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0225「美」感

「美」處處可見隨手可拾,卻也雲煙渺渺翻山過嶺猶不得一窺。何緣何故?

「美」曖昧難解,大師蔣勳也無法侃侃而談如流水江河,隻字片語似噥噥囈語,旨在釐清自己而非說教解惑。

「大羊為美」,那頭羊,一群人果腹之餘,驚覺較於之前的不同,識得滋味讚賞地說「好吃」。「好吃」二字直接了當,很赤裸地表白感官刺激的反應,不免想為何今日之前不曾有此滋味?想與人共享並說與人知,細細回味,感覺感受那初時乍見的感動。那頭羊絕對不知道自己貢獻了什麼,它只是頭羊啊!何人?因何?又如何成之?總有標的因緣際會成就至此,不是嗎?

我是說總要有頭羊,總要有個誰參與其中佈局,最後才有那初時乍見的感動吧!「美」是有條件,有佈局安排的,蔣大師所說的繁花似錦,若一片繁花雜以荒煙漫草枯藤之中,大大削減了那感動,欲得之長存,貪心的擁有,必經一番追尋,由肉身外緣遊走至思想內層。由心靈形而下單純的感動,形而化為上,得以長存。「感覺學」科學化成了「美學」。

羊和它如何來到眼前的路徑固然有存在的必要,那有感有覺的「人」才是提契一切一切的關鍵。只有藉著人的手,按下啟動裝置,一切才開始運動,一切才有意義。所有理論知識,暫時靠邊站吧,還不到出場的時候。

「美」一種精煉的純粹。眾多裡的獨一。繁雜裡的潔淨。紅塵中的知己。機巧使盡後成就的結果。絕望裡的重生。瞬間所有一切可能崩盤,道路的兩極端點都是風景,絕對地精巧,絕對地自然,略過中間曖昧色彩,黑白對立絕對吸睛要你好看。美,是一種堅持一種放棄後的新生。

「味覺之美」與我

認識我的人知道我對飲品的堅持。除了水和可口可樂不愛任何罐裝瓶裝飲料,癮咖啡但不碰現煮咖啡以外的咖啡不知道打何時起有的習慣,等發現時已經行之有年了。

我也不愛任何食物的沾醬,雖然有些食物因沾醬敗部復活或有點睛的效果,就是不知如何去喜歡。孩子小小時,我們玩過一個遊戲,所有的菜餚都是單一的,清蒸的魚、青菜、水煮肉片、白飯、糙米飯……… 一次咬一口食物,咀嚼至自然消失,然後說出是什麼味道,米飯的甜不同於水果的甜更大不同於糖果,甜是有很多樣種類的,其他滋味亦然。其實我只是不想他們有偏食習慣而已。到現在外食時他們也仍然保持第一口細嚼慢嚥品食的習慣,習慣自然時鮮的食物,不慣用醬料。 

食物也可以用美麗來形容的,法國菜和日本料理尤得其精髓,小小餐盤竭盡世界,為凸顯食物(味覺),或為食物增添顏色(視覺)。個人以為,前者是日本料理,後者是法國菜的作法。不管哪種,都是藉由飲食美化和多樣化人類的感覺。

 

 

美的練習

去《UOMASA魚倉》享用日本料理的「味覺」和「視覺」之美。哈哈!

 

還有附近其他的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vingSpa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