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老年人在公路旁邊開了一家小吃店,當時正逢經濟不景氣的年頭。                                              

這位老人家眼力不十分好,耳朵又近乎半聾。

因為眼力不好,所以不能讀書看報;因為耳朵重聽,也難得與別人聊天。這樣一來他對外界的資訊都不甚瞭解,也不知道外面經濟不景氣有多嚴重,依舊賣力的經營小吃店。

他把小吃店內整理得乾乾淨淨,門面粉刷得漂漂亮亮, 在路邊豎起宣傳看板,加上他的材料實在,口味鮮美, 價格公道,常常吸引很多過路旅客停下來休息用餐。

老人家勤奮工作,夢想就是賺了錢可以供兒子念大學。

幾年之後,兒子也不負期望,進入大學攻讀經濟系,畢業後又去美國深造。

所以對全世界的經濟情況瞭若指掌。

一年耶誕節,兒子從美國回來度假,看到小吃店的生意仍然紅紅  火火,就對爸爸說:這家店的情況有點不太對勁,你不應該有那麼好的生意才對啊!仿佛完全不受外面經濟不景氣影響似的。

接著把經濟蕭條的前因後果費力的解說了一遍,並且強調現在大家都如何如何的節衣縮食,拼命在不景氣的海嘯中掙扎求生。

這時候老人的腦海中第一次出現危機的負面思想,他開始對自己說:既然如此,我今年最好也不要再花錢粉刷門面了,外面鬧恐慌,我還是省一點錢比較好。

三明治裏的肉餅應該縮小一點;既然人人都沒錢出來吃飯,我又何必在路邊豎宣傳看版呢?

就這樣他把一切積極的作為都停下來了,結果生意真的一落千丈。

當他的兒子第二年復活節假期又回到家時,老人對兒子說:孩子,我要謝謝你告訴我有關外面經濟不景氣的消息,那是千真萬確的事,連我的小店也感受到了。兒啊!受大學教育真是太有用了!

這個故事荒謬的結論是現在的經濟危機都是被專家害的,所謂專家就是專門害人家!

經濟上的蝴蝶效應                                                          
最近美國出版界有一則大新聞,那就是全球第二大富豪華倫巴菲特的授權傳記以美元2億的權利金售出,英文版並且即將在年底出版問世。

我在台灣的一本雜誌上先睹為快,讀到一小段精彩書摘,其中 當然不乏一個鄉下窮小子白手起家,累積財富的故事,但真正讓我震撼的卻是他綜合六十年經商投資經驗所提煉出來的名言:當別人貪婪的時候我變得恐懼;當別人恐懼的時候我變得貪婪!

從去年年底開始,全球被一場超級的金融海嘯席捲,其災情之慘重,受影響的人數之廣,已經不需要我在本文中強調。

從經濟角度,很多人把海嘯的源頭怪罪于美國次級房貸;

從社會角度,我認為罪魁禍首應該是缺少財富的智慧。

物理學上的蝴蝶效應理論指出,地球上某一個地方一隻蝴蝶拍動翅膀,結果可能造成另一個地方的颶風。

這一次金融風暴的第一隻蝴蝶是發生在企業身上,貪念讓雷曼兄弟等投資銀行明明手上只有1塊錢,卻漫天擴張成了50塊錢的生意,結果是煞車不及,害人害己;發生在個體身上,貪念讓子女拿了爹娘的退休金來炒股票,讓人辭掉工作每天  泡在證券公司,結果是一場遊戲一場夢,夢醒了,生活也攪得一團亂。

第二隻蝴蝶是虛實不分

什麼是虛,數字是虛。

國家財政,企業經營,個人理財,固然都少不了依賴數位,但這一波金融海嘯可以說是成也數位,敗也數位

經濟好的時候,股價指數;房市漲幅;貿易順差;外匯存底,全部都是往上?

充滿一片樂觀歡慶氣氛,沒有人敢預警,就算有了預警也沒人聽。

經濟不好的時候,一連串數字又都是往下走的,不知伊于胡底。

信心崩盤,連政府出面搶救紓困也抵擋不了兵敗如山倒。

什麼是實,健康的身心;勤勞的態度;工作的熱誠;堅強的毅力;善良的心地;和諧的人際關係等等。

回想本文一開始所說的故事,虛實的道理就很明白了。

所謂財富的智慧,除了認識金錢財富,還要認識無形的財富。

話說一位平凡的農夫,經常告訴別人,說自己是全國最富有的人。

稅捐處聽到了,就跑來查稅,首先問他是不是認為自己非常富有,農夫回答得很肯定。

接著稅務人員開始清點他的財產,發現並不如他所說, 追問他到底財富藏在哪裡呢?             

農夫回答:首先我住的地方山青水秀,鳥語花香;其次我的家人都很平安健康,更重要的是每年收成的時候我都很感恩上蒼,你說我怎麼不是最富有的人呢?

例如,有時間的人用時間去幫助別人,就是時間的富者;有力氣的人,用力氣服務他人,就是力氣的富者;用語言微笑歡喜待人,就是內心充實的富者。

這無價的財富不但一時受用,終身都能受用;不但一人受用,大眾也可以受用。

看穿榮枯興衰 

所謂生於憂患,死于安樂。

世間事就像潮水一樣,起落有時,榮枯興衰本是自然的迴圈,經濟發展也有週期性,把時間拉長來看,經濟衰退這不是第一次,也不會是最後一次。

我們在憂慮苦惱之餘,更應該沉潛下來,學習財富的智慧,積蓄再再一次出發的力量。

LivingSpa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撰文者:陳雅玲、張毅君 研究員:賀先蕙

窩闊臺如果沒有死,歐洲會發生什麼變化? 試從經濟、政治、社會三方面分析這是美國高中的考題。同樣範圍,台灣的考題卻是:窩闊臺死於哪一年?最遠打到哪裡?兩者差別,就在思考力。

教授「教」教授的場面,並不常見。而且,主題是怎麼教書。

大學教授這樣一起「上課」的畫面少見,來教這些大學教授的老師是今年六十九歲的山姆.海斯〈Samuel Hayes〉,已在哈佛大學商學院任教三十五年。應趨勢科技基金會之邀,哈佛共派出三位資深教授,主持為期四天的講座。

哈佛的個案教學享譽全球,美國五百大企業執行長,有五十七位是哈佛MBA。亦即,每九位美國大企業執行長就有一位是哈佛MBA,遠高於第二名史丹佛大學的十五位。

湯明哲:台灣沒有思想家,已落競爭劣勢

台灣只有doers〈實幹家〉,沒有thinkers〈思想家〉。在講求創新的時代,台灣已經落入競爭劣勢。」台大國際企業系教授湯明哲指出。因此,張明正希望引進國外大力推動的Critical Thinking(批判性思考),藉著哈佛的個案教學法,讓華人地區從商學院到企業界,不僅要行動,更要思考。

思考,誰不會思考?但就像「呼吸」與「深呼吸」的差別,面對現代多元社會的種種資訊,思考已不能停留在單點、淺層、浮面、天馬行空的思考。培養個人具備批判性思維──釐清訊息,加以判斷、分析、歸納,進而做出正確的決定,甚至想出其他解決方法〈詳圖〉──是二十一世紀重要的致勝關鍵。

一九七年代,美國洛克斐勒基金會在一項美國生活人文研究報告中強調:教育部應訂定「批判性思考」為個人基本能力之一。美國總統柯林頓在一九九四年簽署「美國教育法案」〈Goals 2000: Educate America Act〉,正式將思考列入全國性的教學目標。美國陸軍為了避免上級權威領導而一時誤判,更在陸軍推動批判性思考。

南半球的紐西蘭,在第二大城基督城也看到老師「教」老師的畫面。主題是思考。

Eastern Hutt School小學,一間裡頭擺著成人桌椅的教室,牆上貼著六頂「思考」紙帽圖樣。校長Dianne Patterson解釋,這是專教思考策略〈thinking strategy〉的教室。全校三十二位老師,每週一次輪流來當學生,上「如何教孩子思考」的課。

Thinking strategy
共有六種思考技巧:

一、好的想法:這麼想,有什麼好處?

二、壞的想法:這麼想,有什麼壞處?

三、思考如何思考:想想看,這件事,到目前為止,我們想到了些什麼?做了些什麼?接下來,我們該往哪個方向思考?

四、資訊:往某個方向思考,我們有哪些已知資訊?還需要些什麼資訊?

五、新想法:能否有不同的看法?

六、感覺:如果這樣我的感覺如何?

香港、新加坡 已開始推動思想教育

老師們回到自己的教室,用學到的思考方法教導小朋友們如何「有效地思考」。比方,讀一篇童話故事,每個人用學到的思考方法判斷故事中每一個角色所說的每一段話,是基於什麼樣的思維,然後老師要求每位小朋友,改變故事中任一關鍵情節,設想出一個與原著不同的結局。

亞洲的香港、新加坡也在二十一世紀開始推動思考教育。
前新加坡總理吳作棟在一九九七年第七屆「國際思考會議」上,提出未來的教育目標:思考型學校、學習型國家〈Thinking Schools, Learning Nation〉。自二○○○年以來,新加坡教育部已推展一個包含加強批判性思考能力的「工作計畫」,在小學中年級以上實施。

香港的做法更為積極。教育統籌局的課程改革短期目標(二○○一年至二○○六年)中,優先培養學生的共通能力(即溝通能力、批判性思考能力及創造力等)融入現行科目或學習領域中,以提高學生建構知識的獨立學習能力。

香港小學生要看卡通影片學批判性思考。香港教育電視有一段根據《伊索寓言》「父子與驢」的故事改編的影片:一對父子騎著一頭驢子到市集去賣,路上,由於父子兩人沒有自己的立場,在路人指指點點之下,兩人決定合力扛著驢子過橋,最後驢子掉進河裡淹死了。影片結束時問學生:「路人說了什麼?」「父子對這些話,有什麼反應?」、「你認為誰應該騎在驢背上?為什麼?」

根據教育統籌局委託香港城市大學作的調查顯示,課程改革工作推行至今已見成效,超過七%小學校長及五%中學校長認為學生在溝通能力、獨立思考能力、學習動機、創意等方面都有明顯進步。
「香港學制重視考試和評核,加強批判思考的訓練,可以補制度的不足。」香港城市大學公共及社會行政學系副教授陳浩文指出。

中央研究院院長李遠哲在一九九九年全國計算機會議開幕典禮上發表專題演溝中也強調,「要把教導學生討論、思考和判斷的能力,當成二十一世紀的教育重點,死背的事應留給電腦,人腦要用來思考和判斷。」

台灣教育受到考試主義影響,教育多為知識的灌輸、死記,而欠缺「高層次思考」──批判性、創造性思考的能力。台北師範學院前校長張玉成在一九九二年發表的《國小語文科實施批判思考教學之實驗研究》中指出,教師發問的內容屬於認知記憶性的題目占八八.六%,推理、創造性題目占九.二%,批判性題目只占二.二%。

考試主義影響 台灣教育欠缺高層次思考

教育部二○○一年公布的「九年一貫暫行課程綱要」,雖然把「培養獨立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列為十大目標之一,但是對於底下該有哪些配套的內容、具體做法,卻付之闕如。

最近就有讀者在報上投書指出,孩子學校考試,有一題填充題:「媽媽愛(?),爸爸愛〈?)。」她孩子回答「媽媽愛(錢),爸爸愛(睡覺)。」結果被老師打錯,令她非常不服氣,因為孩子的回答很真實,為什麼老師一定要他填上制式的答案?

這樣的訓練,結果可想而知。政大師資培育中心教授葉玉珠今年設計一份批判性思考的測驗卷,以此測試五百零七位公私立大學學生,結果她發現,滿分三十分的題本,受測者平均分數只有十五.四分,也就是「不及格」。

「我們過去的教育,常讓小孩套公式解決問題,以後沒有公式他就解決不了。」中央研究院副院長曾志朗表示,「再多的棋譜也是不夠,因為每天都有新的棋局。」他指出,事件的發生,絕對沒有金科玉律,所以任何人考慮事情不能一成不變,「它(批判性思考)是一個動態的思維,只有一個原則,但是執行會跟著情境而變。」

對企業來說,那個原則就是企業邏輯。在此基礎上的批判性思考,更是創新的基礎。「企業競爭要差異化,差異化靠創新而來,但是創新有沒有道理?」湯明哲表示,創新有兩種,一種是wild imagination──「野貓式的創新」,天馬行空;一種是「有紀律的創新」,從頭到尾有一套嚴謹的企業邏輯,以及接下去該如何做的思考。

邏輯推演能力強的張明正說,過去雖然創業成功,但是思考策略時,沒有一定的章法。公司小的時候,做得不對可以馬上改;但是公司大了以後,就吃到苦頭。「就像舞龍一樣,我這個龍頭今天轉這邊,明天轉那邊,龍尾在後面跑一大圈都還跟不上。」他雖然開始看書,瞭解企業策略也有一套邏輯,而非數學的一加一等於二,但是一直沒有參透其中道理。
直到他去哈佛上課,發現個案教學所用的批判式思考,讓學生不是只在找答案,而是運用邏輯把情境做「因式分解」──例如鳥會飛,原因可能有羽毛、體重、風等等。

把每一項基本元素分析完後,再把直覺放進消費者的文化、行為心理。全世界市場那麼多,不能單靠他想,所以他又開始藉助市場分析、當地經理的看法。「讓我的龍尾〈中級幹部〉一起參與決策是最大的收穫。」

個案教學 要絞盡腦汁,提升思考程度

台灣企業家中,前飛利浦全球副總裁羅益強是一位「批判性思考」的高手。他三十多年前到飛利浦應考的時候,面試時還透過翻譯,但是獨具慧眼的荷蘭經理方培漢發現,「我可以感受到他理路清晰、邏輯思考超強。直覺告訴我,他就是我要的人。」

羅益強如何思考公司決策呢?他說,大公司各種資訊就多,資訊來了,你要做結論,有些資訊你就把他給刪了,有些就把他歸納,決定未來的發展方向就是這樣。

他指出,一個本地的管理者,就是把他本地所看見的business oportunity〈商業機會〉跟總公司要發展的方向聚合起來,並去說服所有決策圈的人。因為一個大公司,不是一個人做決定,而是一群人做決定,一定要有共識才行。「要能夠把所有參與決定的人,調到同一個方向。」

「老美的教育真是有一套,不得不佩服。」在美國教書十年的湯明哲,孩子讀美國學校,高三那年修了經濟學。拿到麻省理工學院企管博士的他,一聽就拍胸脯保證,「有問題來找老爸。」結果第一天就拿回一個問題,讓他傻眼了。

「老師問,有什麼市場機制沒有運作,而政府介入,卻讓情況變得更糟的例子?」結果答案是「微軟。」為什麼?軟體工業有了標準是不是會產生進入障礙?有障礙是不是影響市場機制?政府要不要干涉?干涉是不是要把微軟拆掉?但有障礙真的對消費者不好嗎?彌補的辦法是什麼?

「外國大學要你絞盡腦汁,讓你思考程度再往上移高一層,台灣的大學教育太像職業訓練所,工作也只有要你絞盡體力,沒有絞盡腦汁。」湯明哲表示,個案教學,可以讓學生絞盡腦汁,又可以訓練邏輯思考、批判性思考能力,「教了二十年書,我這兩年感觸特別強烈,個案教學還可以救台灣的學生。」

台大管理學院一館的一四教室,湯明哲帶領EMBA學生,討論美國一家擁有自己品牌的伯恩自行車廠,到底要不要接低價OEM〈委託代工〉訂單。學生上課前,先分組討論。課堂上,每組代表都舉起手來慷慨陳詞。

贊成的理由,包括成本降低、規模經濟、學習曲線、打開新通路、打擊競爭者等等;反對的,則是品牌價值會降低、價格守不住、違反微笑曲線理論、失去的市場不易再得。

未來已到眼前 知識藍領將貶值

讓全班為了「要不要為了未知的利益,放棄眼前可以保證的利益?」辯得不可開交的「始作俑者」──湯明哲,最後告訴大家,「你們的理由通通都對,通通都存在。」

他說,這個個案他在大陸講過,那些國營事業主管下課後到教室外抽一根菸,回來很快就說「接了。」為什麼?「現在產能利用率才百分之七十五,不接,怎麼養員工?」那品牌價值降低怎麼辦呢?「唉!那是國家的事。」

他也到香港講過這個個案。「香港學生一個個都拿出計算機,每一個數字都算到小數點第二位,然後告訴我,接了。」那品牌價值降低怎麼辦?「唉!九七快到了,不接白不接。」

課堂上哄笑成一團。湯明哲再說:「美國的經理都先看長期,再考慮有沒有賺錢,所以多半選擇No Go〈不接〉。」那台灣呢?「電子派都會接,化工派都搖手不能接。」那要怎麼辦?有人建議:「可以接下訂單,再交給競爭者,」也有人說:「自己發展低價產品。」

之於企業發展,批判性思考有助於創新;之於個人,批判性思考形塑不同的身價。
今年四月,趨勢大師大前研一出版《思考的技術》,提出思考的價值:上班族年薪進入百倍差距時代。一個人大學畢業、過四十五歲那年,他將會面對三種可能:年收入五億日圓,是新事業的開創者;年收入五千萬日圓,則是非他不可的創意能力者;只是依照吩咐的知識藍領,好的話大概有五百萬日圓收入。

但是這樣的工作都會外移到中國或印度:「你必須覺悟,你的年薪可能會從五百萬日圓降到兩百萬日圓。」他對於思考深度不足,提出警訊。

 

相關文章

教孩子批判思考從餐桌開始 - Living' Space.... 剎塵飛揚;普遍十方 - Yahoo!奇摩部落格

 

 

 

 

LivingSpa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王文華 《向下開的櫻花》

活到某個年紀,吃過足夠苦頭,我們的直覺就是那一陣風。

當那陣風告訴你該走,你要順著風走……

拿得起,放不下

相遇簡單,告別難。

 找工作,找愛人,都簡單。離開他們,難。

追求,是科學。

放下,是藝術。

對於工作、愛情、友誼、名利,大部分的人,包括我,總是放得太晚。

一個星期三的早晨,我從陽明山苗圃登山口上七星山。

前半段輕鬆,過了七星公園,石階變得陡峭。

繞了幾個彎,到一個轉角,一位老先生坐在路邊。

他光著上身和雙腳,洪亮地叫:「早!」

我邊喘邊回應:「早!」他吃著蘋果,氣定神閒。

我猛吸空氣,狼狽不堪。

我們在窄小的石階上對看一分鐘,一句話都沒有。

我看著他的臉,猜測他已經七十歲。

他背後的樹上掛著一件白色汗衫,不動如山,好像也有七十歲。

「不冷嗎?」我問。

「不會啊。」他給我一片蘋果。

「天天爬?」我猜天天爬的人身體才那麼好。

 「偶爾來。」他微笑說。

 他如此省話,我還有一半路要爬,所以站起來準備走了,「我先走了。你是往上還往下。」

 「往下。」

 「待會兒我下來時也許還會見面。你會坐多久?」

 「不一定,」他看看樹上的汗衫,然後說:「風吹乾了我就走。」
他講的是汗衫,還是人生,當時我不知道,也沒有多問。

晚了三個月在人生很多事上,有的人總是走得太早,有的人太晚。

我屬於後者。

 工作上,我依戀安逸。

當早已不能發揮所長,或賺進大把銀兩,我還原地踏步,不忍離開。

感情上,我更難放手。

當感動、感情、感覺都慢慢消失,忌妒、猜疑、爭吵慢慢開始,我還是苦苦相逼,一定要逼對方講出道理。

 對我這種人,任何事結束的時間,比應該結束的時間,都晚了三個月。

如果三個月前離開,拿的遣散費比較高,也可以很快找到新工作。

現在離開,遣散費減半,僅有的少數工作也早被搶完。

如果三個月前離開,你們還可以做朋友。

因為爭吵僅止於動口沒有動手,你也還沒有跟另一個男人狹路相逢。

現在離開,所有美好回憶都被最後的醜陋掩蓋,你們在彼此心中從成人,變成小孩。

為什麼不走

誰想要這種結果?

雖然當初也知道拖下去會有風險,但最後的結果預料不到,而且常比預料的更糟。

不走的原因,是以為人定勝天。

只要我努力加班,會拍馬屁,不可能裁到我。

殊不知老闆自己都要被裁,哪還能夠保你?

只要我忍氣吞聲、努力挽回,她一定還會愛我。

殊不知愛情不是健身,一分耕耘未必有一分收穫。

就算有對等關係,也剛好相反。

我們常是以最壞的態度,對待對我們最好的人。

 因為相信人定勝天,我們總是想挽回。

所以辦公室或街頭,常有人拉拉扯扯、威脅利誘。

丟在地上踐踏的,除了美好的回憶,還有僅存的尊嚴。

 很不堪的場景對不對?相信我,我們都當過主角。

不甘心

 不走的另一個原因,是不甘心。

我在公司二十年,這公司是我幫忙創建的,我一輩子都給了公司,你怎麼可以裁我?

跟你在一起二十年,幫你打下事業。

我把青春全給了你,你怎麼可以愛上那個狐狸精?

 很庸俗的台詞對不對?相信我,我們都說過。

 當我們從觀眾變成主角,講出曾瞧不起的台詞,心中的情緒不是憤怒,而是不甘心。

為什麼我付出這麼多,得到這麼少?

為什麼我對你這麼好,你也曾經對我那麼好,但如今我是流浪貓,你把我當成路上的一泡尿?

 有沒有一個開關,只要我找到、打開,老闆或情人會立刻回心轉意,我們馬上可以回到從前。

有的!一定有的!所有分手之際的歇斯底里,都是想要找到那個開關。
但並沒有那個開關。

企業不講道理,愛情更沒邏輯。

當老闆或情人變了心,他就變了心。

風度好的會編個藉口,風度不好的乾脆換個門號。

你永遠不知道真正的答案,因為那個變心的人也不知道答案。

就算有那個回到從前的開關,也不是一開即亮,而是慢慢發光。

一見鍾情只需要一個眼神,破鏡重圓要花上整個餘生。

 自然節奏

 如果該走的遲早要走,那該什麼時候上路呢?

我當然不知道,其實也不想知道。

分手若有公式,那段愛情也許根本就不值得開始。

這就是七星山老先生給我的啟示:遵循自然的節奏,風吹乾了就走。

當你對這份工作或愛情已經很久沒有感覺,緣分應該就真的盡了。

當你持續地懷疑老闆在為難你,老闆應該就真的是要請你走路。

當你持續地懷疑老公有外遇,十之八九你老公在胡搞。

 活到某個年紀,吃過足夠苦頭,我們的直覺就是那一陣風。

當那陣風告訴你該走,你要順著風走。

 不過「直覺」跟「本能」常是矛盾的。

當我們直覺到老闆討厭我們,本能的反應是辯解。

當我們直覺到另一半有外遇,本能的反應是去抓姦。

辯解和抓姦,只會讓對方更反感。

逆風而行,能走多遠?

今天不登頂

 我告別老人,走向七星山主峰。

山頂風大霧濃,一個人危險。

我想了想,在山頂前一百公尺折返。

為什麼一定要攻頂?

為什麼一定要插旗?

為什麼一定要說清楚?

幹嘛非得水落石出?

走到這,其實一切都已明朗。

最後 一百公尺 的朦朧,可不可以就讓彼此留在回憶中珍藏?
下山時,老人已經走了。

現場的果皮清得乾乾淨淨,彷彿從來沒有人坐在那裡。

我在他剛才坐過的地方坐下,五分鐘過去,發現那位子其實根本沒風。

我笑一笑,這個老傢伙,誰知道他在這裡坐了多久?

誰知道沒風的地方,衣服要多久才乾?

 我不想追究,慢步下山。

然後在我的心底,吹起一陣暖風。

人生很多糾纏,但風已將它們吹乾。

曲終人散,我還待在原地幹嘛?

上路吧,前方還有更多美景呢。

 

 

 

LivingSpa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撰文者:鄭呈皇

想成為「懂得聽、聽得懂」的傾聽高手嗎?掌握以下三個原則,輔以練習,終能讓傾聽到的內容產生乘數效果,聽出職場競爭力。

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曾表示,傾聽就是「懂得聽,也要聽得懂」。這說明,聽,也是一個學問。卡內基訓練大中華區負責人黑幼龍說:傾聽是一種必須練習才能學會的能力。」聽的學問,何在?該掌握傾聽的哪些原則,才能產生聆聽的價值?

原則一:要聽懂絃外之音

傾聽,除了要聽懂對方說的話之外,還要聽得懂非語言訊息的傳遞。

根據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教授艾柏(Albert Meribien)十年口語溝通的研究發現,說話者會透露的訊息中,只有七%是訊息本身,其他如音調、語氣占三八%,而其餘五五%則是視覺判斷如表情與肢體動作,「由此可知要傾聽,絕對不能錯過其他非語言的訊息。」黑幼龍認為。

根據另一項研究,有五%聽到的內容會在八小時內失去,因此與其努力專注聽懂每句話,不如學會了解說話者所要表達的意思。因此明尼蘇達大學教授洛夫尼可斯(Ralph Nichols)建議,與其「捕捉現實」,見樹不見林,不如試圖去了解對方說話的意思為何?

中嘉網路執行長張安平就是一個擅長聽懂絃外之音的老闆,尤其是在談判桌上。

有一次他飛到歐洲與一家國外公司談收購,到當地晚上九點,下飛機才知道對方要求立刻開會。一到對方會議室裡,見到對方老闆和員工全擠在一間 四坪 不到的房間裡,除了一瓶礦泉水,什麼點心也沒提供,「我心裡就在想這個談判,對方並沒有多大誠意。」而他從一開始與對方握手,就在觀察對手。從握手的力道就可以分辨對方的性格。他表示,如果是握很用力,通常表示對方很強勢;如果對方沒出力,通常是個好說話的老闆。後來一坐下,他從對方言語中也證實到對方並不想合作。他拿捏要提高自己的談判姿態,才有扭轉的機會。因此,原定談到凌晨三點的會議,談到一半他立刻強勢起身,只丟下一句:「Get my lawyer!(和我的律師談!)」留給對方一臉錯愕。

以退為進的結果是,對方電話立刻追到機場來,要求重新談判,態度一百八十度轉變。美商IDC台灣區總經理曹志堅也在聆聽顧客抱怨中,聽到更深層的意思,而化解危機。

去年初有家科技大廠事業部總經理,因為不滿自己掏腰包請IDC做的報告,結果是說自家產品市占率下滑,請曹志堅過去足足念了快兩個小時,還揚言從此不買IDC的報告。中間,曹志堅並未多做回應,「我就在想他抱怨的同時究竟需要何種協助?」他說,後來他聽到總經理說一句:「你們這 茬孎i讓我怎麼拿去跟董事長交代?」才明白原來對方怕拿這報告上去會被罵。

回來三天後,立刻送上其他關於市占率為何下滑的報告,說明名次差並非產品賣不好,而是整個大環境不好導致。讓這個總經理「有面子」把報告呈上去,最後還打電話來謝謝他的幫忙。若不是因為曹志堅了解對方的話,就可能會失去這個客戶。

原則二:要做情緒的主人

張忠謀認為很多人聆聽別人時,如果其中提到有批評自己的言語,就會在心裡考慮該如何辯護?接下來的談話就會聽不進去,這時就會忽略談話的內容。換言之,容易因為情緒而影響傾聽的程度。

因此,為了不受情緒影響,《哈佛商業評論》提出兩點建議:保留評價與搜尋負面證據。 保留評價就是不要在對方談話的同時反駁,即使有些觀點並不認同,也必須讓對方把話全說完,再去回顧談話者的觀點並加以評價。

至於搜尋負面證據,則更高段。一般人在傾聽時,通常是不斷在對方談話中搜尋支持自己想法的證據,很少人會去找推翻自己想法的證據,但如果能夠在聽到對方和自己意見不同的時候,依舊在心中問自己:「會不會他說的是對的?」這樣可以減少漏聽別人說話的危險。

原則三:腦中要有傾聽收納櫃

傾聽其實並不只是被動的聽。可以在聽的同時學會主動問,例如:「你剛剛的意思是這樣嗎?」「換句話說,你想表達的是……?」而讓傾聽成為主動,一方面可以讓自己聽到的部分做再次確認,另一方面會讓對方以為你很了解他,而進一步把心裡更深層的話說出來。讓傾聽的效果加倍。?遠雄集團董事長趙藤雄就是一個懂得分析歸納傾聽資訊的人,他的腦中有一個收納櫃。「不要只是聽過而已,傾聽後絕對需要分類。」他說,每次他聽一個人說完話,就會在腦中重複剛才聽到的,重新做一次摘要整理,列出這次傾聽的結果與自己分析後的重點。

最後還會替這次傾聽的結果打分數。若是發覺這個人在這議題上並沒有值得學習,「我下次就知道這方面的問題不必請教他。」他說。

「聽懂絃外之音」、「做情緒的主人」、「腦中要有傾聽收納櫃」三大原則,知易行難,一旦能掌握好,就會深化聆聽的內涵,產生乘數效果。

LivingSpa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撰文者:鄭呈皇 研究員:陳竫詒

《財星》五百大企業,七%的企業設有傾聽的訓練課程。幹部懂傾聽,就能加官晉爵;主管懂傾聽,甚至能讓企業成功不墜。然而,究竟要如何傾聽,才能聽出競爭力呢?

你懂得聽嗎?請先試著回答以下兩個問題:一、我寧可聽具體明確的事,也不想聽不切實際的話,二、別人講話時,我會想若有機會我要說什麼?

如果你兩題的答案都是「Yes!」,你,現在還不懂得傾聽。根據卡內基訓練統計,七%的人都是不及格的傾聽者,但傾聽,卻是現在職場上最容易被忽視的競爭力。《哈佛商業評論》指出,「聽」是我們未使用的潛能,亟待開發,《財星》五百大企業,七%的企業設有傾聽的訓練課程。幹部懂傾聽,就能加官晉爵;主管懂傾聽,甚至能讓企業成功不墜。然而,究竟要如何傾聽,才能聽出競爭力呢?

過去一季,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在兩場演講中,反覆提到一個課題:「聽」。
這兩場演講對象都是青年學子。

第一場的主題為「人生的成功之道」。在中信金控董事長辜濂松與張忠謀的對談會上,張忠謀回憶青年時期的人生領悟,人生成功的秘訣就是「聽」,而且「聽」往往比「說」重要,要「懂得聽,且聽得懂」。

第二場是台灣大學校慶時,面對一千名學生,半導體教父談到,領導人應具備五項特質,其中之一是溝通能力,「尤其要會『聽』。」

人一輩子都在聽,何以張忠謀如此強調?

這不是張忠謀首次提到這個話題。七年前,他於交通大學開了十一堂經營管理課,對著一百名有豐富經驗的高階經理人時,他在第五堂課的專題也談論溝通。他說,一個人的學問及本領要發揮到最終的效率,就要靠溝通。其中,收訊者的能力與發訊者的能力同樣重要。「常常有人問我成功的原因為何,我想我『收訊』的能力已培養了很多年。」
聽,到底有什麼學問?為什麼張忠謀也要培養多年?

聽的字義 由耳朵、眼睛、心與腦組成

在英文裡,所謂的「聽」,其實只是hearing,就生理上來說,聲波經空氣振動,經由耳殼,傳遞到大腦聽神經,聽覺於焉產生。然而,張忠謀所謂的聽,其實是listening,也就是「傾聽」,不只是聽覺。

中國古字更傳神,聽,這個字就是由耳朵、眼睛、心與腦組成。

「我們天生以為自己有耳朵會聽,但用心聽、用腦子聽,和只用耳朵聽,差別很大。」卡內基訓練大中華區負責人黑幼龍這麼詮釋。

然而,你在聽嗎?(Are you listening?

換個場景,二十七年前的南韓,李健熙剛成為三星電子集團副董事長。第一天早上,父親就以毛筆在紙上寫下「傾聽」二字相贈,並告誡他,身為企業領導者應該把「傾聽」視為金科玉律。

然而,這念起來不到一秒的兩個字,卻知易行難。

根據美國佛羅里達州立大學與密西根州立大學聽力研究發現,人們在談話後八小時內,就會遺忘高達五%的內容。這個高達五成的誤差率,可能造成個人或企業的龐大損失。

專門替多家大企業如AT&T、默克藥廠等,訓練員工傾聽技巧的公司——高得點出箇中原因:因為聽比思考慢。一分鐘內,我們腦袋可以思考一千到三千字,卻只能聽到一百二十五到四百字。因此我們常常在聽的時候,想別的事情。

尤其處於資訊爆炸的時代,多如牛毛的資訊無孔不入,要懂得聽、還要聽得懂,難上加難。中央大學人資所所長林文政進一步分析,在二十一世紀,每個人緊握著「說」的權力,越來越少人在聽,久而久之,只有發訊者,沒有收訊者,溝通效率也就日漸低落。

聽的內涵 由低到高分為五層,只有三成的人及格

有鑑於此,根據國際傾聽協會的統計發現,《財星》(Fortune)五百大企業中,有七%公司開始設立傾聽的訓練課程。這份調查也指出,七%的經理人都只是「勉強合格」的傾聽者。

《哈佛商業評論》(Harvard Business Review)因此下了註解:聽,其實是我們「未使用的潛能」,亟待開發。

那麼,聽的內涵何在?根據卡內基訓練的架構中,聽的層次,由低到高有五層,分別是「完全漠視」、「假裝在聽」、「選擇性的聽」、「積極同理心的聽」與「專業諮詢的聽」五種。

第一種完全漠視的聽,是最糟的聽,連耳朵都沒打開。

第二種,假裝在聽,則是耳朵開了,卻沒有打開心、腦的耳朵,所以,別人的談話就從左耳進、右耳出。以上兩種狀況以自以為知道、對別人不屑一顧居多。

第三種則是選擇性的聽,在先入為主的觀念,只聽自己想聽的部分。換言之,這種人對於他人之言有「偏食」的習慣,他認可的對象或話題,他才會打開全身的收訊器。

這類型的聽,從一般人到企業家都有可能,而且越高位者,聽的層次越有可能侷限於此。因為根據過去成功的經驗,他認為自己足以判斷何人、何事可聽,何者不可聽。黑幼龍指出,上述三種層次的聽,都不及格,不是傾聽,但約有七%的人是屬於這三類型。

第四種「積極同理心的聽」就是傾聽,在對方講話的時候,眼神能看著對方,專注的聽,並且拋開成見,站在對方立場想。這種傾聽就是打開身上所有的收訊器,去感受、去觀察,讓對方「感同身受」。

這種傾聽不但可以聽到事實,還可以聽到對方的心理。而往往,這種心理層面等非語言透露出來的訊息,遠比話語更重要。

第五種高階的專業諮詢的聽,則需受過專業訓練。例如美國心理治療師經過三千個小時的學習才能拿到執照,這個傾聽技巧能在對方不願表達底層意見時,透過技巧詢問使對方講出來,並且解決問題。

要聽出競爭力,隨著每個人職涯發展,傾聽的重點都不同,也會遇到不同的迷思。

新鮮人如何聽?要把自己當空瓶子,最忌「滿」

對初入社會者,或者基層員工,傾聽的秘訣就在虛心,要虛心的聽上(主管)、聽市場、聽客戶。黑幼龍就說,資淺者本來就是個空瓶子,收訊器要充分打開,「把握每個聽的機會,所謂三人行必有我師,」方能迅速累積經驗。此一階段的大忌是「滿」。

邱次雪,就是因為懂得聽,十年賣出五百輛賓士車,蟬聯過去十年台灣中華賓士前三名的超級業務員。「每個顧客都像一本書,你要用心聽才讀得到。」她說。
二十年前,她是個彆腳的業務員,客人一上門,三句話後她就不離「車」,業績都掛零。直到有一次,一位顧客要她先閉嘴,對她是當頭棒喝。「後來,我都要求自己先不要說話,」她說,讓客人先說話,才聽得到她的需求與考量點,而不是逕行推銷。

不久前,一位老闆娘下巴抬得高高進來店裡看車,同事親切趨前問候:「您要來看車嗎?」老闆娘不悅答道:「來這不是看車,是要看什麼?」這時,只見邱次雪靜靜的端上一杯水,不發一語。

老闆娘開口:「你們業務員服務態度很差,賣的車又貴。」只見邱次雪虛心請益:「那我們要如何改善呢?」她挽著對方的手往貴賓室裡坐下,門一關。三十分鐘後,一筆兩百萬元的訂單就到手。

「過程裡我都沒說什麼,只是聽她抱怨二十分鐘。」原來,這位顧客早就鎖定一款車型,但逛了幾間車行都沒碰到滿意的業務員。邱次雪用心的聽她的抱怨,一邊回應,同時也整理自己的思緒。等客戶氣消後,她開始與對方聊起家庭生活的經驗。不過三十分鐘,交易就完成了。


至於積極的往上聽,對於升官,是一大助力。美商鳳凰科技總經理康迪就是一例。先前在外商公司任職時,三年內從一個經理連跳三級升為市場部資深協理,是同儕中升官速度最快者。

「假如我是老闆,我會如何?」是他的傾聽技巧。因為有了同理心,他最能摸清老闆的脾胃,判斷事情的輕重緩急,提高執行力。

有一次,上司臨時交辦了十幾件事情,要他與同事們限期完成。只見同事們對此有所微辭,但康迪卻回想剛才上司說話的語氣,哪一件事特別強調、哪一件講得輕描淡寫。

「我就想如果換成我是老闆,會想先知道什麼?」他開始排出先後順序,把九成時間花在最重要的事情身上。這個策略果然奏效,贏得老闆的信任,為自己鋪起升官的階梯。

邱次雪、康迪,相較於同儕,都是因為虛心學習,才能傾聽。其實,管理大師彼得杜拉克年輕時,也是個虛心的傾聽者。他曾經在《旁觀者》書中描述他的三位良師。其中一位是銀行資深合夥人,杜拉克則擔任該行經濟分析師。

每週,這位合夥人都會請杜拉克去辦公室一趟,暢談他對世界局勢的看法。他請杜拉克當他的聽眾,他習慣反覆談同一個主題,直到杜拉克也產生共鳴為止。杜拉克從中學到了大量的傾聽技巧,他說:「看到一個人以如此一絲不苟的嚴格態度,要求自我達到近乎完美的境界,確實是一件令人感到愉悅的事。」

年輕的杜拉克因為懂得積極的聽,不僅為自己累積寶貴的經驗,也對上司產生附加價值。因為,當時上司需要有一個人肯聽、也聽得懂他說的話,好幫助他整理思路。

經理人如何聽?要開始學習系統性的傾聽員工

不過,當一個人從基層員工逐步攀升到高階經理人,甚至是執行長時,傾聽的重點就有所調整。聽誰?聽多久?怎麼聽?「聽覺閘門」收與放之間,是藝術,更需要練習。?因為,他們都有成功的經驗,過去的成功來自聽主管、聽市場;接下來的挑戰在於能否傾聽員工?而多數的主管缺乏「耐心」。

黑幼龍說,許多大老闆上過傾聽課程後,最常問的問題就是:「我一天時間都不夠用,哪有時間耐心聽完所有人?」

台達電董事長鄭崇華就很懷念三十年前的台達電。當時員工不過十多人,「只要一聽對方口氣就知道對方的意思,每個人都可以暢所欲言。」但隨著組織越來越大,像隻巨大恐龍,員工超過一萬人,如何有效的傾聽?

對高階經理人來說,時間是最寶貴的,他必須為自己畫出傾聽的範圍與頻率,建立一套「傾聽的系統」,以避免不耐。

第一步是控制時間,傾聽前先向對方說好談話時間,讓對方有心理準備,說出重點。

第二步是過濾問題,全球最大英語書出版商賽門舒斯特(Simon & Schuster)總經理里昂辛靜(Leon Schimkin),曾是個苦命老闆,他曾說:「過去十五年,每天一半時間都在開會。」直到他想到過濾問題的「4Q」。他要求每個要來敲門的員工,都必須先回答四個問題,分別是:

要談什麼先想清楚?
造成這事的原因有哪些?
要解決問題的方法在哪?
你自己認為最好的方法是什麼?

制度公布後,來找他的員工減少四分之三,很多人發現不用來找他就已經解決了;甚至來找他談的人,時間也縮成三分之一。
第三步,是統一問題腳本。
專門研究領導與協調的哈佛商學院副教授麥可.瓦金斯(Michael Watkins),在其著作《關鍵領導九十天》中提到,許多經理人喜歡一頭栽入,和員工交談。但這方式缺乏效率與系統,只能獲得軟性資訊(非知識性),會讓少數員工左右你的觀點。
因此,要提升傾聽效率,經理人可以在會議中,持續用相同的「腳本」問不同員工。

譬如:
組織正面臨什麼最重大的挑戰?
為何組織正面臨這些挑戰?
尚未開發的成長機會有哪些?
開發這些機會,需要做什麼?
你是我,會把注意力集中在哪?

透過這五個問題,經理人仔細傾聽與深思熟慮的追蹤,透過比對、分析,探詢出許多洞見。

第四步則是訂出頻率。對營運正常的公司而言,上位者除了常態性的與下一層幹部保持良好溝通外,為了接近組織神經末梢,可以每半年或一年,與第一線員工直接對話,掌握組織的狀況與問題。

執行長如何聽?傾聽的頻率、範圍要更擴大

而對於新任的執行長,或者轉型中的企業,傾聽的頻率、範圍都要擴大。譬如,二年半前,張孝威擔任台灣大總經理時,台灣大經營權剛易主,為了在最短時間掌握所有狀況,也為了不讓中高階主管過濾掉資訊,平均半個月,他都會舉行「Coffee with Harvey」(與張孝威喝咖啡),而這個對象只限基層員工參加。

摩根富林明資產管理集團亞洲區行政總裁許立慶,則為了掌握轄下六個地區的狀況,堅持親臨現場傾聽。

○○五年十二月二十一日深夜,他從北京回台北,隔天早上八點半,立刻開始兩天的密集開會。打開PDA,他看著裡頭密密麻麻的十一個會議,最後一個行程上頭寫著「PM9:00」。而這不過是他過去三年出差兩百次的縮影。他說:「我也可以用視訊開會,但視訊有死角,還是百聞不如一見。」

過去,他也曾在香港總部遙控全亞太,但是一次次會議開下來,發現很多員工嘴巴說OK,其實是不OK,往往影響的是最後決策品質。他說:「這就是為何全世界CEO都要不斷出差的原因。」

上任三年來,許立慶換了兩次護照,一半時間以旅館為家,常常一醒來都以為自己還在前個國家。他的身邊永遠有一個黑色旅行箱,裡頭裝滿東西,拉鍊一拉就能出國。

日本經營之神松下幸之助從一個腳踏車學徒,到後來成為八十萬人的企業,在一次接受哈佛大學教授的訪問中,被問及「請用一句話概括經營訣竅?」只見他回答:「首先要細心傾聽他人的意見。」

在構建人生成功的地圖裡,傾聽是一塊最容易被忽略的地圖,但卻是一塊可發揮乘數效果的拼圖。

LivingSpa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