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認清自己沒有夠邏輯的思考方式跟寫作天份,我就依照「目錄」的方向並作為題目來寫回應,並依題回憶孩子成長路上的種種,作為一種訓練自己寫作的方法好了。

愛與管教

       成全生活的美好☆我心中的歌〝生活美好〞是需要〝人〞成全的。這個人就是我們自己,

別人可以給你一個具備完整條件的空間,但填滿他仍然需要智慧巧思和〝意願〞。我覺得生活美好不是一種狀態,而是一種感覺;當你午後歇息,端起一杯茶品茗時,茶香渺渺,浮現的身形、笑語歷歷,不自覺的想笑,心滿滿的,人暖暖的,一切不愉快辛苦都淡了,因為時間加添了朦朧的美感。

我不以為,生活美好是每分每秒的,那是不切實際的謬思,用心經營,用力付出,譜出屬於自己的歌。

       也許,我們應該要當更自私的父母                  

       語言是一種過時的教養嗎☆如果,我們能好好說話 ☆讓寫作成為愉快的活動孩子滿月辭職回家,才開始想到底該怎麼帶個不會說話的小奶娃。職場裡十幾年的經驗綜和自己所思所想,我想在孩子小小的時候就奠定他們〝說〞〝寫〞的能力。

        厭煩成人自以為幽默的對著學齡前的孩子插科打渾,討厭大眾傳播裡過多的外來語、雙關詞讓悠遠又美麗的文字都蒙了塵。學齡前的孩子尚未建立思想邏輯和系統,語言就是他們開始建立認識這個世界從而定義的工具,所以每一個字,每一個詞應該慎思明辨,為什麼要浪費時間,給他錯誤的認知,然後再在以後來修正呢?所以,自小小孩開始,他們問什麼,我都慎用詞句,根據知識根據真實正面回答,不懂的就一起去翻書找答案。學校老師,都覺得孩子很成熟,因為,他們的用語足已解釋自己的所以吧!

     〝寫〞對孩子而言是平常之事,四年級兒子開始寫起故事小說,女兒一天寫四、五本的交換日記,所以,如果孩子不會〝寫〞,除了看書不多之外,是否是〝說〞的太少了。

  • ☆左撇子 ☆給孩子真正的自由

        這裡談的應該是創造力的培養吧!

        我從來沒有買過〝電動〞玩具,〝電動〞玩具啟動後,孩子能做什麼?只是在旁邊看著而已,街上那麼多車子,還看不夠嗎?為什麼還要花錢買會動的車子,會叫的貓狗,看真的就可以了。買的最多的玩具是樂高,他們自己搭機器人,架構各種他們以為是的東西說明給我聽,教我怎麼玩,不停的變化樣式,玩法,訝異這麼小的孩子腦袋裡裝了這麼多的東西。

孩子,可愛就因為他們變來變去有無限的可能。做父母的起個頭,旁邊坐著看他們玩什麼把戲,跑太遠的時候,適時地出手牽他們回來就可以了。

  • 樂在參與

        從小以來,我們一起參與、協辦、主辦過的活動無數,每一次我們都是收尾結局最後離開的人,孩子從小看慣習慣了,團體活動中都會主動伸手幫忙。我的行為準則:是非少論,參與行事才可以有建言,背著手只說不做是沒有資格批評,想說話先做事,先做事再說話。累積經驗是重要的過程,理論也是須要背驗證才能成立的。能早早開始囤積經驗,勝算加分。

  •  留一片完整的時間

        因為我自己懶的關係,我不喜歡把時間填得滿滿的。我是慢半拍的人,新的東西進來,一時之間群思翻湧,總要等震盪過去之後,才能開始細細品味慢慢琢磨其中真意。小小的身子,小小的步履,我不忍心催促,所以,就一塊兒慢慢晃盪悠閒享受學習過程了。

       學習的路上,貪多嚼不爛,十八般武藝件件疏鬆也挺浪費人力、時間和金錢的。所以,事前慎選為上。學樣新東西,是為了享受那個味兒,急急忙忙失了興致傷了心情,搞個人仰馬翻何苦來哉也。學校功課一樣,書念得個幾十年,如果,不喜歡唸書,何其悲慘?想到悲慘度日數十年,頭皮發麻,早早建立讀書興趣才是王道。

       如何嚼出個味兒來,就靠時間囉!看看、停停、想想,再看看、停停、想想,不行,再看看、停停、想想,總會參透點什麼出來。

        人的習慣一旦建立,想改可不是一朝三夕可戒得掉的,於是,不就水到渠成了。小小人不趕上班,不趕打卡,什麼沒有,就是有時間,所以,急什麼來著,留點時間晃盪吧!進了學校,想晃盪也沒時間給人晃盪了。人也大了,步伐也大了不是嗎?

  •  燈下課子小記

        孩子功課我不曾照料過,我以為,他們有能力解決,多少教育專家研究過的課程,絕對不可能是他們能力做不到的,所以我從不為此擔心。

        還是我們三個人開的讀書會比較好玩。一個禮拜找一天,自己選一本書或一個故事來和大家分享。首先,要朗誦一段,是〝朗誦〞不是〝讀〞或〝唸〞,要配合劇情內容,用可以引人注意的方式唸。然後說感想(就是:我覺得這個……怎樣怎樣),別人可以提問題,你也可以問別人問題。有時候,我們把故事錄音起來重聽,有時候,替適合的故事配音,分配角色,製造音效,研究怎樣才能製造出落水或下雨的聲音,有時還得彈彈鋼琴唱唱歌,也借過別人家的狗來當道具,自己學貓叫小鳥叫……真的很好玩呢。老爺常說我們很無聊,時間太多。搞不清楚狀況,我們本來就時間多,沒事不找事,才更無聊呢。

        進入中學後,忙著適應英文教育體系,晚餐時間我都會準備一篇短文或一則時事新聞,在他們各說今天見聞後,丟出話題,各自表述,所以晚餐時間通常都超過一小時,餐後,他們都會要求看剛才討論過的文章。

        愛的教育

☆從一份招生簡章看學習  ☆作為父母☆柔軟、堅韌、希望  ☆用畫筆說話的小孩  ☆字條媽媽一位父親的信  ☆堅定的溫柔  ☆哺乳動物

        無庸置疑大家都愛著自己的孩子,都想把最好的留給他們。但是,把最好的留給他們就等於是愛嗎?這是個沒有標準答案,需要深思自問的問題。

        〝愛的教育〞該被教育的應該是我們身為父母的人才對。〝愛的教育〞應該是指父母接受教育,學習怎麼來愛我們的孩子才是。

        愛應該是減法,就像攝影法則一樣,找那個最美的部份,聚焦拍攝,照片裡被放大的美感,讓拍攝者有美麗的作品,被攝者知道自己原來是這麼美,彼此都心喜感動莫名。當知道自己找得到美存在的能力時,會持續去尋找的動力。當知道自己原來是美是好的時候,會興起想讓自己更美的念頭。各自追尋的途中,彼此交會的眼神默契互相的鼓勵與溫暖。

        我沒有作者如此學識和能力,我只能給孩子這樣的愛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vingSpa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