,為人父母者會有許多年在為子女擔心,而且他們通常會發現,很難在家庭與職業和人際關系間求得平衡。亞利桑那州立大學 (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 塔克拉拉大學 ( Santa Clara University ) 的研究者們在2011年發表的一份學術論文中對做父母會降低幸福感這個傳統觀點提出了挑戰。他們認為,長期而言為人父母者相對於沒有子女的人會變得更幸福。

       
對於做父母而言還有一個好處,至少有一項研究得出結論稱,為人父母者會降低早逝風險。在2012年對2.1萬多位沒有子女的丹麥夫婦所進行的研究顯示,沒有子女比起為人父母者女性早逝的比率要高四倍,而男性高出兩倍。研究者指出,盡管統計數據上的相關性不一定意味著因果關係,但結果的確顯示,沒有子女者早逝比率較高。

4. “開心工作,賺錢給我付托兒費。

   
自從有父母一方留在家裡(從事無償勞動)的那天起,照顧子女所需費用在家庭開支中所佔比例就一直在上升。農業部的研究顯示,2011年,用於孩子的總開銷中,大約18%被用來請人或是支付育兒機構的費用,高於1960年的2%。而且,根據美國人口調查局 ( Census Bureau ) 的家庭調查,過去25年間,育兒服務機構的平均價格已增長近一倍,在職母親平均每周支付孩子保育服務費用為143美元(約合人民幣872元),高於1985年的84美元(經過通貨膨脹因素調整)。整體而言,據人口調查局數據顯示,7%的家庭收入被用於幼兒看護。

       
自然,利諾稱,有兩份收入可以增加家庭預算。人口調查局數據顯示,過去15年裡,托育中心中學齡前兒童人數有所增加。而由非家庭成員看護的學齡前兒童比例有所下降。保育服務機構標準提高,相關法規更為嚴格,這些可能是費用明顯增加的一個原因。聯邦法律要求美國各州必須制定法規保護保育機構內孩子的健康和安全,預防並控制傳染性疾病的傳播,樹立標準,並對工作人員進行醫療及安全培訓。

       
不過這些對在職父母而言可能並沒有帶來多少安慰。2012年一項關於費用的分析結果顯示,在美國許多州,全日制幼兒保育一年的開銷與公立大學的學費不相上下,甚至有可能更高,不過不同地區的具體數字可能會相差很多。這項分析發現,各州用於一名4歲大孩子的全日制幼兒保育的年平均開銷差別很大,從密西西比州的3,900美元(約合人民幣23,790元)左右到麻薩諸塞州的近1.17萬美元(約合人民幣7.14萬元)不等。這項分析是由美國一家與州立和地方兒童保育機構合作的組織 Child Care Aware of America 進行的。

5. “我的零用錢一點兒也存不住

       
大約半數的孩子會定期得到零用錢,三分之一左右的孩子在將零用錢花光後會再找父母要,而超過80%的父母表示,他們對於孩子的需求持默許態度,這是全球管理公司 T. Rowe Price《父母、子女和金錢2013年年度調查》 ( 2013 Annual Parents, Kids & Money Survey )中得出的結論。

       
當然,相當多的父母並不總是對孩子言聽計從。薩米﹒科恩 (Sami Cone) 是田納西州納什維爾(Nashville)的一名電視記者和一個家庭理財部落客的格主,她有一個九歲的女兒和一個七歲的兒子。科恩說,她家的冰箱上貼著一張表格,記錄孩子們每周的表現,完成家務可以獲得獎勵分數,表現不好則會被扣分。為了教會孩子負責任地理財,她要求孩子們捐出10%,將20%存起來,並且只在父母許可的情況下支配剩下的錢。科恩說:這的確可以幫助他們減少那些沖動的購買欲望。

       
不會定期給孩子零用錢的家庭也有辦法教會孩子理財。優惠券網站Time 2 Save的聯合創始人凱茜﹒特納姆 (Kasey Trenum) 稱,她兩個孩子的祖父母和其他人作為禮物會給孩子們一些錢,孩子們在家做額外的家務時,她自己也會給他們一點錢,而孩子們會把這些錢存起來。就這樣,特納姆說,她的女兒用了幾個月的時間攢下了她想要的一美元。我們想讓孩子懂得延遲滿足感的價值,哪怕是像一盒餅乾這樣微不足道的東西。

6. “我知道你愛哥哥/姐姐/弟弟/妹妹比愛我多一些。

   
很少有父母會在自己的孩子面前承認這一點,不過許多人確實會對某一個孩子偏愛一些。在今年早些時候對2,200多位英國父母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34%的母親和28%的父親承認他們對自己某一個孩子更偏愛一些。

       
的確,比自己的兄弟姐妹不受寵,這對孩子的自我認同意識不會有什麼好處,不過心理學家指出,被捧為家中的明星,也同樣不利於心理發育。《受寵的孩子》 (The Favorite Child)一書的作者、臨床心理醫生埃倫﹒韋伯﹒利比 (Ellen Weber Libby) 說,過去35年裡,寵兒情結一直是她所接觸患者中的一個普遍話題。雖然受寵的孩子可能會得到更多關注,而且往往總能最先挑選母親珠寶盒裡的寶貝,但是,利比說,這個孩子會面臨其他方面的個性問題。這個孩子通常會為了保住這個受寵的地位而放棄他或她自己的天性並犧牲自己的興趣。她說:我見過一些50多歲、60多歲或70多歲的人還在談論自己曾經是家裡的寵兒。

7. “我弄壞了你的iPadiPhone,還有電腦

       
樹枝和石頭會弄壞這些東西,一雙沾滿巧克力的小手也會。據小型電子設備保險商 SquareTrade 近來所進行的一項調查,超過50%的消費者表示他們的孩子曾經弄壞過手機、筆記電腦或是平板電腦。爸爸媽媽們通常會在開車或是試圖不用爭執就能安靜吃完一頓飯的時候把他們的電子設備交到孩子手上,SquareTrade 的首席執行長史蒂文﹒阿伯內西 (Steve Abernethy) 說,iPod從一個音樂設備變成了遊戲設備而且父母們開始把它借給孩子的時候,索賠的單子快沖破天花板了。阿伯內西的這家公司正是那些沾滿油漬的小手的既得利益者。

       SquareTrade
的調查發現,雖然許多孩子毫無選擇,只好承認他們笨手笨腳所犯下的錯誤,但近三分之一的孩子會試圖責怪他人或是拒絕承認。不過有人會說,責任最終還在父母。提醒孩子別在吃東西和喝飲料的時候使用設備阿伯內西說,而且要確保他們不會在書包裡裝太多東西,擠壞了裡面的平板電腦。

8. “我看螢幕上癮都是你的錯

       
研究表明,多數父母會放任孩子將幾個小時的時間消磨在看電視、玩電腦和打遊戲上。根據西北大學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媒體與人類發展中心 (Center on Media and Human Development) 主任埃倫﹒瓦泰勒 (Ellen Wartella) 2013年完成的一項研究,對電視和其他電子設備沒有形成依賴的家庭數量遠遠少於那些已形成依賴的家庭。她發現美國家庭可以分成三種典型類別:以媒體為中心的家庭(佔全部家庭的39%),這些家庭成員每天有11個小時在使用媒體,而且經常會讓電視一直或是在大部分時間裡都開著;適度使用媒體家庭(佔比45%),這些家庭每天花在電視或是電腦前的時間最多為5個小時;輕度依賴媒體家庭(佔比16%),這些家庭每天看各種媒體屏幕的時間只有兩個小時。

       
多數父母表示他們也更願意自己的孩子選擇玩玩具或是其他活動作為娛樂方式。但是如果父母經常在看iPhone” 瓦泰勒提醒說,很顯然年幼的孩子也會想這麼做

   
公平地說,電視時間也不一定就不健康。諸如《芝麻街》(Sesame Street) 這樣的電視節目以及《愛探險的朵拉》(Dora the Explorer) 這樣的動畫片都有教育意義的一面。海軍研究辦公室 (Office of Naval Research) 2010年進行的一項研究發現,所有年齡層中,玩視頻遊戲的人在感知和認知能力方面比不玩遊戲的人高出10%20%我的態度是,科技本身既不好也不壞瓦泰勒說,關鍵在於質量和內容美國兒科學會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2011年發布的一份政策聲明中,建議兩歲以下的兒童不要看電視,而兩歲以上的兒童每天看電視時間不應該超過一、二個小時,且應該在有監督的情況下觀看有教育意義且非暴力的節目。在監督方面有:根據美國娛樂軟件協會 (Entertainment Software Association) 2011年完成的一項研究,45%的父母實際上會和子女一道玩各種遊戲,這個比例高於2007年的36%

9.“你大概沒法指望我來讓你抱孫子了

       
研究表明,以目前的趨勢來看,同前幾代人相比,這代孩子成年後生養子女的可能性更低。根據皮尤研究中心 (Pew Research) 2010年分析美國人口調查局數據所得出的結論,美國每五位女性中就有一位從未生育過子女,而40年前的這個數字是每十位女性裡面有一位。研究發現,這40年間,在所有種族、族裔人群以及大多數教育水平人群中,無子女的成年人比例均普遍上升。而且,據布魯金斯協會的索希爾稱,盡管這其中約半數的人是因為無法生育而不得為之,但其他人則是自己主動的選擇。與此類似,皮尤研究中心2011年的另一項研究發現,年齡在40歲到44歲之間的男性中,每五位就有一位沒有子女;而年齡在15歲到44歲的男性中,無子女者的比例則升至53%

      
索希爾表示,這一趨勢可能會讓一些美國人不安。她說,有人會擔心,將來誰來照顧嬰兒潮出生的那批人?誰來為我們扛槍打仗?不過,她說,父母們希望自己的子女未來會有子女的主要原因是,他們盼望著有朝一日能當上祖父母。祖父母可以享受一切,而且沒有代價。

10. “你會哭的,當我離開……並留給你最後一張賬單的時候

       
既然將孩子撫養到17歲所付出的成本這麼高,一旦孩子獨立後,父母們會大鬆一口氣,然後將孩子的臥室改造為步入式衣櫥或是瑜珈房。不過,許多家庭還是得面臨一大筆現金支出(或是承擔一大筆貸款)來幫助孩子上大學。目前完成私立大學4年學業的費用大約在20.3萬美元(約合人民幣124萬元),就連公立大學的費用也將近1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61萬元)。根據學生貸款公司 Sallie Mae 1,600戶家庭展開的調查結果顯示,大約22%的家庭完全依賴聯邦貸款來支付學費,7%的家庭會同時求助於聯邦貸款和非公立機構的貸款,2%的家庭只尋求非公立機構的貸款,而另外69%的家庭不使用學生貸款。多數家庭至少有一個孩子將面臨大學費用問題。根據美國勞工統計局 (U.S. 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 的數據,2012年有大約66%的高中畢業生進入了專業學院或綜合性大學。

       
剛剛成年的年輕人債務負擔加劇,這成為很多人選擇與父母住在一起的原因;根據美國人口調查局的數據,2012年有2,260萬年齡在18歲到34歲的美國人與父母共同生活,比10年前增加18%。當然,多年的幸福回憶可能會超出財務負擔給家庭造成的壓力。我們必須記住孩子們給我們帶來的歡樂農業部的研究經濟學家馬克﹒利諾說。也許有朝一日他們會照顧我們。那些都是無法用價格衡量的。

LivingSpa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So much of what we do in our lives is routine or reactive, not deliberate. Here are 20 things we think everyone should do at least once. What would you add?  我們一生中做的許多事都是例行公事或者被動反應,並非刻意而為。下面是我們認為每個人一輩子至少要做一次的20件事。看看你有沒有要補充的。


1.  Own your own business  
自己創業
  
  Find out if you have what it takes to be your own boss. Whether you're founding the world's next mega-corporation, opening the shop around the corner or just freelancing from your home office, you deserve to experience the freedom and frustration of working for yourself  看看你有沒有自己當老闆的資質。 不論你是在成立一家全球大型企業,還是在街角開一家小店,又或者只是在家做一名自由職業者,你都值得去 嘗試一把為自己打工的自由與挫折。

   
2.  Live in a foreign country  
在異國居住
  
   Immerse yourself in different culture by taking up residence in another country for as long as your savings and the rest of your life plan will allow. Most countries will issue 60- or 90-day visas on request, and many cities offer short-term rentals at rates that beat vacation prices. There is a world of difference between being a tourist and being an expat. Go and find out。 如果你的存款和你接下來的人生計畫允許,去異國居住一段時間吧,讓自己沉浸在不同的文化中。大多數國家都會根據申請批准兩三個月的簽證,許多城市可以提供短期租房,價格比假期便宜很多。在國外旅遊和在國外居住有著天壤之別,自己去發現吧。
  

 3.  Buy a home  買一套房
  
  Who doesn't dream of owning their own home? The recession and widespread foreclosures over the past few years may have tarnished the dream a bit, but it's still alive and well for most people. Renting may offer more flexibility and variety, but there's nothing quite like having a place of your own。有誰不夢想擁有一幢屬於自己的房子呢?過去幾年中經濟的衰退和普遍的取消抵押品贖回權也許讓這個夢想變得有些黯淡,但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這個夢想依然存在。租房也許更靈活多樣,但這絕對比不上擁有一個屬於你自己的地方。

   
4.  Drive coast to coast 
駕車遊全國
  
   At least once in your life, take the ultimate road trip. Drive all the way across the country and return by a different route. The scenery, and the experience, will be unforgettable。 一生中至少要有一次終極公路旅行。駕車穿越整個國家再從另外一條路線返回。那些風景和經歷都會畢生難忘。

   
5.  Get your heart broken 
體會心碎的感覺
  
   No one goes looking for heartbreak, but emotional pain is an inevitable part of life and often a prerequisite for developing compassion and empathy, and for recognizing and appreciating true love when you find it。沒有人想要心碎,但情感上的傷痛是生活不可避免的一部分,通常也是我們萌生憐憫和情感共鳴的前提條件。也只有心碎過的人遇見真愛時才會察覺並且珍惜。

   
6.  Be cheered by a crowd 
享受眾人的歡呼
  
   Do something cheer-worthy, whether you're scoring the winning touchdown, taking a bow after your successful theater debut or delivering a rousing speech—and then bask in the crowd's loud vocal approval and applause。 做一些值得喝彩的事,不論是獲得了制勝的觸地得分,在成功的舞臺秀後鞠躬謝幕,還是發表了一篇鼓舞人心的演說,在眾人的喝彩與掌聲中陶醉吧。

   
7.  Keep a journal  
寫日記
  
  At some point in your life, follow the example of successful people ranging from presidents and prime ministers to artists and authors by keeping a written record of your daily thoughts, insights and observations。 在生命中的某個時刻,像那些成功人士(總統、首相、藝術家、作家等等)一樣記錄你日常的想法、見解和觀察。
  

 8.  Take a leap of faith  大膽一試
  
  It's nice to have all the facts and a clear and irrefutable choice, but life doesn't always work that way. Sometimes, you have to just trust your instincts, take a leap of faith, and see where you land. Chances are you'll end up in a place far more interesting than where logic alone would have led you。 掌握所有的事實,做出清楚且無可辯駁的選擇當然很好,但人生並不總是如此。有時候你只需要相信自己的直覺,大膽嘗試,看看你會去向何方。你也許會達到一個更有趣的地方,而單憑邏輯是永遠無法到達的。

   
9.  Give something back  
回饋他人
  
   Life has been good to you, so use some of your time, talent and hard-earned money to help those less fortunate. You'll not only improve the lives of the people you touch directly, you'll also enrich your community and yourself。 生活如此善待你,所以你可以花一些時間、精力和辛苦掙來的錢去幫助那些不那麼幸運的人。你不僅可以改善那些人的生活,你也使得你周圍的人和你自己都更加富有。

   
10.  Design and build a house  
設計並建造一座房子
  
   Stop trying to fit your life into spaces designed by people who don't understand what you need, and build a place of your own. Whether it's your dream house or a weekend cabin, at least once in your life design and build a home of your own。 別再試圖讓自己去適應那些根本不理解你需要的人設計的空間了,打造一個屬於你自己的地方吧。不論是你夢想中的房子還是一個週末度假小屋,一生中至 少嘗試一次自己設計並建造一座房子。

   
11.  Make a meal with food you raised yourself  
用自己種植的作物來做飯
  
   Most of us don't give much thought to how much effort it takes to produce the food we enjoy—and must consume to survive— every day. Get in touch with reality by growing your own food for a season. It will give you a new respect and appreciation for farmers。我們大多數人都沒有想過,種植並培育我們喜愛的食物需要每天花費多大精力。自己種植一季的作物你就會明白了。這會讓你對農民產生新的尊重和感謝。

   
12.  Buy a piece of art because you love it  
買一件自己心頭愛的藝術品
  
   Original art can be an investment or an extravagance, but at least once make sure that you decide to purchase art because you're listening to your heart and not your pocketbook. Forget about the cost and the possible resale value and buy a piece of art just because you love it。 原創藝術可以作為一種投資或是一件奢侈品,但至少應該有一次你決定購買某件藝術品是因為遵從自己的內心而不是為了金錢。 忘掉它的價格和可能的轉賣價值去買一件藝術品吧,只是因為你喜歡它。

   
13.  Go wilderness camping  
去野外露營
  
   Pitching a tent in the back yard is fun and so is car camping at the state park, but for real adventure get back to nature with a wilderness camping trip. By leaving civilization behind and relying on yourself and your companions, you may discover abilities and qualities you never knew you had。 在後院裡露營或者開車去國家公園露營都很有趣,但要想真正冒險,還是應該回歸大自然,去野外露營。把文明拋在腦後,只依靠你和你的同伴,你會發掘出自己之前從未意識到的一些能力和特質。

   
14.  Take a sabbatical
休個長假
  
   Everyone dreams about taking a year off, but few people ever do it. Be one of those who do. Save your money and give yourself a sabbatical—whether it's a year or just a few months— to travel, pursue your passion, and plan the next chapter of your life。 每個人都夢想著放一年的假,但很少有人會去做。你可以去試試。攢好錢,給自己放個長假,不管是一年還是幾個月,去旅行,去追隨自己的熱情,去為自己人生的下一篇章做準備。

   
15.  Make a piece of furniture  
打造一樣傢俱
  
   Take time to learn a little about carpentry and woodworking. Then get yourself some good wood and use it to build a table, a bookcase or a chair. Furniture you build will always mean more to you than furniture you buy, and it doesn't have to be perfect to become a cherished family heirloom。 花些時間去學習一些木工手藝。然後弄點好木材,自己做一張桌子,一個書架或是一把椅子。自己打造的傢俱肯定比買來的傢俱更有意義,它並不需要像珍貴的傳家寶一樣那麼完美。

   
16.  Go snorkeling or scuba diving  
去潛水
  
   More than 70 percent of the world is covered by water. Discover the beauty and wonder that lie beneath by donning a mask and fins and going below。 世界上70%多的區域是水。穿上潛水裝備,下水去探尋它的美和水底的奇觀吧。
  
17.  Adopt a pet  
領養寵物
  
  There is no surer way to get in touch with your humanity than to share your life with an animal you love. Pets love us without reservations or conditions and, by their example, teach us live and love better than we could without them。 沒有什麼比和一隻你愛的動物分享你的生活更能體現你的人性光輝了。寵物們毫無保留毫無條件地愛著我們,養寵物會讓我們更好地學會生活和愛。

   
18.  Do something that really scares you  
做一些你真的害怕的事
  
   Whether you climb a mountain, jump out of an airplane or ride a giant roller coaster, by doing something that truly scares you and conquering your fear you will grow as a person。 不論是爬山、跳傘還是坐大型過山車,做一些你真正害怕的事會克服恐懼,幫助你成長。

   
19.  Take a stand  
表明立場
  
  Stand up and speak out against injustice or in defense of a principle that you believe in. If you know you are right, act with courage and refuse to be intimidated, regardless of the risk。 站出來,向不公正大膽抗議,或者捍衛你所相信的原則。如果你知道自己是對的,就勇敢行動,拒絕恐嚇,不怕風險。
  

 20.  Do work you really care about  做你真正在意的工作
  
   All too often, we choose our work based on the size of the paycheck or the amount of prestige that comes with the job. Too few people are fortunate enough to do work that has real meaning for them. Make sure that, at least once in your life, you are one of them。我們總是根據薪水的多少和名聲的高低來選擇工作。很少有人足夠幸運,能夠做一些對他們真的有意義的工作。一輩子至少應該有一次,你是那些幸運的人之一。 

 

LivingSpa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蔡聖裕

 

        猶太人認為,貧窮、沒有錢,比任何苦難還恐怖,這是因為猶太人長期流亡,每當形勢緊張,他們重新踏上出走之路時,錢就是他們最方便攜帶的東西;並且是流浪到另一個國家,買下生存權利的唯一憑藉。

所以賺錢對他們而言,並不是為了滿足生活的需要,而是為了滿足對安全的需要。

       對岸的中國,過去因為共產經濟的摧殘,人民歷經數十年來的貧窮生活,所以經濟開放後,為了擺脫貧窮的現況,全民一切努力向「錢」看,凡是可以創造財富的手段,無所不用其極,因此才有那麼多層出不窮的黑心產品。

       也因為了解到只有多和外國人接觸,才有賺錢的機會,所以全民拚英文,如今台灣人的英文程度早已遠落後其他國許多。

        這一切,都是為了擺脫貧窮、追求財富的驅動力使然。

       不管是猶太人或大陸人民的崛起,他們都是在歷經長期的貧窮後,才建立起追求財富的堅強意志。

       也因此,爾後歷經人生的各項挫折時,也不容易被擊倒而再陷窮困。

      199712月,英國路透發出一張英國查爾斯王子與一名街頭遊民合影的照片。

        原來,查爾斯王子在寒冷的冬天拜訪倫敦窮人時,意外遇見以前的足球球友。

        這位遊民克魯伯說:「殿下,我們曾經就讀同一所學校。」王子反問,在什麼時候?

         遊民克魯伯說:「在Hill House的高等小學,我倆還曾經互相取笑彼此耳朵大!」王子的同學,淪落街頭,這是一段無奈的人生巧遇。

          曾經,克魯伯出身於金融世家就讀貴族學校,後來成為作家。

          老天爺送給他兩把金鑰匙「家世」與「學歷」,讓他可以很快進入成功者俱樂部。

          但是,在兩度婚姻失敗後,克魯伯開始酗酒,於是逐漸把他從名作家推向街頭遊民。

         所以,打敗克魯伯的是英國的不景氣嗎?

         不是,而是他的態度及意志,使他因此輸掉了一生。

          目前我們所處的富裕社會裡,孩子在父母呵護下長大,從來不知「窮」到底是什麼,而且遇到小小挫折,就容易倒地不起,所以這代小孩才會被戲稱為草莓族。

          父母倘若重視孩子的理財教育,從小就該讓他認識「窮」並適當體驗匱乏,一來可增加其對挫折的忍受度,再來可教導他如何理財,這對其未來人生的成長,將有很大正面效果。

        一位父親很有錢,有一天,他和家人帶著小兒子到鄉下去參觀。

        他們立意要讓小兒子知道什麼叫做「窮」,所以帶他去農村,要他實地體會一下窮人的生活。

        他們在一很窮的農家裡住了2天。

        農家的孩子要負責餵養家畜和訓練幫忙農事的狗。

        為了節省自來水費,農家的孩子們都到附近的小溪裡去洗澡;晚上沒錢買燈、付電費,只能全家聚在黑漆漆的院子裡聊天。

        當他們從農家回來以後,爸爸問孩子說:「你覺得這趟行程如何?」

        孩子說:「很好啊!爸爸。」

        爸爸問:「你見識到窮人家到底有多窮了吧?」

        孩子點頭的說:「是啊!我終於見識到我們家到底有多窮了!」

        他繼續說:「我們只有1隻狗,但是他們卻有4隻狗;那4隻大狗在小孩們指揮之下,又聽話,又懂事。當他們家的小孩好神氣!」「而且,我們只有1個游泳池,還是在花園中間;但是他們卻有一整條溪流,沒有盡頭;他們每天都可以盡情地打水仗,我們家卻只有我一人游泳。」「還有,我們家的花園只有一排進口的路燈,可是他們卻有滿天的星星;他們每天晚上都可以聊天聊得好高興,可是我們家卻沒有人跟我聊天。」

         最後孩子做了個結論:「我們家的空間只到前面的庭院,但他們卻有整個天地的空間。」父親無言以對。

         對於身為父母親的你我,平日除了要多陪陪小孩共同成長外,也要好好的傷腦筋讓他體驗和了解,「窮」一點也不好玩。

LivingSpa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2-04 天下雜誌 

 

        運動除了健身,也能益腦。愈來愈多研究證明,愛運動的孩子,記憶力、整合力和應變能力也愈好。運動養成的團隊合作、忍受挫折、耐心、領導等特質,更是人生不可或缺的技能。要培養孩子未來競爭力,就從運動開始。

愈運動  愈聰明

       「很多父母都有迷思,以為運動是浪費時間和體力,其實,運動跟智 慧有直接關係,」教育專家、國立陽明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教授洪蘭舉出,國外一個實驗研究500名學童,發現每天上一小時體育課的孩子,考試成績表現比較 好。洪蘭解釋,運動會增加大腦血液流動,促進海馬迴神經營養因子基因的表現,可以幫助記憶,讀書更有效果。

體育課時數落後國際

       奇怪的是,台灣教育極端重視智育成績,卻對能直接刺激智育表現的運動課,興趣缺缺。根據《天下》調查,台灣中小學生每週上體育課約890分鐘,還不到美國、法國的一半,甚至比中國、日本還少。而且,年齡愈大,上體育課的時數愈少。

後設認知能力

        台北體育學院運動教育研究所所長周建智,舉籃球為例。籃球需要眼快、手快、腳快、決策快。球員拿到球,只有零點幾秒的時間做判斷,該怎麼應變,自己投籃或是傳給別人?

        這時候,球員需要很強的訊息整合力,這是運動培養出的「後設認知能力」。周建智比喻,「後設認知能力」就像電腦記憶體,每次比賽對手都不一樣,必須隨對手調整作戰策略。而比賽經驗會儲存在記憶體裡,經驗愈豐富,處理比賽的策略就會有更多變化。

運動培養高EQ

       新竹教育大學體育學系主任黃煜肯定,運動員每天要面對輸贏,輸了,摔球拍、罵裁判都沒用,只能調整心態,重新再來。「所有的運動員,都是從輸球開始,不可能一步登天,」黃煜說,運動會磨練人的個性和耐心。

        曾雅妮父親曾茂炘透露,曾雅妮小時候輸球,「脾氣很大,會摔球桿。」他反覆告誡女兒,「球是死的,愈生氣愈打不好。」經過多年調整,現在曾雅妮就算表現失常,「也是笑笑的,再回去練習,拚下一座冠軍。」

運動訓練獨立、掙脫逆境

        運動除了能鍛鍊「後設認知能力」,陶冶品格、EQ,還能訓練孩子耐力、意志力、受挫力,和遇到困難時不輕言放棄的逆境能力(AQ)。國外研究指出,規律運動,會幫助人正向面對壓力。因為,運動時大腦會分泌腦內啡,讓人有放鬆、快樂的感覺。

        兒福聯盟調查,31%台灣兒童與青少年每天都上網,其中1/3,每天上網超過3小時。教育部也做過統計,台灣中小學生有將近1/4體重過重。想不出要怎麼把小宅男從電腦前拉開、怎麼讓小胖減肥?猶豫是不是送孩子去補習班學習增強記憶?運動,是最省錢、最有效的方法。

 

LivingSpa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個音樂演奏者在美國首都華盛頓的“朗方廣場”(LEnfant Plaza)地鐵的入口處站了許久。

那是今年一月發生的事,那天温度很低。

他連續拉了45分鐘的小提琴,先拉巴哈的,然後拉舒伯特的聖母頌,然後拉”龐賽”(Manuel Ponce)的作品,接着又拉”馬斯奈”(Massenet)的,最後又回到巴哈的作品。

       那時大概早上8點鐘左右,在那段時間,成千上萬的上班族通過這個地下通道前往工作地點。

三分鐘後,一個中年男子發現小提琴家在演奏,他放慢脚步,停留了幾秒鐘,然後又加快脚步往前走。又過了一分鐘,小提琴家得到了他的第一張鈔票:一個女人扔下一美元,但是她没有停下来。又過了幾分鐘,一個過路人靠在對面牆上聽他演奏,但看了看錶就走掉了。很顯然,他快要遲到了。

對音樂家最感興趣的是一個三歲的小孩。他的媽媽又拉又扯的,但那小孩就是要停下來看音樂家。最後他媽媽用力拖他才使他繼續走。但小孩還一邊走一邊回頭看音樂家。

在音樂家演奏的45分鐘過程中,只有7個人真正停下來聽他演奏。

他一共賺了32美元。當他演奏完畢,没有一個人理他,没有一個人给他鼓掌。一千多個人中沒有一個人發現他。

没有一個人發現這個音樂家原來就是”約夏貝爾”(Joshua Bell)–當今世界上最著名的小提琴手之一。他在這個地鐵站裡演奏了世界上最難演奏的曲目,而他所用的小提琴是意大利斯特拉迪瓦里家族在1713年製作的名琴,價值350萬美元!

就在他在地鐵站演奏的前兩天,他在波士頓的歌劇院裡表演,雖然門票上百美元,却座無虚席一票難求!

這是一個真實故事。

約夏貝爾在地鐵車站演奏這件事,其實是 «華盛頓郵報 »一手策劃的,目的是為了測試人們的知覺、品味和行為傾向。

 

他們要詢問的問題是 :
  • 在一個公共場合裡,在一個不適宜的時段,我們是否能够欣賞到美呢?
• 我們是否會停下來欣賞呢?
• 我們是否能在一個不適宜的環境下發覺人才呢?

 

可能的結論如下
如果我們確實是没有時間停下來聽一聽世界上最優秀的演奏家,演奏世界上最優美的旋律,不知道還有多少美好的東西在我們不注意之下從我們身邊溜走。

祝福您!

 

 

LivingSpa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華民國一○○年三月十八日(星期五)  農曆二月十四日

1、 遇到不想回答的問題:直視對方的眼睛 ,微笑、 沈默 。

2 、走路抬頭挺胸,心情不好時,不想跟人招呼,點頭微笑,逕直走過。 

3 、請記得 :好朋友的定義是,你混的好,他打心眼裡為你開心,你混的不好,他由衷的為你著急。

4 、做自己的決定 ,然後準備好承擔後果 。從一開始就提醒自己 ,世上沒有後悔藥吃,而我永遠有個 B計劃。 

5、 自己分內的事情,努力做到一百分 。 

6 、接受自己不過是個"小小的我" ,但眼裡要能夠悅納"大大的世界" 。 

7、 如果你真的喜歡一個人,就給他自由。如果他能回到你身邊,他就是你的,如果他沒有回來,那他也永遠不屬於你。 

8 、不要試圖給自己找任何藉口,錯誤面前沒人愛聽那些藉口。 

9 、不要隨意發脾氣,誰都不欠你的。 

10 、不說謊話 ,因為總有被拆穿的一天。 

11 、別低估任何人。 

12 、你沒那麼多觀眾,別那麼累 。 

13、 過去的事情可以不忘記,但一定要放下。 

14 、別人說的記在腦袋裡,而自己的,則放在心裡。 

15 、社會是有等級的,很多事不公平, 別抱怨 ,因為沒有用 。 

16 、你永遠沒有你自己想像中那麼重要。

17 、錢能解決的問題統統不叫問題。 

18 、無論何時說"我愛你",請真心實意,無論何時說"對不起", 請看著對方的眼睛。 

19、 永遠不要以貌取人,慢慢地說,但要迅速地想。 

20 、找點時間,單獨呆會兒。 

21、 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要,就是再喜歡也不行 ,要懂得放棄 。 

22 、不要覺得是生活虧欠了你,其實是我做的努力不夠 。 

23 、努力向前,再努力向前,再努力一下下,願望就會實現! 

24、 永遠沒有堅持到底的失敗,也不會有半途而廢的成功。 

25、三人行必有我師,沒有人會比你弱,好學、上進的心態。多問問自己:"我努力了沒有? 

 

 

LivingSpa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作者:Cheers編輯部 出處:Cheers 65期 2006/02

01. 不講信用

信義房屋董事長周俊吉:不講信用是工作的壞習慣,「人無信不立」,在工作職場上更是如此,小到與人有約要守時,大至生意上幾千萬、幾億之金錢交易,都要信守承諾,不講信用的人不僅讓人看不起,更無法立足於社會之中。所以在信義房屋,要求大小集會都要守時,因為守時就是守信的具體表現,集會遲到就罰 站,遲到幾分鐘就站幾分鐘,從董事長到一般同仁都一樣。(羅儀修)

02. 沒有好奇心

ING安泰人壽總經理陳丕耀:在工作上,不是你有speed(速度)或是服從目標,就能夠讓你在未來發展有滿意的空間,最重要的還是你的思維。例如,以前工作時常常接到客戶的抱怨,我在思考解決問題時,不是光想如何安撫解決它,而是去check它所有的舊檔案,看看客戶說的問題是新問題還是老問題 的延續,重新思考重點,而不是按老方法做事,讓自己在處理這件事情時能展現更高的附加價值。你要做到這樣,就要有「好奇心」,因為好奇心會讓你去想更多,且想要做更多。如果年輕時沒有就養成這種態度,以後要改就不容易。(劉鳳珍)

03. 自以為是

大宇資訊總經理李永進:現在產業競爭的環境愈來愈激烈,愈來愈需要團隊合作。在團隊合作的過程中,最討厭的就是有人特別自負,沒什麼本事卻十分自以為是,這種人不僅聽不下去別人的意見,也會阻礙團隊合作的順利進行。(李欣岳)

04. 勝而驕、敗而餒

智冠科技總經理王俊博:在遊戲軟體中,正面臨產品生命週期不斷縮短的挑戰,因此遊戲廠商開發產品的速度要不斷加快。我最討厭整個團隊的情緒,受到一款產品的成功或失敗而大起大落,成功就驕傲、失敗了則氣餒,這對後續的產品開發並沒有好處,最重要的是,要從已經開發的產品經驗中學到教訓。(李欣岳)

05. 犯錯不敢講,不懂裝懂又不問

瞻博網路大中華區副總裁于肇烈:做業務的,最忌諱犯錯不敢講,想辦法抹粉。或是怕別人知道你不懂,聽到別人說:「這個infrastructure 非常好」,你就跟著說非常好,這樣別人永遠不知道你不懂,你又不主動學習的話,就永遠不知道它的內涵。長久下去,對訊息的掌握度不夠,會讓公司做錯誤的決策。(盧智芳)

06. 不從根本解決問題

Timberland台灣天柏嵐總經理吳美君:我們不希望員工只會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在還沒掌握問題根本之前,只去治標不治本。為了尋求問題的本質,找出問題的根源,我們發展了一套“High Impact Coaching(高效能輔導方法)”,透過不斷地追問,讓員工自行找出問題的根本,進而讓工作計劃臻於完善。(羅儀修)

07. 把公司的光環戴在自己頭上

萬寶龍總經理顧吉濤:精品業在舉辦很多活動的時候,經常要邀請、接觸名人,有些人沒辦法分辨自己到底是「粉絲」,還是專業經理人,甚至會誤以為自己也躋身名流。在這樣的迷思下,你可能得到了關係,卻得不到工作的核心競爭力。要分清楚別人尊敬的是你的公司和品牌,而不是你個人。千萬不要把歷史的皇冠戴在自己頭上,而是要小心地捧在手上。(麥立心)

08. 低EQ,擺臭臉

劍湖山集團總經理蕭柏勳:服務業要和人近距離接觸,一舉一動客人都看在眼中,所以情緒管理格外重要。若心情不好就馬上反映在臉上,服務品質馬上大打折扣,顧客看你一張臭臉,哪還肯再上門來?(黃采薇)

09. 開會遲到

台積電人力資源服務處營運組織處長葉慶煌:福特六和身為外商公司,經常需要與美國或日本等國進行電話或視訊會議,在各國時差因素影響下,會議準時開始顯得格外重要。許多年輕上班族認為遲到個5分、10分鐘並無大礙,這樣的習慣卻透露出「對別人不尊重」的態度,任何人都可能因為你的遲到延誤了他接下來一天的行程。主管也容易對你的專業、工作品質打折扣。(陳孟珠)

10. 隨便亂跳槽

微軟線上服務事業群台灣區副總經理林燕:網路新興的工作機會特別多,因此從事網路這個行業的年輕人,工作穩定性相對比較不足,經常會因為一些小小的誘人條件而輕易的跳槽,這點是很忌諱的。提醒年輕人在跳槽前,千萬要評估聘雇公司長期的發展及自己的生涯規劃,不要貪一時的小便宜,而影響了下一份工作的職涯發展。(李筑音)

11. 臉孔太過嚴肅
書田診所行政副院長林乾坤:長久以來醫生為保持專業形象,以及成長背景或許比其他人來得順遂,在看診時習慣以專業用語、嚴肅臉孔面對病人,較少使用諸如 「請、謝謝、對不起」的禮貌性用語。事實上醫生應該把病人當作客人,從顧客的角度重新思考醫療服務,聲音放輕、面帶笑容。書田醫院為求服務差異化,安排護理人員每天早上10點與下午3點半「奉茶」,以舒緩院內顧客的等待時間,就是希望從環境與制度改善以往醫院診所的嚴肅氣氛。(陳孟珠)

12. 穿著只講個性,不看專業

廿一世紀公關顧問副總經理丁立宏:現在的年輕人喜歡展現自己的個性,常常會穿著太邋遢。在第一線帶人最常碰到的問題,就是年輕人急於表現自己,想要在穿著上搶眼、突出個性,往往忽略最基本的服裝禮儀。每個不同性質的工作都有它必須具備的專業形象,公關顧問是幫企業包裝活動和形象的角色,穿著整齊合宜、讓大多數的客戶都能接受才是最重要的。(尤可欣)

13. 挑工作做

無印良品副總經理王文欣:職場上重視團體工作,而團體工作不是每件任務都很有趣、輕鬆,或你喜歡做的。當你被指派做某件你不想做的事,還能全力以赴達成目標,就容易增加主管對你的好印象。不管原因為何,這都是主管給你的機會。因此,你不停挑工作做,很容易失掉表現、學習、累積經驗和能力的機會。最後 就算你很想做某件重大任務,你也沒能力去承擔重任,而且主管會不願意再給你機會。(王曉晴)

14. 下午4點就等下班

中華電信行動通訊事業群發言人石木標:最忌諱員工殘留過去民營化前的公務員心態,上班時喝茶、看報、聊天講電話,下午4點一過就開始整理包包等著下班,這些都是舊公務員時代留下的惡習。現在電信業競爭激烈,不能再像過去一樣坐著等顧客上門、缺乏主動服務客戶的熱忱,反而要更積極培養實力,以免到了公司人事精簡的時候,自己成了被開刀的對象。(李筑音)

15. 動作慢,沒效率
萬事達卡台灣區市場及業務發展副總裁楊雅婷:金融業競爭激烈,許多事務需要即時溝通,尤其是現在手機、email十分普遍,合作對象也都熟悉高效率作業了。如果員工動作慢,回個信就要一個小時,工作進度一定沒辦法如期達成。(黃采薇)

 

LivingSpa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little,smile,pink

作者:李雪莉  出處:天下雜誌 384期 2007/11

相關關鍵字:教養青少年的七大禁忌

 

與子女相處許多錯誤是父母犯得不知不覺的,心理諮商師黃心怡點出七大禁忌,讓父母小心青少年的地雷區。

 

二十一世紀父母最需要學習的課題是成為有覺知的父母。什麼叫有覺知?就是你要對自己常說的話有覺察,要清楚自己常對孩子說些什麼。據統計,父母最常對子女講的話是「快一點」,不管是快一點起床、快一點出門、快一點上學、快一點念書、快一點關電腦……等等催促的語言,也許父母應試著想想這些提醒對孩子是否真有幫助?他們是否因此更快了些?假使沒有,為何我們還要不厭其煩的繼續呢?認真的父母當你有這樣的發現,是否可以幫自己「停下來」 原有的教養方式,再重新思考如何將生活的責任交還給孩子。

青少年跟兒童最大的不同,是除了有許多好奇與冒險心,還有更多的行動力與自主性,反叛性相對的也呈現出來。因為青少年階段很特別,在這個時期,親子間壓力提高,教養上有幾個值得注意的原則:

禁忌一:拒絕孩子叛逆與冒險

青少年需要透過冒險,確立自主性。但冒險行為分兩種,一種是健康性的冒險行為,像不由父母接送,讓孩子自己搭公車,或由孩子決定自己的打扮,露肚臍、胯褲、煙熏妝等等,在這種事情上嘗試很多冒險,就不需去做更危險性的嘗試來證明自己的獨立。

另一種是危險性的冒險,像飆車或輟學的孤男寡女同居玩樂、接觸毒品就是危險的。值得留意的是,什麼樣的青少年會去做危險的事?如果在家庭的依附關係穩定,或有很多時間嘗試健康性的冒險,就不太會尋求危險性冒險,因為有很多機會可以滿足他們冒險的需求。 從發展的觀點來說,什麼時間發生該發生的事,代價最小。因此,我會跟父母說,你的孩子要叛逆,在青春期叛逆最好,如果在日後青年期或在婚姻裡叛逆,代價往往更高。

禁忌二:多說少聽

青春期到了,家裡的「背景音樂」就該改了。青少年跟父母的互動十幾年了,父母講的多是重複的話語,如果講了多年都沒有改變,孩子長大,他們會覺得很老套,自然而然會關起耳朵。青少年很容易在自己大了、有能力以後,向父母親表示,「你很煩耶」。 在青少年時期的親子衝突經常是,父母不滿意青少年的態度。那個不良態度包括對父母吼、怒目相視,甚至有孩子會推父母,推囉嗦的媽。因此,想多了解孩子應該多聽少說,而非多說少聽。這階段父母都說自己了解青少年,其實都是父母在講話,反而是青少年了解父母。

禁忌三:侵犯孩子的隱私權

不少父母多多少少會去翻孩子的東西、看手機簡訊,你做任何事跟孩子隱私權有關的,切記一定要有本事不讓孩子發現。早期,我聽過有家長跟孩子說:你日記上錯別字太多。父母講得很自然,可見父母覺得可以做這件事。但父母不要小看這個問題,當父母不覺得侵犯,自認為是監護 人可以偷窺時,一不小心便踩到孩子心裡的地雷區。

在個別心理諮商,你會聽到很多青少年的祕密,孩子會想用報復的方法,寫你要看的。她也許交一個男友,她會寫她交五個男友,讓妳氣急敗壞;曾有個孩子知道媽媽偷翻她日記,但自己還是想寫,於是就把紙撕成一張一張,塞在床底下等等。關於孩子的隱私權,父母要把握能物歸原處。

很多父母很粗心,像有父母趁孩子洗澡,去看他們的簡訊,刪了不該刪的東西,孩子都知道,有些孩子明著跟你吵,那反而好,但如果知道而不跟你吵,他多半可能會用別的方法回應這件事,暗著來,或是把事情藏得更深。

禁忌四:批判孩子的朋友 你罵你的孩子,他可能氣個五分,但罵他的朋友,他會氣十分。為什麼? 其實,父母如果仔細觀察,會發現孩子在選擇朋友時,有個更深的意涵是,他在練習「自主」,如果你批評他的朋友,你不是在批評那個人,而是批評孩子的判斷。 表面上,青少年不認同你,但心裡,因為你是他的父母,他們在乎你的看法,卻無法表達,因此你的批評會矮化孩子的自尊。

面對這種衝突與矛盾,他會起而捍衛朋友,但內心卻充滿矛盾與自我懷疑。很多人說要讓孩子有自信,但如果孩子每次選什麼,父母就說:怎麼老是交這樣的朋友、穿這樣的衣服?每天都講這個,孩子怎麼會有自信? 青少年表面上不認同你,但他還沒發展出清楚的自我認同,其實他在乎任何人的批評。父母的眼光也許很好,但當孩子慢慢建構自我認同時,父母最好不要太快批判,因為那是一種否定。

當有這種情況時,我建議,把他的朋友當朋友、善待他的朋友。善待他朋友的好處是,如果那位朋友似流氓、不是太規矩的小孩,你請他吃個飯,也許他下次打架時還特地不讓你的孩子去;善待的另一個原因是,你跟他見過面 後,萬一有天孩子抱怨朋友,你就有機會鬆動他的想法,你可以順勢說,媽媽很好奇喔,你跟他氣質不太一樣,怎麼會在一起呢?有機會鬆動,就有機會分化。否則,一下子就批判,後面就沒得做了。

禁忌五:阻止孩子慾望

你愈想阻止孩子做的事,愈要放慢腳步。你愈阻止,反而助長孩子為反對而反對的心理。尤其是兩性交往的議題,父母愈阻止,年輕人的愛情愈是淒美。青少年父母學習「等待」的功夫很重要,魯莽行事,將消耗親子的能量。

禁忌六:三天兩頭跑學校 青少年很討厭父母去學校,他們覺得很丟臉,覺得父母把自己當小朋友一樣。我看到許多國、高中母親在晚自習到校值班,還會把愛講話的學生名字記起來。 結果,同學就說:你媽最機車了。接著,便開始排擠他。父母過度執著於對的事情,欠缺彈性,反而讓這階段,特別重視同儕關係的青少年處境尷尬。所以,沒事的時候,不要經常往教室跟孩子say hi。

禁忌七:永不道歉

如果父母犯錯,良好的身教示範,宜對孩子道歉。每位父母都有可能情緒化,但如果做錯了,還死鴨子嘴硬,孩子以後犯錯也將不肯認錯。總之,能夠放下身段的父母,較能與青春期子女建立良好的互動關係。 (黃心怡為心靈工作坊心理諮商師。)

pink,line

LivingSpa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作者:洪 蘭  出處:天下雜誌 456期 2010/09

為了保護孩子,女性遇到危機時會先想辦法結盟。也因此,當你教育了一個女童,你就教育了整個家庭和下一代。

自從一九九二年義大利的帕馬(Parma)大學團隊在猴子大腦中找到鏡像神經元(mirror neurons)後,我們就看到了「人溺己溺」這個高貴同理心背後的神經機制,了解人為什麼肯把他省吃儉用的錢捐出來給別人用了。

美國有位黑人女士把她畢生替人洗衣的錢捐給了南密西西比大學作獎學金,她的十五萬抵得上別人的一百五十萬,因為那是她一分一厘辛苦攢下來的錢。記者 訪問她時,發現八十七歲的她沒有車,每天得走一英哩多去買菜,問她何不先替自己買部車時,她說把錢花在不需要的東西上是個愚蠢的行為,她只念到小學六年 級,她希望別人可以有機會念書,不必洗衣度一生。她的故事跟最近台灣的陳樹菊女士很相似,都是自己過得很節儉,卻很慷慨地去幫助別人。這真是一個高貴的情 操,但是男生女生在同理心的策略上被發現有些不同。

美國南加大的研究者請男女受試者躺在核磁共振中,將手插入冰水裡,然後給他們看憤怒的面孔(人對憤怒的表情特別敏感,受虐兒對憤怒表情的辨識比正常 人快了二十毫秒),再掃瞄他們的大腦。結果發現手插入冰水中的男生,大腦處理臉部的區塊活化得比手插在溫水中的控制組低,顯示在壓力下男生評估對方表情的 能力下降了;相反的,手插在冰水中的女生對憤怒臉的處理反而比控制組的強,而且她們掌管情緒的迴路也更為活化,表示她們對別人臉上表情分辨得更好,還產生 了同理心。

這個性別上的差異有演化上的關係:男生跑得快,看對方生氣了,馬上評估自己打不打得贏,如果打不贏,三十六計走為上策,跑了。既然跑掉了又何必在乎 他有多氣?但女生身上可能懷有胎兒,背上可能揹有幼兒,跑起來不是那麼俐落,所以女生會先想辦法結盟,把危機化解掉。在原野上,沒有母親的羔羊是活不過明 天的。一個撒哈拉沙漠部落中的女孩,她的母親得痢疾死了,族人在埋葬她母親的同時,竟然把她未滿一歲的幼弟也一起埋下去,因為沒有了母親反正活不成,她等 族人走了後,偷偷把弟弟挖出來,抱著他穿越撒哈拉沙漠逃離部落。我們看到許多母親捨己救子的新聞,母親知道孩子是自己生的,有自己的基因,不像父親常不能 確定孩子是不是自己基因的延續,所以大腦對同理心演化出不同的回應方式。

過去好幾個實驗都發現女性韌性強,雖然體力不及男生,其實是家庭的支柱,如果母親好、父親不好,孩子不太受影響;但是父親好、母親不好,孩子就變壞 了。所以聯合國不斷提倡女童的教育,因為教育一個男童,你教育的只有這個男童,但當你教育了一個女童,你教育了整個家庭和下一代。沒有孟母三遷,怎有亞聖 孟子;沒有岳母刺字,怎有武聖岳飛。

LivingSpa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LivingSpa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聰明人,容易不務實

作者:杜書伍  出處:Web Only 2010/11

聰明人擁有很多優勢。首先,聰明人的邏輯強、思路靈活,理解事物很快,因而經常很有創意。聰明人本身,也因為經常感覺到自己「快速理解、時有創意」的特質,認為沒有什麼事情難得倒他。漸漸的,在看待任何事物時,「容易的認知」即油然而生。

 

聰明人因為覺得事情很容易,覺得自己學得很「快」,因而跟同僚、部屬合作、共事時,無形中就會顯得別人學得很慢,感覺別人「很笨」。甚至在跟上司、外界互動時,有時也會流露出輕蔑、不耐煩的態度。久而久之,甚至會「打從心裡瞧不起別人」,顯得「趾高氣昂,不可一世」。

聰明人的優勢,主要來自於邏輯推理能力高人一等;然而,邏輯推理與實務運作間,卻有很大的鴻溝。

首先,邏輯推理是「靜態的」,是假設外在環境不變;但真正的實務會牽涉到「環境」與「人」的因素,兩者皆不可捉摸,因而是「動態的」。而且,人性的 因素又遠較環境複雜。因為,不同背景的人,其心理、情緒、行為都千差百遠;而同一個人在不同時點對同一事物的反應,也經常前後有別;更何況,人還會有非理 性的時候,這就更難預測、掌握了。因而,邏輯上可行的事物,若再加上「人」與「環境」的變動因素,就會變成非常複雜,難度大為增加。

然而,動態的實務,究竟要如何掌握呢?事實上,它是透過點點滴滴的觀察與經驗,所累積而成;體驗的時間不夠久、經歷的案例不夠多,深度與火候就不夠。也就是說,實務必須要靠「務實的」去「親身」體驗、觀察,而這些都需要時間,無法速成。

有些聰明人,確實認知到自己存有「容易的習性」,也亟欲加強實務世界的磨練。然而,卻因為「容易的習性」根深蒂固,加上凡事求「快」的習慣,以至於「實務世界」的累積還不足,一旦覺得學會了,不自覺又縮回擅長、習慣的「邏輯推理的世界」,以至於能力的火候總是難以堅實。

要避免上述狀況,想要務實的聰明人,不妨嘗試建立一個提醒機制。學習事物時,一旦出現:「我懂了」的念頭,就將其視為一個警訊,提醒自己,「應該沒 有那麼容易」、實際上可能還不夠。進而,刻意延長實務歷練時間兩、三倍,去體會真正長期涉獵實務後的扎實感,改善不自覺偏重邏輯推理的習慣。

不務實的聰明人,頂多只有中等成就,甚而有非常落魄的;若能既聰明又務實,則肯定為人上人。個人不妨留意自己學習時,是否經常停留在純粹的邏輯層 次?並刻意要求自己投注更多的心力於「人」與「環境」。如此一來,邏輯推理與實務歷練可逐步趨於平衡,這也將是聰明人不斷推升能力高度的憑藉。

(本文原刊載於《「聯強e城市─聯強EMBA」專欄2010年11月9日,授權天下雜誌使用。)

 

LivingSpa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宇宙無限,每個點都是中心」,這是英國著名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博士的一句名言,充滿科學家的哲思,也常被其他知識領域的文本引用,原因無他,斯言提振人類以無窮的可能,宇宙無限,每個人都擁有五分鐘上台表演的機會,至於能否一舉成名,但看個人造化。

    所以霍金博士的名言是一種條件說。他點出萬物作為宇宙中心的潛質,但與真正的夢想實現仍有一段距離,如何縮短其間差距,從激烈的競爭中勝出,達到卓越,成為頂尖,則有賴個體的持續努力。然而,要怎麼維繫努力的動能於不墜,讓奮鬥的火種不熄滅?說難不難,說簡單卻也不簡單,你不必讀遍世上教人成功的典籍,答案 就在自己的身上,即「熱情」兩字。

    最近看了一部印度電影,片名叫「3 Idiots」,中文譯為「三傻大鬧寶萊塢」,但若依字面直譯,則為「三個白痴」,你從這些片名很容易誤判又是一部低級搞笑片,其實不然,個人認為它是寓教於樂、笑中帶淚的絕佳好片,值得細細品味。先不論片中傳達給觀眾的是何等高深的哲理,純粹就商業角度觀之,它也是相當成功的作品(票房破30億盧比), 我承認從觀片的過程裡獲得極大的滿足,確實也幾度掉下眼淚,並非劇中角色的演技或故事打動了我,更可能的原因是,這部片讓我反省自己的人生,誠如貫串全劇的一組關鍵詞,「活出自我」,雖然自認當下的日子還過得去,但仔細回想,一路走來,是否無怨無悔?而往前邁進的這條道路,又是否通往正確的方向?

    「三」 片中的主要角色,也就是片名所指的三傻,其實是當今印度年輕一輩被迫面對的三種困境化身。眾所皆知,印度近十年來依靠科技人才輸出而脫貧崛起,電影設定的故事背景──「理工學院」,正是無數印度學子的夢想寄託,亦是印度教育界的縮影。這些來自印度鄉下的窮孩子,第一志願是取得理工文憑,強忍填鴨式教育,惟 求在將來進入跨國大公司擔任工程師,賺大錢,買車,買房,最後移民美國。這便是全球化浪潮下,印度新生代的標準成功模式,以及悲歌。所以,電影刻意安排了三個大學菜鳥,藉由他們的啟蒙歷程來諷刺印度社會。故事中,他們有各自的人生難題必須克服,這些難題恰好對應了當前印度社會的某些困局,譬如某角色的家中 一貧如洗,經常害怕沒有明天,遂把所有希望寄託在求神問卜;另一人則從小癡迷攝影,希望長大能當個出色的生態攝影師,可他爸卻巴望兒子能成為人人稱羨的工程師;至於片中的主角,雖然把兩個死黨從水深火熱的思想囹圄中拉拔出來,自己卻也必須從種姓制度的階級底層力求翻身,因為其父只是個幫貴族打雜的園丁。

    當然,作為一部商業喜劇,編劇與導演給了觀眾期待的完美結局,三個傻瓜(他們並不傻,是挑戰常規的行為在泰半印度人的眼裡像個傻瓜)終究擇其所愛,他們的浪漫冒險也為人生帶來了真正的快樂與自由。至於身為觀眾的我呢,又哭又笑的看完片子,內心倒有一種被徹底洗淨的舒暢感,若說該片屬於療癒系,實不為過。

    只是,笑也笑過,哭也哭過了,電影落幕,我們還得面對自己的人生。很幸運的,這部好片送給觀眾的另一件禮物,就藏在它的片名裡。

    竊以為,所謂的「Idiot」,不單指的是對抗主流價值觀的天真耿直,事實上,它還暗喻了矛盾的人心。往往,明知是自己喜歡做而且做得很好的事情,人們卻總是搬出種種理由來讓自己裹足不前;反之,明明討厭得要死,而且做起來直覺無聊的事情,人們卻強逼自己去做,因為「別人希望我這麼做」、「別人喜歡我這麼 做」、「別人都說這麼做很好」或者「做這件事會讓我看起來像個正常人」。看,人心是不是挺傻,就像個idiot?

    影片主角曾問同窗好友: 假如麥可傑克遜去打拳,拳王阿里去當歌手,那將是一場什麼樣的災難?我也想反過來問問你:從事自己喜歡而且擅長的志業,追求快樂,同時獲致成功,應是一件比較合理的事,對吧?我想每個人都理解這個道理。只是,在人生的道路上,太少人教我們要傾聽自己的心聲,追隨熱情所在,然後放膽去做。

    有許多證據顯示,熱情是成功的不二法門,因為成功需要不斷嘗試與修正錯誤,這段過程將極為漫長,而且乏味,如果缺乏熱情的支持,失敗率非常高。美國知名專欄作家傑夫.柯文在《我比別人更認真》書中揭示了這個公開的秘密,他說,卓越不是天才的專利,透過刻意練習(deliberate practice),對練習結果進行分析,從失敗中吸取教訓,以科學的方法進行苦練,就有可能斬露頭角。這種「刻意練習」是心智層面的高難度挑戰,而且毫無樂趣可言,當今世上的成功人物,幾乎都經歷過這種艱難的過程,譬如比爾蓋茲與老虎伍茲,譬如莫札特。什麼,莫札特,他不是音樂神童嗎?不,研究顯示,莫 札特並非什麼音樂天才,他只是「剛好」擁有一個擔任音樂老師的父親,而且「剛好」喜歡音樂,為了這個「從小培養」的興趣,他能夠忍受數萬小時的反覆練習,甚至廢寢忘食,最後達致彷彿天才的驚人成就(暢銷作家葛拉威爾的著作《異數》闡述了類似的觀點)。所以擁有熱情很重要。熱情是刻意練習的內在趨力,是一種 精練的狂熱(the rage to master),柯文另提出了一個「十年法則」,即平凡人平均得花上十年的時間來成就卓越,無論他是打高爾夫球或拉小提琴,因此越早開始越好。

    好了,繞了那麼大的一圈,
上回說要談談小女做了什麼讓爬格子老爹感到驚奇的好事,怎麼至今連個影兒都沒有?

    稍安勿躁,現在我就來說明一下,前面提到的熱情因子,是如何通過孩子讓我看見,它的力量果然不容小覷。

    還是那個真有意思的母親,她又幫寶貝女兒報名參加某項比賽。主辦單位先設定幾種故事背景,分派角色,然後四歲半的小女兒得自己挑選一個主題,編故事,並且把它畫出來。簡單說,就是繪本比賽。這真是一個大挑戰。當我看見那十幾個空格(內人的策略,先讓女兒在一張紙上描繪故事的分鏡草稿),想到女兒得運用自己的 想像力來填滿它們,而且成果必須是一個頭尾俱全、言之有物的完整故事,天啊,等於是畫一本故事書嘛,她真的做得到嗎?

女兒做到了。

    那天傍晚,我一如往常下班,才踏進家門,內人便掩不住興奮之情對我說:你女兒編了一本故事書。書名暫時不能透露(因為已開始評選),厚達十八頁的彩色繪本,內容講述一對住在南極的國王企鵝與他們的新生寶寶,溫馨的動物家庭故事。我好高興,也頗訝異,立刻大聲地誇讚女兒,只見她害羞得別過臉去,假裝收拾桌面散置的色筆。我望著她的小腦袋,仍忍不住讚嘆,孩子,以前都是爸爸唸故事給妳聽,現在換妳說故事,不,畫故事了。那還真是一個充滿巧思的故事,情節雖簡單,但充滿童趣,構圖也堪稱嚴謹,當然孩子的媽有適時協助,不過多在誘導提問,讓女兒自行思索下一個畫面應該有什麼,怎麼畫,剩下的全交給孩子自由發揮。

    重點來了。根據內人轉述,女兒的這本處女作,幾乎花了一整天的時間才大功告成。從素描、著色到裝訂,長達近十個小時的「工時」,女兒全程埋頭苦幹,雖然打著呵欠,仍強打起精神,就這麼一筆一劃,從無到有,不吵不鬧,傻傻地把繪本生出來。

如果吃飯有這麼認真就好了。

    這個小妞真愛畫畫,我從她身上見識到熱情的力量,若不是對繪畫深感興趣,以她的年紀、體力和急性子,絕不可能完成任務。影印紙背面好好用,看來我們賜給女兒的是一張藏寶圖,她會找到自己的寶藏嗎?

 

轉載自

http://blog.chinatimes.com/pecker/archive/2010/10/05/545465.html?Pending=true#Post

LivingSpa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作者:洪蘭  出處:Web Only 2009/11

有位媽媽把孩子打得遍體鱗傷,警察來到時她振振有詞地說,是因為「恨鐵不成鋼」才會把孩子打成這個樣子。我看到這則新聞非常恐懼,這個觀念很錯,孩子一定要先是鐵,打了才會成鋼,如果根本不是鐵,打死了也不會成鋼。父母不能不論孩子本質是什麼,就一味要求他和別人一樣,更不能因孩子的表現不如自己預期而去痛打孩子。

時候未到 要求太多變成壓力

孩子開竅的早晚有基因上的關係,如果父母小時候就是學習比較慢,那麼現在孩子學得慢可能是他成熟得晚的關係,不是他的錯。成熟晚並不代表笨,只表示時候未到,當他成熟後可以和別人做得一樣好。

「成熟」這個觀念非常重要,它是「水到渠成」,時間到了、發育好了,孩子自然會做,在成熟之前要求他是強人所難,任何事情超越孩子的能力就是壓力。太多的壓力孩子會恐懼而逃避,學習的效果反而不好。每個人大腦成熟的時間和快慢是不一樣的,很多大器是晚成的。同卵雙胞胎的大腦造影圖片也顯示雖然來自同一個家庭,但是在做同一件事情時,大腦活化的區域仍然不同,因為他們後天的經驗不同。因此,父母不能拿孩子跟別人比,他的基因跟別人不同,後天的環境也不同,這樣比不公平,只要今天比昨天有進步,就該鼓勵他,孩子只能跟自己比。

黎巴嫩詩人紀伯倫有一首非常好的詩: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他們是生命自己的孩子。

他們透過你來到這個世界,他們卻不屬於你。

你可以給他們你的愛,卻不能給他們你的思想,

因為他們有他們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提供他們身體的住屋,卻不能替他們的靈魂找房子,

因為他們的靈魂住在明日之屋,那是你即使在夢中也無法到達的地方。

你可以努力像他們一樣,但是千萬不要使他們像你一樣,

因為生命是無法逆轉的,更不能被昨日的你所耽擱。

任何事情不論多微小,只要超過孩子的能力就是壓力,過長、過大的壓力會殺死海馬迴的細胞,使孩子的記憶衰退。不要叫孩子圓你的夢,因為那是你的,不是他的,更不要常說「你讓我很失望」,這種話只會使孩子放棄自己。心理學上有個著名的實驗:當一隻狗怎麼做都不能改變環境時,牠會放棄嘗試,到後來環境改變了,牠有機會可以翻身時,牠也不會去做,因為牠已經習慣牠的悲慘了。

別輕言失望 別讓孩子放棄自己

「先前的經驗會決定後來的行為」,這是我們最害怕的地方,看到現在小學生也要上大夜班就深覺台灣家長的觀念一定要改,如果我們百分之七十五的國小三、四年級學生放學後不是回家,而是去補習班,就難怪最近的調查發現國中以上的人,五個有一個曾經想過自殺。紀伯倫的話是對的,孩子透過我們來到人間,但是他們不是我們的化身,不要因昨日我們的觀念去限制明日他的發展。

LivingSpa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作者:  出處:天下雜誌 453 2010/08

我去朋友家,看到他在替狗刷牙,問他為何如此費事,他嘆息說這隻狗是他撿來的,從小被人棄養營養不良,所以牙齒的琺瑯質沒有長好,若不替牠刷牙,很容易蛀牙。他很感嘆地說:現在許多孩子養寵物,養一養不要了,便丟掉,美其名曰放生,其實是活活餓死牠們。

台北最近也發生學生讓認養的盆栽枯死之事。市政府因宣傳花博,鼓勵學生認養盆栽,學生對植物本來就沒興趣,加上又不是自己要的,便不去管它,沒澆水,三天就枯萎了。它雖然只是植物,也是一個生命,像這樣渴死也很不應該。

看到現在年輕人對別人的痛苦不當一回事,連生命也視之如草芥,隨便就處置掉,沒有良心不安,實在很憂心,對這現象往者已矣,來者猶可追,我們問:惻隱之心是怎麼來的,可以教嗎?

這答案應該是「可以」。過去大家都認為大腦定型了不能改變,但是最近的腦造影實驗,發現大腦管情緒的迴路是可以改變的。

這個實驗是請十六名有打坐經驗的喇嘛和同齡同數,但一週前才接受基本打坐訓練的生手,在核磁共振中,聽一些會引起慈悲惻隱情緒的聲音,如女子的呼救聲。結果發現喇嘛大腦慈悲心的地方活化的比生手高很多,而且打坐的經驗愈多,腦島和顳葉頂葉交會處活化的愈高。腦島是大腦負責身體感覺和情緒的地方,而顳葉頂葉交會區對別人情緒狀態的了解很重要。

實驗者在找到大腦中負責惻隱之心的地方後,進一步看這迴路是否能透過訓練來強化。

在實驗前,先讓受試者接受兩週每天一次,每次三十分鐘的慈悲心訓練,要他們想像自己和他人正在受苦,教他們用生物回饋(biofeedback)的方式來控制心跳、血壓等生理反應。兩週後,請他們躺在核磁共振中,看戰爭血肉模糊和飢餓孩子的圖片。結果發現慈悲心可以被訓練,情緒的迴路可以被加強。

 

最近更有一個「社會情緒學習」(SEL)的報告,研究者將美國五至十八歲,上過SEL課的二十八萬名學生的資料輸進電腦,結果發現學生的態度和行為在上過課後都有改善,連學業成績都有進步(上過SEL的學生,SAT成績上升了一一%),而且經過教導後,他們的人生觀比較正向,情緒失控的情況和攻擊性行為減少。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孩子是要教的,但是生命教育不能在教室中教,要在實際生活中去體驗。因為有體驗才有感動,有感動才有內化,內化了才能成為他品德的一部份。現在的考試,基本上跟做人做事沒有關係,而且關在教室久了,學生感情反而遲鈍沒有惻隱之心了。

杜威說「生活即教育」,我們應讓孩子「正常」的過日子,從生活中,學習負責任和尊重生命的正確態度。

在二十一世紀,任何教育普及的國家都不應該有因不尊重生命而使生命消失的恥辱發生。(作者為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     

LivingSpa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0-07-22 中國時報【林希陶】

     最近大考剛結束,記者朋友們最喜歡的新聞路線,就是去訪問榜首群怎麼念書的。但是說穿了這樣的新聞千篇一律,榜首們一定說,「我們都沒補習,愛幹嘛就幹嘛,花很少時間念課內的書,但看了很多課外讀物,從事很多課外活動」,諸如此類云云,一般人聽了只會更心酸而已。也有一些人會說,我被視為黑馬,沒有多準備,考前努力念一念,就大躍進了,一下子衝到最前面去。

     其實我們瞭解這些前百分之三的人所說的方法,實際上是很難運用於一般大眾的。這個就像是我們去問張栩為什麼圍棋下這麼好、費德勒(Roger Federer)為什麼網球打這麼好一樣,他們提供的方法,絕對不適用於尋常百姓的。他們這群人,不只天資好而已,後天還拚命用心努力,我們跟天才們的距離,絕非以道里計。很抱歉,這就是天資上差距。英文叫做gifted child,真的是「上天的禮物」,強求不來的。

     我不是說環境不重要,很多資質好的小孩,在一個破碎的環境之下,當然無法展現自己的能力。但是環境轉換之後,他們到最後只是適時展現了自己的能力而已。良好的環境或機會只是促成這件事情的發生而已,假如沒有相對應的資質與準備,成果是很難展現出來的。

 關於讀書這件事,大家從小都在念書,自然都有自己的看法。家長當然也有自己的教育理念,這不是一朝一夕就會改變的。但是假如從專業的角度來思量這件事,我必須誠實的告訴大家,念書這件事,是很講天分的。這是一件超級殘酷的現實,只是大家不願意承認而已。

     大家可能一下子難以接受,都想說我的小孩是「大雞晚啼」,總有一天會開竅,但是你的生命到底能不能等到開竅這一天呢?這是一場賭注,但輸贏也顯而易見。

  
 也有一些家長,很愛舉一些現實生活不可能出現的特例,如什麼發燒之後變聰明、開刀之後變天才(日劇很喜歡的題材),都覺得自己的小孩總有一天也可以。作夢是無止盡的,只是沒有實現的那一天。很多家長寧願亂逼小孩,也不願意停下腳步,思考其他可能性。逼小孩子念書一定要考幾分,得第幾名,根本是比登天還難,只會造成家庭紛爭,甚至後續衍生出心理問題。

     但是不會念書,不代表一無是處。教養小孩的重點,應該不是擺在念書這一件單一的事情上面。而是讓小孩找到自己擅長、有興趣的事情,這才是最重要的。大家可能會想說,要怎麼找啊?孩子還這麼小,他真的知道自己要做什麼嗎?其實只要從小讓他們多嘗試,多思考如何做決定,各種活動都去參與,百無禁忌,孩子們自然可以從這樣的過程中,得知自己的長處。這些事情不必然要花許多錢,如散步、去野外走走、處理生活各種微小的事情,包含寄信、開帳戶、存錢、洗衣服、晾衣服、洗碗、掃地、拖地、洗浴室、修理電器、操作機器等等,在這樣反覆試驗的過程中,反而能找到自己想走的路。

     另外,家長們勢必要認清的一件事情,就是「念書」、「成功」與「財富」這三件事情是分開的,絕對不是會念書的人一定會成功,也會變成有錢人。成功與否,端靠每個人的定義;有錢與否,同樣取決於個人態度。大家以為醫生、律師們很會念書,也都很有錢,但現實是也很多人每天在金錢邊緣掙扎。他們每月收入也許是很高沒錯,但剩下的錢可能比一般人還少。許多一般尋常百姓一點也不會念書,但是靠著一技之長,可也是月入十萬沒問題的。

     找到適合自己的興趣,有一定的專業能力,定義自己的成功,這樣的人生,也不必然只屬於會念書的人所有。

 (作者為臨床心理師)

 

 

 

 

    

LivingSpa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王偉忠

 

今年公司年度 考績當中,同事對我某一個考績項目給了一個不算好的分數,那個項目是「為了達到目標,可以適時修正自己的態度與方法」,我只得了90分,雖然分數不算特別差,但我仍然對自己感到失望,理 由是在過去一年中,我可能在一百次與同事的接觸中,有高達十次曾讓同事受到壓抑或是委屈而不自知。

 

其實在平時, 為了提醒自己免於過度主觀,我都會在每天進辦公室的時候告誡自己,不要把自己的個性帶到辦公室,因為當我能先忘掉自己的個性,才能空出我的主觀性,聽得進 員工的聲音。

 

顯然,我的火 候還不夠! 讀到這邊,讀者可能會為我抱屈,難道要做到百分之百依照員工的意見,才算是真正有雅量嗎?

 

那不等同於毫 無主見了嗎?怎麼辦?主管還真難耶!

 

吃這個也癢, 吃那個也癢,其實我自曝其短的目的有兩個,第一是想讓管理經驗還不是很豐富的主管們可以參考,在面對這樣一個他們將來必定會經歷的管理矛盾關卡時,要如何 處理自己的情緒與價值觀。

 

第二個目的是 要提醒上班族,要學習如何被管理。

 

肯被領導的 人,才有領導人的雅量

 

有則故事說,一個捕鳥人,用一張大網,撲向一群低飛的鳥群,一大群鳥被網住後,連同網一起掉在地上,在那群被捕的鳥群 中,有一隻比較大型的鳥,掉到地上後立刻想振翅飛逃,但是卻不見捕鳥的人,有收網的動作!

 

路人都替捕鳥人著急,心想:「鳥都快飛走了,怎麼不收網!」只見捕鳥人說:「不急!」

 

結果那隻大鳥,真的連同網子飛了起來,那些小型的鳥也依勢,躲在大鳥的下方跟著飛起來。

 

旁觀者又急著說道:「你怎麼不趕快把牠們拉下來!」

 

捕鳥人仍然不慌不忙地說:「不用擔心!現在已經是黃昏了,這些鳥到了傍晚,就會想要各自回巢,因為它們的方向不一樣,所 以就飛不高、飛不遠。」

 

果然,當鳥飛了一段距離之後,那張網最後還是掉在地上,因為大家都飛往各自不同的方向。

 

而捕鳥人也輕而易舉地捉回那些鳥!

 

我講這故事的主要涵意是想指出,如果員工都只知道堅持自己的個性,就像那些小鳥只知道自己所要的,那麼辦公室內必定是充 衝突不斷,而這種堅持自己才是對的,只知道自己要什麼的行為模式,我認為正好就是造成我們每天上班痛苦不堪,抑鬱不樂,隨時想逃離辦公室的主因了。

 

因為你心中只想讓自己快樂,而讓自己快樂的途徑,就是大家都照您的意思做,當大家都是這樣的想法時,每一個人所爭取到的 就是失望了!

 

所以我們可以看出,雅量是一種違反人性的行為,因為要有雅量就要先讓出自我,所以雅量其實是有尊嚴的人才辦得到的,所以 尊嚴的本質居然是「無我」,而不是唯我獨尊!

 

所以不論是主管或員工,所需要的修鍊是成為別人的幕後英雄,當你不需要幕前的掌聲,卻可以甘願協 助同事成功,你才是那個真正付得出智慧的人,我平日常用兩種自然現象來修鍊「放下自我」:

 

第一種是:候鳥遷徙的啟發,候鳥在數千公里的遷徙過程中是沒東西吃的,這令人感到很疑惑,因為,這麼小的一隻鳥,要飛到 這麼遠的地方,牠的體力是無法負荷的!

 

而原來讓它們這麼神的原因,不是它們天生的耐力,而是因為他們只是乘著風在飛翔,風讓它們無需隨時拍動翅膀浪費體力,只 是大家看到的是小小的候鳥居然能夠飛那麼遠,卻看不到風才是讓候鳥到達目的地的幕後功臣。

 

第二種的自然現象是海浪,海邊因為有美麗的浪花,所以大家平常喜歡去海邊,如果大海無浪,就像一攤死水,我們大概就不覺 得海的美麗,而這美麗的浪花,也是因為風的關係,只是我們都沒有感覺到這位幕後功臣的存在。

 

所以如果我們能期許自己在職場上,是扮演風的角色,而不是浪花或候鳥的角色,這樣的格局是比較大的。

 

因為浪花、候鳥扮演的都是接受讚賞、接受掌聲的角色,然而風才是一切成果的真正幕後功臣。

 

當你可以空出自己的主觀,就能學習到風的雅量,才會驚見處處皆有智慧,智慧 才能讓人客觀。

 

************ ********* ********* ********* ********* ********* ********* **
順著天賦做事;逆著個性做人

 

 

LivingSpa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更新日期 : 2010/06/28 【編譯魏世昌綜合外電報導】

許多家長為了讓孩子學習更多元,購買個人電腦、電視、DVD影音播放器,為孩子打造多 媒體環境。不過,家長可能要當心了,根據美國杜克大學最新研究發現,這些影音設備會造成兒童嚴重分心,破壞學童的學習專注力。

根 據英國《每日電訊報》報導,學童每天使用電腦好幾個小時,多數時間都花在社交網站與電玩遊戲上。研究結果指出,普及家用電腦的計劃,擴大了優勢與弱勢學生分數差距的鴻溝。

英國有高達9成中學生利用電腦完成家庭作業,就在今年初,工黨允諾採購27萬台筆電,發送給弱勢家庭的學生。最新研究卻發 現,貧困家庭的學童擁有電腦後,數學與閱讀考試成績開始變得「一塌糊塗」。

研究案的作者之一雅克.維克得(Jacob Vigdor)說:「成年人或許認為電腦科技是有生產力的工具,但一般兒童並不這麼想。」

這份研究比較了2000年至2005年間,將兒童的電腦使用習慣與考試成績進行對照比較。這段期間正好是寬頻網路迅速擴張的時期,到了2005年,寬頻網路幾乎成為每個領域的研究顯學,在美國吸引了15 萬名學童的高度興趣。

研究員比較了相同兒童使用電腦前後的閱讀與數學分數,發現電腦對數學與閱讀測驗分數有著「顯著和持續的負面影響」。

這 項調查於2005年停止,正是社群網站Facebook崛起之前。學者指出,這將進一步影響兒童成績表現。

維克得說:「我們在2005年中 斷了調查,研究中未涉入FacebookTwitter的世代。當時科技簡單多了,此後線上的即時通訊軟體更加普及,一個接著一個,讓人眼花撩亂。」

另 一名共同作者海倫.拉德(Helen Ladd)表示,多數中學生將電腦當作社交和遊戲工具。

研究員下了結論,唯有家長從旁監控,電腦才能 發揮最有效益的運用,但是,在經濟相對弱勢的家庭中,家長不大可能檢查孩子的電腦使用行為,提供教育方針。

英國克蘭菲爾德管理學院教授表 示,網路與手機會逐漸損害學童獨立學習的能力,也會導致語言辭彙的貧乏,後續影響值得重視。

LivingSpa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有個年輕人到公司應聘會計, 這位剛剛本科畢業的大學生在面試時就遭到拒絕,因為他實在太年輕了。 公司找的是要有豐富工作經驗的資深會計人員,年輕人一再堅持,他對主考官說: 「請給我一次機會,讓我參加你們的筆試。」 主考官拗不過他,只好答應了他的請求,結果這為位年輕人居 然通過了筆試,由人事經理親自複試。

     人事經理對這位年輕人非常有好感,因為他的筆試成績是最好的,不過年輕人的話呢?讓經理極為失 望, 他坦率的對經理說自己沒有工作過, 唯一的經驗就是在校時掌管學生會的財務。找一個毫無工作經驗的人 做會計無疑 是很不划算的,經理決定收兵。
      
他對年輕人說:「今天就到這裡吧! 如有消息我們會打電話通知你。」  年輕人從座位上站起來, 向經理點點頭,從口袋裡掏出兩塊錢雙手遞給經理:「不管你們是否錄取我,請都給我打電話。」經理從來沒有遇見過這種情況,竟一時呆了。不過他很快回 過神來,問: 「你怎麼知道我們不給沒錄取的人打電話呢?」

「你剛才說有消息打 電話,那言下之意就是說沒錄取的人就不打電話了。」經理對這位年輕人產生了興趣,接著問: 「如果你沒被錄取,我們打電話給你,你想知道什麼呢?」 請你們告訴我在什麼地方不能達到你們 的要求,我在那方面不夠好,這樣我好加以改進。」「這兩塊錢……?」 年輕人微微一笑: 「給沒錄取的人打電話不屬於貴公司的日常開支,所以由我來付,請你們一定給我打電話。」 經理也微微一笑:「請你把這兩塊錢收回去,我們不會打電 話給你了,我現在就通知你,你被錄取了。」

 很多人都不理解為什麼要找一個剛剛畢業的大學生,經理在工作會議上說:「一開始就被拒絕,仍堅持參加筆試,說明他有堅 強的毅力。清算帳務是一件十分繁瑣的工作,沒有足夠 的耐心和堅 強的毅力是不可能做好的,坦言相告自己沒有工作經驗,則顯示他的誠實,這對於從事財務會計的人尤為重要,即使不能錄取也希望得到別人的評價,證明 他有面對不足的勇氣,和取於承擔責任及力求更好的上進心。員工不可能在工作中不出現差錯,也不可能把每項都做得十分 完美,我們可以接受員工的失誤,卻不能接受員工滿於現狀止步不前,我們需要員工和企業共同前進。 自己掏電話 費,反應出他公私分明的良好意識。

堅強的毅力,可貴的誠實,敢於承擔責任的勇氣,力求更好 的上進心,公私分明的做人原則,都是公司所 需要的,經驗不足可以積累,公司發展的希望就寄託在這些 優秀的年輕人身上。」   


   ------
態 度,決定一個人的高度。

LivingSpa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有一種病毐,正在全球各個角落肆虐,對著孩子們發動攻擊。如果你是個非常疼愛孩子的父母,小心了!

 

這個病毐的感染源不在空氣中,被感染也不會發燒、嘔吐,但日子一久,孩子可能出現七大負面人格特徵:驕傲、憤怒、妒嫉、懶散、暴食厭食、陷溺、貪婪,從而影響一輩子的競爭力。

 

現象:千禧之子常見被溺愛兒裡症候群這個病毐帶來的症狀,名叫「被溺愛兒童症候群」(Pampered Child Syndrome),感染源只附著在父母身上;在一九八0年以後出生的人,發病率尤高。這已成為二○○○年以來全球兒裡教育界最憂心的現象。

 

二○○五年十月,英國(泰晤士報)刊出一篇專文:如何終結被溺愛兒童症候群」,文中提到一個案例:

她,只有十三歲,已經有了第一次性經驗,用違禁藥品,自殺過一次,每次離家出走都要好幾天才回去。」

你可能會認為,這個少女成長於暴力家庭?

事實不然!她的父母受過良好的高等教育,總是細心呵護她,給她一切她所要的,讓她成為家中的「老大」!

這個女孩,正遭受「被溺愛兒童症候群」的侵襲!

 

調查:

三分之二父母,承認孩子被寵壞,不止英、美國,這股病毒也入侵了台灣。

阿文(化名,根據《兒童及少年福利法》,兒童及少年未受適當之養育或照顧時,媒體不得報導該兒童及少年之姓名)

 

基隆某國中三年級學生,國小時,他很聰明,父母極度寵愛,一次他欺負同學,老師請父母來學校,她的父親,從BMW座車下來,就怒氣沖沖直奔導師,母親則穿著水藍色碎鑽小禮服,隨後跟來,父親劈頭說:

「我的兒子,我很了解!」

母親再說:「我家阿文很乖,一定有人激怒他,才會欺負人。」

阿文就這樣一直被護著進入國中。

國一時,阿文的學習狀況有了變化。數學老師發現他連簡單的運算都不會,請父母來校了解狀況。

導師說:「也許他要去檢定一下智力…」

話還沒完,阿文父親拍桌:「你腦袋才有問題!」

升上國二,父母這時才意識到事態越來越嚴重。

父母決定帶他去鑑定。

鑑定結果出爐,醫生說:阿文是抗拒學習,而且懶惰,造成智力退化。」

夫妻倆回想著過去一味稱讚阿文的結果,竟讓兒子變成這樣,兩人楞在原地,久久不能言語。

過去,人們總高唱「給孩子的愛永遠不嫌多」,但如今,過多的愛、不當的愛,卻讓孩子們失去競爭力,甚至產生負向性格。

以下六個數據,分別來自二○○一年哈佛大學的研究、二○○一年CNN及(時代)雜誌聯合進行的民調、二○○二年美國非營利公共意見研究團體Public Agenda的調查:

 

1.  80%的人,都認為今天的孩子比十年或十五年前被寵壞了。

2.  三分之二的父母承認自己的孩子被寵壞了。

3.  七五%的人認為,現在小孩比以前做更少的家事。

4.  只有九%的成人認為,他們在公共場所看到的孩子「對成人有所尊重」。

5.  三分之一以上的老師,因為「無法忍受」學生的行為,認真的考慮離開教職,或他們知道有人因此離職。

6.  也是最驚人的數據:一九八四年時,孩童可以影響父母達五百億美元的消費。到了二○○一年,這個數字達到三千億美元。

更進一步推論,父母給孩子的物質享受,比上一個世代整整成長了五倍!(編按:這段期兒童人口數僅成長一五%)

 

原因有三:

一、他們在物質上比上一代富裕;

二、孩子生得少;

三、他們揚棄權威的教養方式。

 

在溺愛世代的家庭,美國的平均孩子數目已從四個變為兩個;台灣每個家庭孩子數則僅一.一八人,他們的孩子享受了前所未有的關注與愛。

而這一代的父母,過去都被權威方式管教,因此他們質疑權威,如今他們選擇與兒女做朋友、採取寬鬆的教養方式。

這群溺愛世代生下的孩子們(一九八0年以後出生),被稱為「千禧之子」,被譽為「歷史上最偉大的一代」,因為他們擁有最豐富的資源。

 

根據統計:這群孩子三分之一以上的房間裡有個人電腦、三成兒童及五成青少年房間裡有電話。

 

他們讓父母或爺爺奶奶帶著到全世界旅行,而且以前屬於大人的活動:出外用餐,現在變成全家人的事;

有九0%的父親會進產房看孩子誕生。

 

隨著家庭的收入越多,他們到倫敦聽大笨鐘鐘聲、到巴黎塞納河乘船、到尼斯聖馬可廣場餵鴿子的機會就越高。

 

癥結:民主與溺愛,一線之隔,千禧之子,是歷史上得到父母最高注意力的兒童,然而,越多的愛,越多的物質,卻出現越來越嚴重的副作用。

根據教育理論,父母的教養方式有四種類型(民主、權威、溺愛、忽視)。此分類係根據父母付出的「溫暖、支持」,與「指導、要求」程度而有所區別。

其中,「民主型」父母,是最佳管教方式,他們既給孩子充分的「溫暖、支持」,又給予適當的「指導、要求」孩子因而感受到父母的關愛與尊重,同時發展出高度的自我接納與個人控制。

但一不小心,「民主型」可能就會變成「溺愛型」父母,兩者常常只是一線之隔。

 

輔大兒童與家庭學所副教授陳富美指出,若只是一味給予「溫暖、支持」,卻未給予「適當的指導、要求」,賦予過度的自由,將變成溺愛型父母,孩子無法克制本身負向、不合理的行為,自我接納能力也低。

 

台北現場:怕廁所不乾淨,菲傭陪伴上學台北的大安社區。八歲的Angela,頭髮整齊的程度如同一把利劍削過。她的父母常常出國,收入屬中上程度,但因她是獨生女,從小備受寵愛。平常她的打扮都是配套好的,花色蘇格蘭裙,肯定搭配相稱的素色上衣,襪子樣式絕不會搶走上衣的風采,腳踩的是ELLE童鞋,連包包款式、該斜背、側背,都有講究。她的人生被父母安排得十分完善,連上廁所這件事也不例外。她就讀仁愛國小一年級時,每週二中午,菲傭為她送便當。

 

只見菲傭迅速的跑進教室、放下便當,牽著小Angela的手,兩人很快來到廁所前的門,「太暗、地上有水、馬桶上有黃漬」的都被淘汰。

如廁完後,菲傭迅速的幫她整理衣服,接著把她拖到洗手台,用肥皂搓了兩分鐘之久。

 

Angela的媽媽要求她,學校廁所不夠乾淨,若想上大號,盡量忍住,不在學校上,免得處理不好」,

 

但一年下來,她還是決定將女兒轉到廁所更乾淨的康橋國小。逢年過節的時候,Angela的媽媽一定認真打點,從接車的阿姨、司機、到外籍課程 老師、導師等十幾人,都送上高檔禮品。因為這些錢可保證她女兒坐上校車最好的座位,一旦在校有任何異常,老師總是第一時間回報、聯絡簿的老師留言也總比別人多得多。

房間有人掃、上廁所有人伺候、出門有人接送,Angela做什麼呢?

常常,她讓自己變成一座雕像,不發一語。她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已經完全被剝奪了。

不只台北,在上海的地鐵車站裡,有很多「地鐵父母」。

 

 

上海的地鐵有三層,最底層是搭車處。這天,一位爸爸在車站外買早點,他拿著手機,氣急敗壞對著另一頭的太太說:「叫你先去排隊買票啊!上什麼廁所?萬一兒子來不及怎麼辦?」

 

說著邊掏錢、邊罵、邊揮手叫兒子先去月台等。原來,上海父母為了讓寶貝兒子省時間,夫妻兩人分工合作,一人買早點,一人買票,好讓孩子不用浪費時間,多個十分鐘看書。

 

鴻海集團董事長郭台銘也曾說過一個小故事。

他第一次回老家祭祖時,包了一輛計程車。當天,郭台銘趕夜車,從山西南部渡黃河。晚上十點多,月光瀉了一地,司機跟郭台銘坐在黃河邊聊天,聊啊聊啊,司機先生竟哭出來了。原來,這司機每天賺了錢,只吃兩個饅頭、兩根蔥,但為了孩子,他一定會買根雞腿回去給兒子吃。有一次,他生病了,妻子把兒子的雞腿給他吃,兒子竟然打妻子一巴掌說:「這雞腿是我的,為什麼要給爸爸吃?」

郭台銘感嘆:小孩一直以為雞腿是他的,連他爸爸生病了,也不讓步。這種小孩沒有感恩心,只曉得占有,不曉得失去的滋味。

 

在紐約長島,有間名為「船塢」的餐廳,門口就曾掛了牌子寫著:「如果你不能控制好你的孩子,請你們不要進來用餐。」

餐廳的規定則是:「No checks, no credit cards, no cell phones ,take screaming kids outside. 不收支票、不收信用卡、不能在裡面打行動電話,把會尖叫的小孩帶出去)」。

 

高雄長庚醫院兒童心智科主任周文君分析孩子在社會互動中,最需要的就是「妥協、分享、互動」三種特質,被溺愛的孩子,容易喪失學習這些特質和演練的機會,就容易自我中心。

幼稚園,是社會情境的第一關,被溺愛的孩子因為不具上述三種特質,容易與同儕出現爭執,隨著時間長大,在人際交往上就會產生挫折感。

這個挫折感緊接著會帶來焦慮、憂鬱、拒學,然後產生更多的情緒問題,甚至出現自殺、攻擊性的行為。

此外,被放任的孩子,由於將「獲得東西」視為理所當然,通病就是「等不得」,當「無法獲得」的情境出現,就容易出現犯罪行為。

 

忠告:「易開罐的愛」只會害了孩子。然而,溺愛的問題不在於愛多、愛少,而在於「怎麼愛」。

讓孩子學做家事吧!

 

來源:網路

LivingSpa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