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教育親職 (78)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日常生活之中,我們對任何訊息的反應可以分成三個階段:

 

1.接收訊息:

靠眼、耳、鼻、舌、身體等接收訊號。

在接收訊號時,若受到干擾,則收訊不良。對於外在的干擾因素我們不易克服或改善它們,但我們自身的干擾以及如何減少外界干擾的影響,卻是可以通過訓練加以改進的。

最常見又有效的方法是「速讀訓練」,其它的有效方法是讓身心舒服(註:不是快樂)以減少身體和意識的干擾,以及提升腦部機能的訓練。後兩者回頭再談。此外,若能平時多作好事,例如常常有形無形的幫同學的忙而不求回報,則在相信好心會有好報的穩定心情下,許多干擾會消失其作用於無形中。

 

2.簡化訊息、比對記憶庫資料:這一點是本文的主題,馬上就切入主題來談它。

 

3.作出反應。作出反應也和接收訊息相似,若能不受干擾則我們的反應是相當有效的。

 

●簡化訊息、比對及更動記憶庫資料

 

早在一千多年前,佛教唯識學派對腦部訊號就有了精闢的見解,他們在禪定狀態下去解析微細的心識交流,雖然目的在佛教徒所強調的「開悟、解脫」,和本文所提的第六識如何運作之解析似乎無直接的交集,但仍有許多寶貴的資料可以和最近的科學證據直接比對。本文介紹的方法,基本上是此一學派方法的應用。

 

在數年前的discovery 頻道有一個infinitevoyage 專輯,其中幾集的資料在此簡單的重述一番。影集敘述將幾個受過腦幹手術的羊癲瘋病人集中起來,要他們觀看一卷影片,影片上有左右兩個影像,左邊是橘子右邊是小鳥,由上而下的在電視螢幕上飄過。隨後要求他們用左手將所看到的畫出來,過後再要他們用右手畫出所見的東西。今天我們從中風的病人的反應知道,左腦主管身體右邊的訊號接收,右腦則主管左邊的訊號接收。由於腦幹手術的關係,左右腦手術後不易直接交換訊息,因此左手所畫的東西應該是螢幕左邊的影像,右手則畫出右邊的影像。有趣的是問他們為何左右手所畫的圖不一樣,每次問他們原因,每次的答案都不同。影集說明研究顯示,對一般人來說,假設看到一隻偏右邊的小鳥,經過和記憶中的資料快速比較後,左腦先下結論說我看到一隻小鳥。右腦則不斷的問左腦為什麼是小鳥,左腦必須根據記憶庫的資料,重複的向右腦解釋為何是小鳥。最後右腦根據記憶庫資料,而同意左腦的意見,那是一隻小鳥。可是事情還沒完,接下來反而是左腦向右腦問「為何那是一隻小鳥」,右腦則一再根據記憶庫資料重複向左腦解釋「為何那是一隻小鳥」。左腦同意右腦的說法之後,右腦又再反問左腦為什麼,就這樣不斷來回互相比對驗證,直到在極短時間內左右腦可以同意對方的意見為止。若所見的東西是我們很熟悉的,則只需來回數次就可以達到左右腦的意見一致,反之,若是不常見的則要反覆數千乃至數萬次的左右腦互相解釋。當腦中的資料不齊全或類似這一些病人的左右腦溝通不良時,因為要處理的事情很多,頭腦會瞎掰一些理由作一番解釋,以暫時停止對此份資料的處理。影集最後推測,人類的創造力,有部份可能來自這種資料不齊全時的「牽強附會」。

 

一兩年前的一個影集則敘述一個有趣的實驗,在一個有兩間房間的辦公室,找來幾個接受面試的人。應試者進到第一個房間時,櫃台後有一個人要求他填一些資料,就在應試者低頭填資料時,在櫃台後的人迅速蹲下來,由另一個趴在地上的人站起來取代,兩人衣服並不相同。應試者填完資料後被要求進入另一房間,裏面的人問他,在他填資料前後,站在櫃台後面的人是不是同一人。幾乎每個應試者都回答是同一人。這時讓他看看,從他剛進入第一個房間到進入第二個房間之前,櫃台上方一台監視器所錄到的影像。類似的影片則讓應試者看幾個東西,要求他記住之後走出房間。經偷偷地換調一兩樣東西後,再要求他以很短的時間,進入房間瞄一瞄所見的東西後走出來。接著要求他說出房間有什麼東西?幾乎所有應試者都堅持所見的東西不變。

 

上面的影集有三個重點:我們的左右腦要互相溝通並和腦中資料比對,才能確認一個東西或思想;對所見的東西的資訊不足或左右腦溝通不良時,我們會瞎掰一個理由來自圓其說,以暫時放棄對該筆資訊的處理(此點也是我們自我保護系統的特色,否則會變成需要同時處理過多的資訊);我們會將看到的東西,看成自己認定的東西,而兩者並不一定相同。

 

佛教的唯識學提到四分:見分、相分、自證分、及證自證分。「見分」是我們眼耳鼻舌觸覺及腦中的硬體,「相分」是軟體「自證分」是左右腦認為東西或思想是什麼「證自證分」則是左右腦反覆互相說服的過程,這印證了第一重點是古人早已知道這種腦部行為。另有一佛經提到:「見見之時,見非是見,見猶離見,見不能及」,意思是說當我們見到一樣東西時,我們將之看成我們所認為的東西,實際上不一定是那東西的本身,這是第三個重點的印證。第二個重點其實和此一經文所敘述的是同一事實(註:第二、 三兩 重點相當於佛法所談「習氣」的作用,是心法和心所有法運作時的奇妙關鍵,也可稱它為「腦中的判別系統」的一種作用)。換句話說,古人的智慧其實是蘊藏了現代科學的真理,我們要瞭解正確的讀書方法,不但要有科學的依據,也要參考古人的智慧。本文將依據佛教的理論,來詮釋正確的讀書方法,這些方法都是一聽就懂,也可以一再的自行作實驗加以印證。由於每個人的條件都略有不同,故需將本文的原則不斷修正,以成為最適合自己的方法。

 

轉載自http://www.bfnn.org/book/books2/1739.htm

LivingSpa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二、讀書的基本概念(開啟無限智慧之門)

 

我們在上課時,要想深入瞭解老師講解的課程,考試又要考得好,必須先瞭解我們自己。很多好的方法是從觀察「嬰兒如何從什麼都不會,變成像我們大人會很多東西」而發展出來的。古今的聖賢或偉大的學者,都很會把握和嬰兒相處的時機,然後從他們身上學到許許多多關於我們自己的事。

 

嬰兒剛出生時並不懂語言文字,他們記住所有接觸到的東西。但在很短的時間內,他們會有怕生的反應出現。從分辨熟悉與不熟悉的人之能力這一點來推論,我們的頭腦最初是以圖形邏輯來運作的。在人類成長過程中,學習了符號邏輯概念(即語言文字等)之後,辨識生、熟面孔的能力並未消失。因此可以推論出頭腦是以圖形邏輯運作的。不論是古今的科學證據也都印證了這一點。圖形邏輯就是「差不多先生」的行為模式,由於允許「差不多」,因此可以迅速應用簡化模式,將幾乎無限多的資料統合處理。

 

例如我們聽不很熟稔的英文會話。若我們很用心的想要聽得懂對方的話,結果一定是非常洩氣(和聽我們所熟悉的中文不同)。

我們的頭腦運作的方式是:假若對方說一句話,當我們聽進去後,頭腦會攫取其中二、三個字,配合對方的臉部表情及肢體動作,組成圖形資料和記憶庫的資料比對,再倒過來猜對方在講什麼。若我們很專心的聽,想把每個字都聽清楚,且要求自己要瞭解對方的用意,那麼,我們就會大失所望了。因為英文不是我們的母語,我們不熟悉,所以頭腦尚未建立起很好的「自動忽視大部份英文字而正確地攫取數個字」之模式,以致頭腦無法順暢地運作以正確的捕捉對方的真正意思,如此當然就不知所云了。這時我們常會以為自己英文不好而自暴自棄的退縮了。

反過來說,若我們以輕鬆的心情來聽對方說英文,不要求將對方的每一個字聽清楚,大致上反而能瞭解對方的意思。看文章也是一樣,我們的頭腦會將看在眼裡的文章,通通先記起來(當然是不論有沒有看清楚),接著分散式的挑幾個字或符號,組成圖形架構後和記憶庫的資料比對,再猜其中的意義。若我們一邊看一邊想要立刻瞭解內容,那將會干擾圖形架構的組成以及資料比對過程,使得看文章的速度變得極為緩慢。

 

有趣的是,很用功的同學可能有過一種很洩氣的經驗,例如:班上某個不太用功的同學在考前緊張的向您求救,說他因為某種因素,要考試的地方大多沒念,請你幫他惡補。也許你很不喜歡這種人,因此隨便的幫他複習一下,心想這傢伙必定會出糗了。可是考試成績出來幾乎讓你昏倒,他的成績竟然比你高。其原因是你雖然讀了所有資料,卻因未充分消化它,腦中無法將之簡化成容易應用的資料,緊張時根本忘了許多重要的部份。而他只知道你幫他複習的少數重要資料,容易記住、應用及發揮,反而能得到基本的分數。

 

上面這幾個例子告訴了我們一個極為重要的訊息:若能事事配合頭腦的運作方式,則可輕鬆的達到目的,身心可以保持在愉快的高效率狀態。反之,雖然努力再努力,若違反頭腦運作方式,將會事事弄不懂全貌,很快就身心疲憊而放棄了。下面來談一談我們頭腦的運作解析。

LivingSpa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書要讀得好的三大要素

 

1.命好

2.勤勞

3.方法正確

 

●命好書就讀得好

 

有人天生就是王永慶的兒女,有人生下來就被拋棄夭折或是進孤兒院。有人天生絕頂聰明,也有人一出生卻是白癡。因此先天的出發點,每人都明顯不同。若發現自己的條件不佳,不應順其自然,應該努力去改善。如何改善,不同的宗教提供不同的方法,讀者可自行抉擇。筆者是佛教徒,深信要多作善事、布施、廣結善緣,以消去過去的惡業,增進福報。有人作了很多好事卻仍未轉為好命,是因為做過的壞事太多了,一時難以消除乾淨,因此應該更努力去作好事。若您使用本文,能得到一絲絲的好處,請將之介紹給您的親朋好友,因為把自己喜歡的與人共享是一種法布施。根據佛教的說法,您會因此而更好命。

 

「好命」的定義是因人而異的,我個人的看法是能「時常身心平衡,大事能逢凶化吉,每天都有成長的希望的人」,是真正好命的人。每天都是大魚大肉的人,只要幾天下來就會極度懷念清粥小菜。事事心想事成的人,一段時間之後就會覺得日子無聊,想要找些驚險的刺激來享受。所以古人以安貧樂道為人間的極則,是很有哲理的。

 

根據個人的觀察,命好的人會碰到好老師,命愈好的人用的方法會更接近正確的讀書方法。命不好的人,不易碰到貴人相助不說,遇到對他有益的方法,根本不會相信,更不會去學習,即使學會了,也很快就會忘記,或在平時記得但在需要用到的緊急關頭偏偏忘記了。

 

●勤勞書就讀得好

 

筆者高中畢業那一年(民國五十六年)參加軍事學校聯合招生入學考試,記得最後一堂考智力測驗。可能是當時採用自行往前念的讀書方式(請參考本文三、7節)的關係,考題全部寫完再檢查三遍後,考試時間還剩下一、二十分鐘。由於同年也考上成功大學工程科學系,便放棄軍校的名額,在當年暑假上成功嶺接受為期八週的大專生軍事訓練。結訓時也考智力測驗,考題和軍事學校聯招的智力測驗完全相同。讀者可能不相信,當時我竟然寫不到四分之三的考題。這個結果令我震撼不已,只是將近兩個月不動頭腦的度過大專生入伍訓練,我的IQ竟然有天壤之別。這例子顯示,若讓孩子們有幾個月的時間,不用頭腦、安逸的過日子,實在很難期望他們長大後有好的表現。

 

有少部份人主張應該要為年輕人提供輕鬆的讀書環境,不應該有壓力,要多多寓教於樂,不要教太多。他們堅持年輕時沒有壓力的學習過程,比起傳統教法,更能提升成年時期對社會環境的適應能力,更能對社會有正面的貢獻。但此種理論造成青少年所學到的知識份量,和傳統教法相比少了很多。這種減少學習份量長大後比較能適應環境的主張,和佛教的因果論——「努力不一定有好的果實,但不努力通常不會有好成果」不同,和古諺——「年少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相牴觸,也和愈來愈多的科學證據不相似。這種理論可能適合極少數的孩子,絕對不是適合大多數孩子的教育理論。若強調大多數小孩應該為幫助這少數的孩子,而作出犧牲,則整個國家在世界村之競爭力就需要付出明顯的代價,如何在這之中作明智的取捨,那就要大眾的智慧了。

 

有人曾分析愛因斯坦的頭腦,發現他的大腦竟然用不到30%。連愛因斯坦的頭腦都只有低度的開發,因此我們不論一輩子如何努力的充實自己,都不可能使腦袋充分開發。由於只要努力充實自己善用頭腦,智商可以無止境的增加,因此小時候愈努力學習,其智商和能力在成年期一定更強。反之,對一個不努力的人來說,其頭腦開發的速度慢,成年後的能力一定是比較差。依個人的淺見,如何引起學子學習的興趣,讓他們自動地以努力而從容的態度去用功,應該是大家努力的目標。

 

我有一個學弟在台大應力所當教授,他到長庚大學醫學院臨床醫學研究所指導博士班學生作論文,幾乎所有學生都是主治大夫候選人。這些學生每天早上6點多開會,早上8點開刀,一直忙到下午五、六點,晚上還常常加班。開完刀要寫開刀報告,整理醫院要求的資料。若換作是我的話,很可能隨後回家先睡個大覺再說。可是這些人對教授要求他們看的書、論文不但能如期看完,且常常都能交出完整而有創見的報告,要他們作的研究,都是求一交十,遠遠超出教授的要求,到底他們的睡眠有多少呢(註:命好的人的睡眠是非常有效率的,因此每天只要3小時的熟睡就夠了)?可見一個書讀得好的人,一定也像愛迪生所說的,有一分的天份一定會配上九分的努力。像我的學生,有一些程度差的,一定是非常的懶惰,常常以小藉口偷懶,只用簡單的鼓勵方式,很難使他們自動努力用功,必須要想盡辦法才會有一點點效果。

 

現在台灣的各種條件和環境,明顯的逐年惡化,若要鼓吹培養溫室花朵的教育理念,只會讓我們的下一代沒有面對嚴酷環境挑戰的自我調適能力,而無法在世界村中和別人平起平坐。因此,本文建議融合各種教育理論,鼓吹學子追求努力但輕鬆的念書法。

 

●方法正確書就讀得好

 

一個命不好又懶的人,一定很快的忘記今天我們要談的內容——正確的讀書方法。因此站在輔導地位的老師家長,應該先瞭解本文的方法,融合自身和從其他地方學來的智慧,以極緩慢的潛移默化方式,勸誘他們漸漸轉變。

 

LivingSpa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正確的讀書方法及考試密技

 成功大學航太系教授

 

您想提升競爭力嗎?本文提供三種成為天才的有效方法。

您想從天才變成超級天才嗎?請試試最神奇的第一種方法。

您想考得好嗎?本文提供有效的考試密技及考前衝刺方法。

 

本文是推廣應用『人人如何從連話都聽不懂的嬰兒變成知道許多事事物物』這一事實,這種神奇的學習過程是人類基因中的本能,善用這種能力可以無止境地增強我們的智力和腦力。文中所提的內容,適用於六歲以上開始接觸到符號邏輯的人。但因每人的先天和後天條件都不同,因此各人應用時,應該不斷的測試這一些方法,以調整到最適合自己使用,不要一成不變,直接套用文中所提到的方法。

 

國內最近數年的教育改革,一直都在實驗的階段,使得全國的學子和家長疲於奔命。經濟能力勉強可以的家庭,深恐孩子在起步階段就落於人後,所以不斷的對孩子作種種付出,平時送他們到處補習,考試時要他們參加各種考試以增加成功的機會。曾經有人提到在晚上七點到九點之間,台南市街道上的汽機車,最少有三分之一是為了接送小孩補習。每次想到這種幾乎全國總動員的衝勁,筆者往往都深受感動。最近台灣的經濟條件不斷的惡化,如何提升我們的競爭力,以度過這一難關,也是筆者近年來在半夜夢醒之際,常常深思的問題。於是數月前,毅然決定動筆寫這篇文章,希望能夠拋磚引玉,讓國內無數賢者及學者能正視它,大家一起致力於提升國人的腦力,來共同研究發展出各種可能的方案。

再版序

 

自從微軟公司的視窗系統成功地結合了電動玩具以來,年輕人打電動玩具變成一種無法抵檔的潮流。由於視窗系統設定成只用滑鼠不斷的嘗試,就可以找到解答,深受使用者的喜愛,結果造成許多e世代的年輕人變成沒有耐心也不愛思考。很多學者專家談到這種現象,都表示憂心沖沖。實際上,以前年輕人所接受的資訊不多,所以「讀書時專心的讀並同時瞭解書本內容」的古典念書方法,不太會造成學習上的困擾,但是無法適應資訊爆炸的新時代。

因此,筆者建議使用更有效率的方法:“讀書時輕鬆而專心的讀,並不要求立刻瞭解書本內容,但次數要多;思考時,對自己提出問題,接著簡單地思考如何解決,然後等待解答自動從腦中浮現,若沒有靈感,過一段時間再重複「提問題—簡易思考—等待」的過程”。讀書時不要求立刻完全瞭解書本內容,以及思考時不努力用意識去想如何解決,是將「瞭解和思考」的工作回歸到真正能夠「瞭解課文及作有效思考」的潛意識去運作。其中增加讀書次數並非只是重複看同一段課文而已,往前讀新的課文、短時間快速回想課文、看例題或作習題時輔以聯想式的回想等等,也有類似作用。這些方法是從不同角度切入,故能更有效的增加對同一段課文的瞭解程度。這種新的讀書和思考方法較不容易疲倦,不但能提升一般人的效率,也適合沒有耐性的e世代之新新人類使用。

 

 

 

 

 

LivingSpa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當心!有垃圾食物,也有垃圾睡眠。你家孩子的睡眠習慣及格嗎?

>>長高不發胖的成長秘方大公開!

 

 晚上11點半,他探頭進16歲兒子的房間,看見兒子仍舊坐在電腦前,手指不停敲打鍵盤,回覆四面八方傳來的MSN訊息。他催促兒子快快上床。兒子敷衍地點了點頭。20分鐘後,他再度踏進兒子房間查看,這次他提高音量,命令兒子上床。這時,已接近12點了。

事實上,當兒子終於乖乖躺上床時,已經是凌晨1點左右的事了。同樣的劇碼,幾乎每天上演。

雖然如此,這位爸爸並不認為這樣有什麼問題。在他眼中,現在的高中生就是這樣:「每天弄到半夜才上床,一躺平就睡著了,哪來的睡眠問題?」他唯一能干涉的,就是「(上床時間)絕對不准超過1點」。

但青少年哪會這麼輕易就放過父母?「每天早上,鬧鐘都是先叫醒我,然後我再去叫他,」爸爸不禁抱怨。有一次,爸爸氣得把震天價響的鬧鐘放在兒子耳邊,兒子依然昏睡,一點反應都沒有。「所以,週末我就不管他了,放他好好玩,好好睡,」爸爸說,週末通常要到中午,才會看到兒子睡眼惺忪地走進浴室梳洗。

同時,這位爸爸也有些自責地透露,以前因為夫妻都上晚班,兩人回到家都已經11點,兒子肚子餓,就會等爸媽回家後,吃完宵夜才上床睡覺,不知不覺養成兒子晚睡的習慣。加上現在高一就有晚自習,回到家都已經10點了,上網跟同學聊個天,心甘情願上床睡覺的時間,肯定超過半夜。爸爸無奈地說:「已經調不回來了。」

*     *     *

相信不少家庭每天早、晚,都得演出這樣一場親子拉鋸戰,卻又不甚明白,孩子的睡眠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放任的結果,就是另一個更嚴重問題的開端。

生理時鐘設定了晚睡晚起

政治大學心理系副教授楊建銘點出,孩子在進入青春期之後,因為荷爾蒙分泌的緣故,會有晚睡晚起的傾向。

美國布朗大學的睡眠專家瑪麗.卡斯克敦(Mary Carskadon)曾做了一系列的研究發現,讓人產生睡意的褪黑激素,隨著青春期的發育,流入青少年大腦的時間會愈來愈晚;這說明了為何許多青少年有熬夜的習慣。

美國睡眠協會(National Sleep Foundation)也指出,青少年的褪黑激素直到清晨7點才到達高峰,他們的睡意正濃,但同時,這也是許多青少年該起床上學的時間,可想而知,這時要叫醒一名青少年肯定是非常困難。美國、澳洲因此有不少學校,特地將上課時間延後一小時,在8點半以後或9點才上第一堂課,以配合孩子的生理時鐘。

質、量都欠缺的垃圾睡眠

生理時鐘與到校時間互相矛盾,多少影響孩子的上學意願及學業表現。以台灣的國、高中生每天7點半以前就得到校,清晨6點多,甚而更早就得起床的時間推估,晚睡的青少年不只是睡覺方式上的不同,而且在睡眠質、量上都明顯不足。

在台灣,睡眠不足的情況尤其嚴重。根據長庚醫院兒童心智科主治醫師黃玉書今年所主持的一項北台灣地區睡眠調查指出,台灣1318歲青少年,每天睡眠平均為7.35小時,比同樣重視學業表現的日本、韓國還要低。造成台灣各城鎮清晨滿街走著睡眼惺忪、駝背的陰鬱小老頭和小老太太。

若安靜地睡著倒也還好,但英國一項研究發現,幾乎所有青少年的臥室裡都有電話、音響、電腦或電視機,而有將近25%的英國青少年,每週至少一次是在看電視、聽音樂或打電動的情況下睡著,以致睡眠品質很差。英國就將這種質、量不佳的睡眠問題稱之為「垃圾睡眠(junk sleep)」。在美國,問題更且嚴重到教育學家不斷呼籲家長,根本別在孩子臥房內裝電視、音響、電腦。

晚上睡眠不足,白天當然容易打瞌睡。黃玉書驚訝地發現,許多青少年一天會喝上34杯含咖啡因的飲料提神。

不少青少年只好選擇在週末「狂睡補眠」。政大睡眠研究室的資料顯示,國內高中生週末睡眠的總時數,比平日多了2.41小時,規律性相當差。

「這些都是很不健康的,會擾亂生理時鐘的自然運作,」黃玉書相當擔憂。

脾氣壞、長不高、記憶力差

而且垃圾睡眠就像垃圾食物一樣,平常覺得無所謂,任它一步步破壞青少年的身與心;最重要的是,都容易發胖。

在我們躺到床上後,會先分四階段慢慢進入深層睡眠狀態;之後,再反覆來回於作夢的快速動眼期與深睡期,每個階段約90分鐘。

不同階段都有它重要的作用,例如,處於第四階段睡眠時,大腦會分泌與情緒有關的血清胺和正腎上腺素二種神經傳導物質,及時補充大腦的需求,情緒也跟著提升。所以睡眠不足的青少年,原本對爸媽、老師的輕微不耐,很有可能就失控演變成「你少管我」的叫囂。

垃圾睡眠不僅會影響青少年的情緒控制,讓他們變得易怒、過動、上課無法專心,許多家長關心的身高與大腦發展問題,也會受到影響。加上睡眠是身體機能修復的重要時刻,睡眠狀況不佳,就易影響日間身體及大腦功能的運作。

楊建銘指出,前半夜睡眠以深睡期為多,此時大腦會分泌生長激素,尤以夜間11點至清晨3點,生長激素分泌最多。但根據哈佛大學的睡眠研究發現,青少年因為大腦的皮質灰質正處於大幅削減階段,神經元密度不夠,可能導致他們的深層睡眠減少約40%,若再加上深睡期時間不對,干擾原本就已減少的深層睡眠,就可能影響生長激素的濃度,進而影響孩子發育

後半夜則以快速動眼期較多,此時腦部還是不停運作,藉著神經元的連結,每次作夢,都是在將舊的資訊重新整理、保存,幫助大腦的學習、記憶與創造功能。

另一方面,睡太少也易養出胖小孩。身體因無法利用睡覺時充飽電,就會試圖從另一個管道吸取能量,也就是食物,尤其是對糖和高脂肪食物的需求,這些食物的高熱量足以干擾生理時鐘,使得新陳代謝的運作節奏跟著紊亂,肥胖與糖尿病等疾病的風險也隨之增加。

留心孩子的睡眠環境

我們體內有個機制,會告訴我們什麼時候該睡覺,什麼時候該清醒,就是所謂的「生理時鐘」;它會感應外在環境的光線,只需像電腦或電視螢幕的亮度,就會抑制夜間褪黑激素的分泌,讓我們保持清醒,不易入睡。但當要調整及穩定生理時鐘時,卻需要室外太陽光直接照射的強度才能辦到。

不只是光線,像電視、音響、手機等所產生的聲響及電磁波,都會干擾生理時鐘的運作。

如果在電視、音響還開著的情況下睡著,那些聲音隨時會啟動大腦的警醒系統,讓我們更警覺與專注,就會削弱我們放鬆與進入夢鄉的能力。

事實上,許多青少年晚上不是上網聊天,就是用手機與朋友哈拉到很晚。瑞典與美國合作的一項研究指出,睡前使用手機,電磁波會延長進入深層睡眠階段的時間,停留在深層睡眠階段的時間也會減少,因而干擾身體進行自我修復的能力。

養成健康的睡眠習慣

你是否有注意過,你家孩子睡的是不是垃圾睡眠呢?是時候幫他建立健康的睡眠習慣了。

白天要光亮,夜晚要黑暗

可以利用照光幫助孩子保持生理時鐘的同步。楊建銘建議,每天吃完早餐後,孩子應到室外活動半個小時,接受日光照射,給大腦「該清醒了」的訊號。

晚上睡覺時,儘量讓臥室保持黑暗。若習慣開小夜燈的人,最好選擇較柔和的橘色光。

保持規律的就寢與起床時間

生理時鐘很脆弱,有往後延遲的傾向,因此要將生理時鐘往後延,比往前移來得容易。若要養成健康的睡眠習慣,最好固定每天入睡及醒來的時間(尤其是醒來的時間),就連週末也要一致,生理時鐘才不會一直受到干擾。

小心睡前吃下的食物

美國睡眠協會建議,睡前6小時,最好不要喝含咖啡因的飲料,如咖啡、茶、熱可可、巧克力牛奶、可樂等。另外,酒類雖然可以加速入眠,但卻會使你後半夜睡不安穩。

不只是咖啡因和酒,油膩、辛辣的食物,或產氣食物如玉米、洋蔥、高麗菜、豆類等,也會增加腸胃蠕動,延緩身體休息、放鬆的時間,都會產生反效果。

適度運動也有幫助

適度運動可使人容易入睡,睡眠也較深沈。黃玉書建議,運動最好的時機是在傍晚,而不應該在睡前兩、三個小時激烈運動,造成腦內啡亢奮狀態,體溫升高,反而讓人不易入睡

你在床上做什麼?

為你家孩子的床重新定位。要他們把看小說、聽音樂、講手機這些活動,留到房間的其他地方去做。只有在想睡的時候才上床,讓大腦習慣「床只保留給睡覺」的訊息。

大腦關機,所有電器也關機

許多青少年房裡都放有電腦、音響、iPod、手機等電子產品,睡覺時,爸媽應確保這些電器關機;當然,黃玉書認為,最好還是不要在房內放置任何電子產品,以營造良好的睡眠衛生。

就像一位剛上高一的青少年說的:「我們真正想要的是一所『國立睡眠高中』。我們都需要好好睡一覺!」

徹底檢查你家孩子的睡眠習慣!!

以下列出30項「不健康」的睡眠行為,若發現孩子有這些行為,且頻率不低,可以實驗看看,持續追蹤改善至少其中一項,長久將有助睡眠品質。

1. 晚上上床睡覺的時間不規律
  
2.
早上起床的時間不規律 
 
3.
早上醒來後會賴床
 
 
4.
週末補眠
 
 
5.
在床上做其他與睡眠無關的事(如看電視、看書,性行為除外)  

6. 睡前太飢餓  

7. 睡前擔心自己睡不著  

8. 睡前有不愉快的談話 
 
9.
睡前沒有足夠的時間讓自己放鬆
 
 
10.
開著電視或音響入睡
 
 
11.
躺上床後仍在腦海中思考未解決的問題
 
 
12.
半夜會起來看時鐘
 
 
13.
白天小睡或躺在床上休息的時間超過一小時

  
14.
白天缺乏接受太陽光照 
 
15.
缺乏規律的運動
 
 
16.
白天擔心晚上會睡不著
 
 
17.
睡前四個小時飲用含咖啡因的飲料(如咖啡、茶、可樂、提神飲料)
 
 
18.
睡前兩小時喝酒  

19.睡前兩小時使用刺激性物質(如抽煙、嚼檳榔) 
 
20.
睡前兩小時做激烈的運動
 
 
21.
睡前一小時吃太多食物
 
 
22.
睡前一小時喝太多飲料
 
 
23.
睡眠環境太吵或太安靜
 
 
24.
睡眠環境太亮或太暗
 
 
25.
睡眠環境濕度太高或太低

  
26.
睡眠環境室溫太高或太低
  
27.
臥室空氣不流通 
 
28.
寢具不舒適(如床太寬或太窄、床墊太軟、枕頭太高或太低、太軟或太硬等)
 
 
29.
臥室擺設過多與睡眠無關甚至干擾睡眠的雜物  

30.被床伴干擾睡眠  

資料來源:政治大學心理系副教授楊建銘提供

2008/04 康健雜誌 113     文.楊心怡  

 

 

 

LivingSpa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孩子的成長總是充滿驚喜。父母該把握哪些重點,才能讓孩子如同不斷盛開的花朵,湧現更多潛能跟智慧?

天下父母心,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聰明優秀、高人一等,成為人人稱羨的「資優生」,也因此坊間有許多標榜開發大腦的工具或課程,甚至補習智力測驗,企圖「激發孩子潛能」。

大腦的確具有無窮潛力和可塑性,卻並不代表依靠某種技術,就能達到開發大腦的目的,事實上,錯誤的學習方式,反而可能侷限大腦的吸收力。

例如填鴨式的補習,「除了分數不會增長任何東西,因為它只是讓你習慣某種考題,對於大腦學習沒有效果,」陽明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教授洪蘭指出,標準答案只會讓神經連結的可能性減少,「是扼殺創造力最大的元兇。」

而不少父母迷信資優,甚至千方百計送孩子去補習以考上資優班,「這對孩子是很不利的,」洪蘭直言,補出來的「人工績優」和真正資優不同,靠反覆練習進入資優班,只會發現別人行你都不行,「很快就自信心崩潰,父母這樣是害了小孩。」

從建中資優生的例子來看,這些同學並沒有接受特別的訓練,他們的父母以開放的態度,為孩子創造學習的沃土,自由探索、發現自己的天賦,反而發展得更好。

國外研究也發現,即使智力會受基因影響,天生有別,但並不代表孩子的成就註定被限制,「只要準備好豐富頭腦的活性化環境,誰都可能發揮驚人的創造力和學習能力,」長期從事人類潛能教育活動的韓國腦科學研究院院長李承憲指出。

他認為,多累積不同的生活經驗,有益孩子腦部發達,反而重複上學、補習、寫功課這種單純的活動,容易讓大腦陷入疲累,「讓孩子發展自己的興趣,多看、多聽、多體驗是最好的。」
「看起來孩子只是在玩泥巴,其實他正在學習,」紐約奧斯威戈州立大學心理學教授達威爾指出,應該給孩子更多自由和時間探索。不管是運動、音樂或其他活動,都有助提升孩子的專注、紀律,刺激心智發展。

這次採訪的建中資優生,休閒興趣都很廣泛,在國際奧林匹亞地理競賽得到第二名的陳柏安更說,他需要專心玩夠了,才能專心讀書。

「千萬別因為成績不好就禁止孩子玩樂,要儘量讓他做些快樂的事,」李承憲提醒,除了抒解負面情緒,盡情嬉戲更有助孩子專注於其他學習,培養課業方面的耐性和集中力。

為了開拓孩子的腦部能量,他建議父母採取以下態度:

成為孩子的導師。孩子具有敏銳的反應能力,對於父母親的言語、想法、感覺、行為舉止可說像在複製一樣。當父母秉持正確的價值觀和健康的身心,孩子的腦波較能安定。相反的,若父母缺乏自我重心且容易動搖時,孩子也會受到影響而出現不安和混亂。

讓孩子做腦的主人。認同孩子是獨立的個體,有著與生俱來無限的潛力。不要一味以「別人都這樣做,我當然也應該這樣」的心態,盲目消耗孩子的能量。

把「你能」的自信深植在孩子心中。「我能辦到」的自信心會活化腦內正面的迴路,使得頭腦運轉保持最佳狀態。耐心觀察孩子擁有的才能和素質,鼓勵他的長處。當被讚美時,腦內會分泌令人愉快的神經傳導物質多巴胺,自然產生「下次要做得更好」的意願。

尊重孩子的想像力和夢想。想像力是開發大腦潛能的有利工具。積極引導孩子築夢,協助他在腦海中想像夢想實現的樣子,深信會實現,他就能不斷挑戰直到變成真實的成果。

每個階段都是黃金期

大腦是漸進式成熟,每個階段各有發展目標,例如03歲是藉由運動和感覺體驗達到學習,而更高層次的邏輯思考學習,是9歲之後逐漸展開。

孩子出生第一年,應盡可能多花時間互動,建立良好的依附關係,對幼兒大腦發展影響深遠。
要在家中為學前幼兒製造多聽、多說、多讀的環境,「尤其多接觸不同種類色彩繽紛、會發出聲音的安全玩具,更有助認識物體的形狀和質感,」達威爾教授建議。

小學階段是身體及大腦重要的成長時期,這時期建立的慣性,將影響孩子終生。此時被喻為科學之腦的頂葉,及被稱為語言之腦的顳葉開始發展。顳葉負責外語、聽覺機能,712歲間,語言的理解力和字彙持續增加,是學習第二外國語的好時機,太早學習或遲至青春期才開始,則會降低學習效果。

負責空間立體概念,及邏輯、數字、抽象推理的頂葉,在713歲迅速成長,這時孩子將能正確表達自己的想法,喜歡追根究柢。此外,711歲間,大腦管理動作技巧的區域開始茁壯,許多孩子此時會對運動感興趣,這幾年中學習及訓練運動技巧,效果較能持久。

而更重要的是被喻為大腦總司令,掌管判斷、計劃、解決問題能力的前額葉,在小學階段發育再度活潑,「適合好好鍛鍊大腦,」日本腦科學專家,東北大學教授川島隆太指出,前額葉能感受情緒,處理資訊做出判斷,推測對方的想法,也掌握著創造力、人際關係。前額葉發達的動物只有人類。

這個時期,大量閱讀、書寫、計算,及使用到雙手的活動如摺紙、料理,都有助於活化前額葉。

廣泛閱讀能促進腦神經細胞的連結密度,激發孩子的想像力及思考力。好幾位建中資優生表示,從小就有閱讀習慣,父母也購買大量的書籍給他們。

正確的生活習慣也很重要,飲食、睡眠、休閒運動搭配良好,大腦的燃料才能源源不絕。

配合大腦的生理時鐘

身體運作有明確的生理時鐘,腦部活性也會跟著改變,有些時刻適合集中思考,有時則必須休息。父母可以根據大腦運作的節奏,協助安排適合孩子的活動,讓學習更事半功倍。

早晨:效率最高的時段 早餐過後3小時,約10點~12點是大腦的黃金時間。此時腦部的活性最高,判斷力和思考力都很活躍,適合處理有難度的問題或創造性發想。

睡醒時大腦能量最低,最好為孩子準備營養豐富的早餐,飽滿一天的能源。葡萄糖是腦活力的來源,葡萄糖不夠造成低血糖時,腦部會陷入缺氧狀態,打呵欠、遲鈍。米飯、麵包、麵食等澱粉類都能提供葡萄糖,又以全麥、雜糧等多醣類較佳,能使血糖緩緩升高,穩定供應所需能量。

正式學習活動開始前,可以先做510分鐘的「大腦暖身操」,包括朗讀、簡單的計算,根據川島隆太實驗,做過朗讀、計算再進行單語記憶測試,成績比大腦沒有暖身提高20%。

研究顯示,孩子對於同一項科目的集中力只有約40分鐘,可依此來劃分學習的段落,暫時休息,恢復大腦的集中力。學習也不一定只是在書桌前唸書寫功課,音樂、才藝等活動也包括在內。

午後至傍晚:創意比填鴨有用的時段 中午12點後腦部機能會下降,直到下午3點左右活性都較為緩和。除了小睡片刻,也很適合讓孩子盡情遊戲,「現代孩子都太忙,大腦反而需要清閒的時光,對培養創造力大有幫助,」川島隆太表示。

隨便孩子做什麼活動(但不適合看電視和看漫畫,會讓大腦進入放鬆狀態、活動降低),讀課外書、畫畫、下棋、出去找朋友玩都好。放假時也可以和孩子一起做點心,或一邊做家事一邊親子對話,既增進情感又幫助大腦靈活。

晚上:放鬆與充電的時段 隨著夜幕低垂,前額葉活動也逐漸減退。吃過晚飯,適合親子家庭活動,聊天、看電視、玩電腦遊戲等,放鬆心情。

充足睡眠對大腦的發展影響很大,小學生至少要熟睡89小時,最好10點前,低年級孩子則應在9點時準備上床。

協助孩子發展智能、運用腦力,是長遠的過程,目標不在於短期的成績表現。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獨特的天賦,「最佳的智力指標是孩子快不快樂、是否具備好奇心與學習動機,樂於扮演不同角色,」加州大學長灘分校教授史科恩蕾樂認為。

在不同階段予以適當刺激及多元化的體驗,幫助孩子成為腦筋靈光、思想豐富的人,才是一生受用無窮的禮物。

幼兒最佳的培育環境

夜間關燈,白天則儘量讓孩子接受充足的日光照射。
盡可能哺育母乳。

嬰兒醒著時,盡可能對他說話,撫觸身體,模仿各種表情給他看。當孩子會模仿大人動作或發聲時,要讓孩子感受父母真心的喜悅。

孩子開始會模仿大人說話時,儘量讓他多聽、多記,而且要常帶他外出,實際體會語言的意義和概念。

在生活中讓孩子感受數字的存在,一起數數字,認識數字的概念。
大量朗讀書給孩子聽。

等孩子會閱讀後,讓他自己大量閱讀。

多做演算練習。

資料來源:《天才的創造法》,川島隆太著,如何出版。

延伸閱讀

《大腦比你先知道》,遠哲科學教育基金會。
《大腦小宇宙》,天下文化。
《大腦的祕密檔案》,遠流出版。
《腦中有情》,遠流出版。
《大腦總指揮 一位神經科學家的大腦之旅》,遠流出版。
《心智、大腦與學習》,洪葉出版。
HSP兒童腦呼吸——開發孩子腦力的七大祕密》,如何出版。

2007/06 康健雜誌 103   文.朱芷君

LivingSpa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每個人都曾少年時,也許很明確、或者很模糊,但驀然回首,原來真切地影響了後來的自己,可能是立了志願,可能有貴人相助,也可能是遭遇挫折,必須在逆境中成長。讓我們來看看這十一個名人的年少歲月... 

聖嚴法師

 俗名張志德,1930年出生江蘇貧苦農家,11歲才正式上學,卻常被戰禍中斷。

 13歲出家做小沙彌,撞鐘、種菜、挑水……忙碌疲累,但他對觀世音菩薩特別有感應,聽師父話每天500拜,邊拜邊觀想觀世音以淨水灑在他頭上。幾個月後只有小學4年級程度的他就背熟《禪門日誦》,也聽得懂謁語,使他驚喜不已,發現佛法微妙,可以度化世人,不只誦給亡靈超度之用。

 「佛法這麼好,知道的人這麼少,誤解的人這麼多,」年少的他發願盡己所能讀通佛經,來日講經說法,日後無論遇到多少挫折,心願不減。
194919歲時局混亂,他從軍抵台,10年後退伍,拜東初老人座下再度出家,法號聖嚴。從此研究、著作、到海外弘法,窮到走在大風雪裡趕路不知今晚能住哪裡,但慕名追隨者愈來愈多。

他創辦中華佛學研究所、法鼓山,推動心靈環保,期望「提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淨土」,數度代表台灣參與世界宗教領袖會議,被《天下雜誌》選為400年來對台灣最具影響力的50位人物之一。少年所發的願,六十多年後的今天已桃李成蔭滿天下。(李瑟取材自法鼓山全球資訊網)

李安

大導演李安青春期也曾苦悶過。

他在自傳《十年一覺電影夢》透露,從小愛看電影,小學三年級就會自編自導找同學演話劇;中學並不叛逆,但害羞、愛胡思亂想、讀書不專心,令父親也是他的高中校長擔心,但16歲時他就跟父親說,「我想當導演。」

大學聯考兩次落榜,全家人掉進低氣壓,李安更是悲憤到推倒桌子跑出家門,弟弟李崗後來在海邊找到他,擔心得不得了。

後來考進藝專影劇科,學芭蕾、寫小說、練聲樂、畫素描……,「發現人生可以不是千篇一律的讀書考試,覺得靈魂第一次獲得解放」。

 父親資助他出國,期望他唸博士當教授,但他一到美國「一上電影課,就知道自己唸對了,就是要拍電影」。

 父子之間緊張卻隱藏不住的關愛,在電影《推手》、《喜宴》、《飲食男女》流露無疑,之後電影題材更廣,登上巔峰,勇奪奧斯卡金像獎等各種大獎。(李瑟整理)

 廣告人 孫大偉

 孫大偉因為生性貪玩,興趣廣泛,上課不專心,甚至懷疑自己是不是有點過動的傾向,曾經留級、三次落榜……,高中導師給他的評語是「該生素質太差」。

 直到入伍當兵,遇到一位連長,看出孫大偉的潛質,讚賞他把軍中事務辦得很妥當,當面鼓勵他:「你當憲兵表現很優秀,以後進入社會一定也優秀。」孫大偉重拾自信,決定要從谷底重新出發。退伍後,他發奮考上大學,成為班上最高齡的學生。

 他換過很多工作,但都做得不久,最後被老婆用「激將法」,32歲才進入廣告圈,從菜鳥的文案做起,初出茅廬就展露才華,一路爬升到國內首屈一指奧美廣告執行創意總監的位置,被譽為「廣告教父」。

即使做廣告,孫大偉依舊不改貪玩的本性,玩得很盡興,這些豐富的生活經驗反而成為創意的素材,代表作包括March汽車、MTV好屌篇、起乩篇、中華職棒......,得過國內外大大小小超過200座獎項。老婆曾和孫大偉打賭,進廣告公司絕對熬不過3個月,結果竟然已做了25年,不但老婆對她刮目相看,包括他自己也承認「眼珠子都快掉出來了!」

經過年少輕狂的衝撞,孫大偉一步一步找回自信。他說,年輕有嘗試錯誤的權利,但也要有判斷的能力,一旦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向,勇敢「玩」到底。(王梅)

美國著名主持人 歐普拉

歐普拉(Oprah Winfrey)用夢想扭轉命運。

歐普拉是美國脫口秀女王,是榮登「福斯富豪榜」的首位黑人女性,在全球文化偶像排名榜首,是美國最有影響力的人物之一,她在節目開闢讀書俱樂部,只要她推薦的書,至少能多賣50萬本。

她出生在美國南方貧民窟的私生女,9歲被強暴、14歲生下男嬰,卻因早產而夭折。

但她在很小的時候,就決定掌握自己的命運,做一個有影響力的女人。十幾歲時,就開始到廣播電台播音,為了接下第一個電視新聞採訪工作,不惜延後完成大學學業。

 「不要抱怨你沒有什麼,而是要用你擁有的做到最好。我們每個人都有力量變得偉大,偉大與否是因『服務』而定,服務自己和服務別人來決定,」歐普拉說。(黃惠如整理)

 日本文學家 村上春樹

 1963年,14歲的村上春樹是大阪蘆屋市精道初中的學生,對學校沒什麼好感,既不用功老師也不喜歡他。到高中更是常蹺課,幾乎每天打麻將、抽菸、跟女孩子約會、泡爵士喫茶店或猛看電影。

 村上的功課卻還不錯,更且日後成為世界知名作家,還是當今諾貝爾文學獎熱門人選,原因在於村上在年少時就培養了大量閱讀文學習慣。

 村上寫道:「我家雖然是生活極普通的家庭,不過因為父親喜歡讀書,所以容許我在附近書店賒帳買喜歡的書。當然漫畫和週刊雜誌不行,只限於正當的書而已。不過不管怎樣,能夠賒帳買自己喜歡的書總是非常開心的事,因此我就堂堂變成一個讀書少年了。」

 「當時我家每個月都訂《世界文學全集》和《世界歷史》各一冊送到書店,我就這樣一本又一本地讀著,度過我的十幾歲時光。……正如諺語所說的『三歲看到老』吧,最早接觸的東西或所謂的環境,幾乎可以決定一個人一生的喜好。」(張曉卉取材自《村上朝日堂》)

蘋果電腦創辦人 賈伯斯

蘋果電腦創辦人史蒂芬.賈伯斯(Steve Jobs)被譽為「科技搖滾明星」。他改寫電腦軟體的定義,以「超人特攻隊」、「海底總動員」一連串幽默溫馨的電腦動畫,撼動了全球成千上萬的觀眾;他也重振了音樂產業,改變新一代人類使用音樂的方式,融合科技與生活,推進一個全新的數位時代。

這位當今科技界的「一哥」,青春期的時候喜歡獨來獨往,既不愛參加社團,也不擅長運動,但也不知道往後究竟要幹什麼,大學只念了6個月就休學,因為看不出念大學的意義,而且幾乎花光父母的積蓄,最後決定「開除」自己,認為「船到橋頭自然直」。

但賈伯斯並未真正離開學校,經常旁聽喜歡的課程,也花很多時間學習書法,深深著迷於書法藝術之美。後來,賈伯斯和夥伴沃茲尼克聯手創辦蘋果電腦,把書法概念放進麥金塔,不久微軟Windows(視窗作業系統)也跟進,「如果我當年沒有這樣做,大概世界上都不會有這些東西,」賈伯斯很自豪。

年過50好幾、有時仍不脫孩子氣的賈伯斯,曾因理念不合,被蘋果電腦董事會批評偏執霸道,活生生被趕出大門;若干年後,又戲劇性地被請回老巢,重振蘋果雄風,陸續推出的iPodiTune,無一不在市場颳起巨風。

 2005612日 ,賈伯斯應邀在史丹福大學畢業典禮演講,對年輕學子說出肺腑之言:「生命短暫,不要浪費時間活在別人的陰影裡,也不要盲從於教條,被外界的噪音干擾...;最重要的,要有勇氣跟著自己的內心與直覺。」(王梅取材自《i狂人賈伯斯》)

 舞者 許芳宜

 從國小到國中,許芳宜的成績「鴉鴉烏」,父母擔心她考不上理想高中,將來恐得去加工區當女工。

 幸好舞蹈社的寶鳳老師看出她有天份,建議她去讀舞蹈學校。

 16歲,許芳宜離開家鄉宜蘭,考進華岡藝校舞蹈科,決心成為職業舞者。這一跳,竟跳上國際舞台,被《紐約時報》形容為「當今葛蘭姆技巧和傳統的最佳化身」,她比王建民早兩年揚名美國,成為華人之光,被也是華人之光的李安稱為「台灣的門面」。

耀眼鎂光燈與如浪潮般的掌聲,是許芳宜以嚴格自律與苦練所換得。

晚上同學吆喝去吃喝,她逕自回家休息隔天早上6點找空教室練舞;在紐約,她獨自住在樓梯歪斜的小公寓,為了圓夢,吞淚獨忍異鄉簡陋孤絕的生活,與另一半布拉瑞揚忍受分隔半個地球遙遙苦戀。不論下雪刮風,天天搭地鐵去舞團,別人練一遍,她練十遍、百遍,跳到腳板骨斷裂、骨折、頸椎扭傷,汗水竄滿全身,仍咬牙忍痛排練,進逼身體極限。

「努力不一定成功,成功一定要努力,」許芳宜認為所有事情取決自己的決心與態度,進而影響命運。(林芝安取材自《不怕我跟別人不一樣》)

愛爾蘭U2合唱團主唱 波諾(Bono

保羅修森上課不專心、好爭辯愛講話,但綽號「好嗓音(愛爾蘭語Bono Vox)」,以後就以Bono(波諾)為名,15歲與同學共組U2合唱團,成為搖滾樂壇大哥大。

戴墨鏡、穿皮大衣的搖滾樂手,卻關心並介入政治與社會議題,除在歌曲中對人權鬥士金恩博士、南非政治犯曼德拉致敬,也關心愛爾蘭的政治衝突,參與環保組織綠色和平組織的反核運動,參與國際特赧組織。

其他藝人唱完關心衣索比亞「四海一家」就回家,他卻與妻子再去衣國做6週志工。他與比爾蓋茲成立Debt,Aids,and Trade for AfricaDATA Agenda)用名人光環爭取與世界政要座談,要求解決非洲愛滋、窮飢、水荒等問題,以及停止全球貿易不公平、反恐戰爭。已數度被提名諾貝爾和平獎。(李瑟整理)

 實踐大學時尚與媒體設計研究所所長 曲家瑞

 高中以前,又瘦又黑的曲家瑞很沒自信,自覺美麗端莊的姐姐比她受寵。

 她不愛唸書、功課不好,只喜歡畫畫,在只重視成績的教育體制下,是老師眼中的問題學生。她沮喪到以拔眉毛、拔頭髮、咬手指甲咬到流血的自虐方式發洩。

 家人無計可施,只好送她到美國換個環境。高中美術老師發掘她的繪畫潛能,鼓勵她往藝術這條她熱愛且有天賦的路走,大學美術系老師則激發她的創作能量,她漸漸找到自信,敢於表達自我、敢於表現,甚至自稱為「自戀狂」。

 現在她常勸家長和教育者,應該當孩子的眼睛,點亮他們獨特珍貴的特質。(李怡嬅取材自《拜託!不要每個人都一樣》)

醫生作家 侯文詠

醫生作家侯文詠,從小就愛看書、寫作,上了國中,仍不忘情教科書以外的文字世界。

一有空閒,他就泡在自己的小天地裡寫稿或閱讀「閒書」。父母要求他過「正常的生活」,擔心他誤了課業。規矩了一個月,侯文詠就受不了了。

他和父母談判:「如果我每次都考前三名,達到你們的期望,你們可不可以也滿足我的希望?」他們達成協議,只要保持好成績就可以自己作主,反之,就要照著父母開出的作息表生活。

侯文詠於是費心研究「用最少的時間,得到最好的成績」的方法,果然下次段考就拿到全校最高分。此後他更瘋狂讀閒書,幾乎把鎮上書店裡的書都讀完了,還號召同學集資訂閱國外雜誌。

浸淫在「課外讀物」的侯文詠,如願考上台南一中後,主動參與許多課外活動,辯論、話劇、合唱團、編輯班刊……生活多采多姿。

高三他停掉了有的課外活動,「專心啃書換取分數」,再次如願考上第一志願台大醫學系。

家人很開心,侯文詠卻有點感傷,想起失去的青春年少,覺得很不划算……。(梁嫣純取材自《我的天才夢》)

2008/04 康健雜誌 113

 

LivingSpa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父母不恰當的責備,不但無法達到效果,還可能傷了孩子的自尊。


我注意到有對夫婦,兩歲左右的兒子在身旁邊跑邊喊。這對夫婦在路邊買了兩支冰棒,邊走邊吃,小男孩也想拿支吃,母親說:「寶貝,你可以從我這兒咬一口,但不能吃整支,因為太冰了。」可是小男孩伸出手來要整支,他母親再次把手拿開,他失望地哭了,父親又重複他母親的做法。小孩邊哭邊向前跑去,想分散自己的注意力,但很快又跑回來,嫉妒又難過地盯著兩個正吃得起勁的大人。一次又一次,他伸手去要整支冰棒,但大人緊握著寶物的手卻一次次縮回去。

小男孩愈是哭,他的父母愈覺得有意思。他們不停地笑著,並想跟他開玩笑:「你看你,這有什麼重要的,值得你這麼吵鬧?」於是小男孩坐在地上背對父母,朝母親方向扔小石子,但他又突然站起來,焦慮地四下張望,想知道爸媽是否還在那裡。父親吃完自己的冰棒後,把小木棒遞給兒子,自己繼續向前走。小男孩期待地舔著小木棒,看了看,把它扔掉,又想撿起來,但最後還是沒有撿。接下來他一臉失望,孤獨又傷心地哭起來,全身顫抖。然後馴服地跟在父母身旁。

這是著名的精神分析家愛麗絲.米勒(Alice Miller)親眼見的景象,寫在《幸福童年的祕密》裡,她非常驚駭於父母可以如此羞辱小孩,其後也展開對小孩成年後也會對弱者輕蔑的關聯性研究。

米勒認為小男孩並非因為「貪吃的慾望」沒有得到滿足而傷心,而是他的情感不斷受到傷害和打擊。不但願望無人理解,更糟的是,他的需求還被開玩笑。

父母把他們的觀念與夢想投射在孩子身上,孩子為了生存和愛,學著去服從,甚至對父母所說的傷害自尊心的話,也只有壓抑下來,這樣的情景在我們社會裡每時每刻在發生,很多大人不自覺地常犯這些錯。

在婦幼節前夕,我們整理出一些耳熟能詳的句子,提醒您,別再說了,別再讓羞辱與輕蔑代代傳下去了。

侮辱、人身攻擊:笨蛋、壞蛋、混蛋、人渣、死人、豬、烏龜、朽木、娘娘腔、男人婆。

情緒性的語句:我討厭你、我恨你、你欠揍、恨不得沒生你、不想再看到你。

否定、貶抑:你真沒用、沒人喜歡你、你什麼都不會、你考不上好學校、找不到好工作、頭腦簡單,四肢發達。

壓抑:說不准就不准、閉上你的嘴、小孩子不懂少插嘴。

不讓孩子解釋:再給我頂嘴、你說什麼我都不信、你還有理由啊?

諷刺、嘲弄:你也太聰明了吧、這種事只有你做得出來、你能考及格我就謝天謝地了、這麼簡單也不會。

威脅:你給我試試看、給我小心點、打電話跟老師說、送你去警察局、你如果我就、你不要後悔、把你送給別人、我看你以後怎麼辦。

哀求:爸求你不要這樣、你再這樣媽要哭了。

冷漠:你活該、我早就告訴你了、自己不會想啊、自己看著辦。

比較:你比得上×××嗎?人家比你強多了、如果你能跟×××一樣就好了。

強調父母的經驗和權威:我像你這麼大的時候,早就會了、你得聽爸爸的。

懷疑:你實在無法讓我信賴、我看你沒這麼厲害吧?那有什麼了不起。

不耐煩:到底要我講幾遍?為什麼老是忘記?

不當的引導:去死吧、乾脆跳樓算了、出去就不要再回來、給我滾。

誇張:你對不起列祖列宗、自從有你,我再也沒有一天安寧的日子。

放棄:我對你不抱任何指望、再也不管你了。

利誘:你少打一點電動,就多給你零用錢。

過於明察秋毫:終於逮到你了、又出錯了吧、你以為我不知道?

責備孩子的原則

1. 尊重孩子的人格。小孩也有自尊心,也需要尊重,不適當的責罵、管教有時造成反效果。

2. 向孩子說明為什麼受到責備,不要讓孩子覺得無故挨罵。

3. 告訴孩子該怎麼改進。責備的目的是下次不再犯,父母可以告訴孩子行為哪裡不對,該怎麼做,大一點的孩子可以讓他自己思考怎麼改進。

4. 父母的身教很重要。例如要求孩子對人有禮貌,父母自己就不能粗魯無禮。先得到子女的尊敬,他們才會信服管教。

短波

母女間,愈吵愈親近?

為了一件衣服甩門、大眼瞪小眼,甚至臉紅脖子粗地吵了起來……

「不要太緊張,母女間的爭吵磨擦,實際上都是很健康的,」《你真的不了解我:為什麼母女要吵架》的作者、也是劍橋大學心理學教授泰瑞愛彼得說。

愛彼得從兩個研究中,追蹤59對母女爭吵時的表情、語言與聲調,也在事後分別訪談。結果發現,女兒會想要爭吵,通常是希望和母親更親近,也想表現出自己的成熟,想聽到母親的關心。

而那些覺得被拒絕的母親,也較易和女兒發生爭吵,渴望女兒能接受她們的愛與意見,「大部份的母女都覺得,在吵後更親近,」愛彼得總結。(吳若女編譯)

小孩吸二手菸,IQ降低

小孩如果因為家人抽菸,而吸到二手菸,會降低IQ,這是美國國家環境健康科學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Health Sciences)發表的調查。

此調查針對美國6164399名兒童,調查他們血液中古丁尼(cotinine)的濃度。古丁尼是分解尼古丁的物質,血液中古丁尼濃度高,表示吸取尼古丁較多。

由此古丁尼的濃度,與先前調查IQ成績相對照,就發現古丁尼值高的小孩,IQ比較低。(黃惠如 編譯)

文.張靜慧

2005/04 康健雜誌 77

 

LivingSpa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現代獨生子女老早顛覆過去「千金」、「少爺」的負面形象。獨生子女多半知識豐富又具創造力,根據統計,他們可是出現比例相當高的資優生、績優生,甚至模範生

我深深知道,小手給予小手的知識刺激,不論密度、強度、深度都不永遠比不上一雙雙大手!我也知道,我的大手總是不夠用,來不及一一詳盡解答所有的難題,或許這樣的開發進度稍許落後,也看不到小豬登峰造極的表現,不過,當三雙小手交織成一片時,我想他們會用雙手創造更多看不見的禮物,堆滿了整顆心,堆滿了整個家。

教養獨生子女是一門新顯學

在餐廳裡,斜對角那一桌突然唱起生日快樂歌,我們一家子不由得轉頭過去,一個兩層的大蛋糕,轟轟烈烈的歌聲,這麼大的場面到底為誰?

「老奶奶好多兒女喔!」
「好大的蛋糕喔!」

我們全都直覺的以為是那個老奶奶的七十大壽,才一回頭,就看到其中一個兒子把一個小人兒一把抱起來,從老到小齊聲向這個小人兒大聲道賀:

「生日快樂!」,「Happy Birthday….一聲聲不絕於耳!緊接著,一盒又一盒包裝精美的禮物堆到小人兒桌前,像一座小山。

 這個小壽星大約兩歲吧!過生日的陣勢和七十歲大壽不相上下。除了奶奶,我猜圍在身旁的,應該是叔叔伯伯嬸嬸姑姑們,不過每個人臉上流露的慈愛真情,都不輸給正牌的爸爸媽媽,我猜這些親戚不是未婚,就是沒有孩子,將這個年紀自然蘊藏的母性父愛,一下子都導向這一個出口,正像在小人兒桌前的生日禮物,愛從四面八方蜂擁而至,堆得都擋住了人影。

 十個大人與一個孩子的慶生會很稀奇嗎?嬰兒潮產出的五六年級生有一個趨勢,喜歡當姑姑阿姨叔叔舅舅勝過當爸爸媽媽,因此不用等到慶生會,平常飯桌上就應該是這個畫面了吧!---好幾個大人輪流逗弄一個孩子;一個小開心果負責尋全家開心!少了一個小人兒,氣氛不對,話題不多;多了一個小人兒,眉頭深鎖的大人就笑開了、話也多了!小人兒就是有股魔力,向四面八方輻射活力與希望。

這不是台灣特有的現象,「獨生子女」早就成為全球各國家庭的新趨勢,而「家族」獨生子女也不是新鮮事兒。台灣目前的生育率已降到1.1,代表「獨生子女」才是主流,反倒是我,牽著三隻小豬出門時,那畫面才是特殊、怪異,幾乎路過的人都會不由自主的多看兩眼,尤其是老阿公老阿嬤一定會緊迫盯人:「三ㄟ攏係你ㄝ喔?」

生養眾多既已落伍,當然也沒太多教養專家學者在此著墨,因為市場需求似乎不大,「如何教養獨生子女」才是熱門的新顯學,受到熱烈歡迎。我倒是得自求多福,獨自思忖「如何在有限的資源下,妥善教養眾多子女」。

那小人兒堆積成山的禮物,是一道數數(ㄕㄨˇ  ㄕㄨˋ)的題目,難在避免小人兒被成堆的愛意寵壞;而我,面對「堆不成山」的愛意,還要將之公平切割,卻成了一道除法,要除得公平、不留餘數,這恐怕更難些?

老是趁著生日向我大膽勒索的凱凱盯著那些禮物,豈止是羨紅了眼,簡直是氣紅了臉。

「看,還說我們的禮物太多,那一個小孩的禮物才真正的多!」

其實不只是孩子羨慕,桌上那些禮物也勾起我一絲絲羨慕。我當然不會和六七歲的孩子一樣,羨慕那些有形的東西;而是不由得將每一個禮物連到大方施予的每一對雙手,它們結成了小人兒完善而周密的教養網絡。

 十份禮物背後有那麼十雙教導的手,而且共同牽引一小雙手,教養的重責大任變得何等輕鬆愉快?

獨生子女是自私、霸道、驕縱、獨立性的「獨生怪物」?

 你也許會說,獨生子女的父母、甚至親友們總帶著深深的歉疚,會給予過度的照顧、過度的愛,將會締造出一個個「獨生怪物」:自私、霸道、驕縱、缺乏獨立性

 錯!根據最近研究,獨生子女多半資質聰穎、涉獵廣博,「更有創造力,也顯得更有教養、更成熟」我讀到一篇的研究如是說。

 獨生子女不合群?也錯!因為他們是家中唯一的孩子,「為了避免寂寞,會使出渾身解數,去贏取同儕團體的肯定,因此,他們總顯得聰明、大方、慷慨、不善於吵架。」

獨身子女形單影隻,刺激不足?錯!把大人當玩伴的獨生子女,提早和大人平起平坐,模仿他們的語彙,參與他們的話題,刺激更為廣泛而深入,因此比起同年齡的孩子,反而語彙豐富,表達能力更好。

獨身子女太過孤獨?倒也未必!好幾位一路走來的人回憶起來,孤獨,激發了他們無限的創造力,沒有玩伴,只好學著與世界萬物為友,更能靜下心來細細思量,用盡辦法讓生活變得有趣,學習並習慣自得其樂,「獨處」就像一張可以任意彩繪的畫布,完全沒有干擾因素,反而讓獨生子女更具創造力。

沒錯!三隻小豬的身邊,獨生子女佔了大多數,我也從未覺得有任何人格扭曲的「小霸王」。反之,看得出在資源集中、支援綿密的教養系統之下,他們個個被精細雕琢得才華橫溢,表現非凡。

期末考前,在一家Coffee Shop巧遇我家小豬之一的同學,媽媽正聚精會神的展開一對一考前總複習,他們一邊喝著香濃的奶茶、咖啡,一邊練習各種題型,碰到不會的,媽媽隨侍在側,只須考慮到兩個人的步調,不疾不徐的詳盡解釋,完全不用擔心突如其來的干擾。

這樣高密度、高強度、時數無線、時段任選的個別教學,我真是望塵莫及,對我來說,那是不可能的任務,儘管考試前我也很想對一個個兒子分別伸出無限延長的雙手,但總是在匆忙之間,利用零碎時段做個抽樣檢查便了事。

 不出所料,Coffee Shop這一幕造就出一張亮麗的成績單,但,這只是學業的層面,他們母子可不只「一起用功」而已,獨生子女精緻的教養品質發生在各個層面,再加上舅舅姑姑阿姨的力量,孩子的潛能可不是等著被開發,「潛能開發」是永遠的進行式。

 我也想起,小豬們的獨生子女朋友們,也多有類似的生活模式---才藝課滿堂、旅遊足跡遍野、周末找個好館子。這些在在需要銀彈的模式,也只有一個寶貝的父母可以集中火力大膽發射,同時也是彌補手足缺空的便捷方式。

 現代獨生子女老早顛覆過去「千金」、「少爺」的負面形象。獨生子女多半知識豐富又具創造力,根據統計,他們可是出現比例相當高的資優生、績優生,甚至模範生。

讓小手牽小手,小手教小手

看到這兒,我是否應該把老二、老三都塞回肚子裡了?!總是找不到完整的時段,一次針對一個孩子,好好開發他的腦袋,這是生養眾多的我,最為苦惱的事。總是想給得很多,但總懊惱自己沒辦法給很多!

才教完一個數學難題準備驗收之際,小隻的就在旁邊吵個不停。

才和小隻的說故事說到一半,第二隻突然吵說想不出造句。

才想要教第二隻一些象棋的基本概念,大隻小隻又一起說:馬麻,肚子好餓好餓…..

我的一雙手擺不平六隻手,於是乎,乾脆把所有的小手都晾在一旁,讓他們自己去解決自己的難題吧!結果,三隻小豬好像我們這一代:孩子幫孩子,孩子陪孩子,孩子教孩子,孩子圍繞著孩子….,最後換成是三隻小豬把媽媽我晾在一旁

我深深知道,小手給予小手的知識刺激,不論密度、強度、深度都不永遠比不上一雙雙大手!我也知道,我的大手總是不夠用,來不及一一詳盡解答所有的難題,或許這樣的開發進度稍許落後,也看不到小豬登峰造極的表現,不過,當三雙小手交織成一片時,我想他們會用雙手創造更多看不見的禮物,堆滿了整顆心,堆滿了整個家。

 「凱凱,我和把拔送給你的禮物可是比較珍貴的喔!就是翔翔和鈞鈞啊!尤其是你,又有哥哥,又有弟弟,真是好,哥哥寫功課,你就和鈞均玩;鈞鈞不在家,你又和哥哥玩,你最幸運了!」

 當然,七歲的凱凱依然覺得小人兒滿桌子的禮物比較珍貴啦!

(
本文原刊載於《彭菊仙-教養好好玩》部落格2009127日 ,授權天下雜誌群使用。)

2009/12 康健雜誌 12月份網路專欄

 

 

LivingSpa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日本天才型的腦科學作家茂木健一郎,以「感質」(qualia)為關鍵,進行一連串大腦與心靈的研究。
聽古典音樂讓腦內也引起共鳴!

「如果我繼續聆聽貝多芬的鋼琴奏鳴曲,我就再也不想革命了。」這是德國電影「竊聽風暴」裡面引述自俄國革命者列寧的一段台詞
創造力=體驗熱情
根據最近的研究結果指出,胎兒在母親腹中,可聽到外界的聲音,可分辨出是母語或是別的語言,並對此做出不同的反應。所謂語言,不僅是表達出的意思有所差異,還有著音響及音調、強弱等各種屬性。孕育在母親胎中的小小生命,首先是將語言當作一種「音樂」,聆聽著父母親的聲音。

所謂音樂,對人類來說,究竟是什麼樣的存在呢?若由腦的功能來判斷,與音樂有關的,並不只有判別「音」而已。為了真正理解聆聽音樂時的這份喜悅,必須拆解音樂成立的過程。這些都來自音樂的重要元素——韻律、旋律、抑揚頓挫等,也就是音與音連結的關係。這些要素,如何在時間軸上排列出來,是非常重要的。

日本天才型的腦科學作家茂木健一郎不斷鼓勵讀者,藉由累積、感受生活中不同的體驗,激發生活的熱情,將會為大腦帶來前所未有的刺激與活力。只要願意實行,這個讓大腦進化的方程式,將會永不停歇。

這本《音樂腦》是茂木健一郎講述自身印象深刻的經驗,包括了與舒伯特、莫札特、貝多芬、韋伯、華格納作曲家的邂逅。他以銳利的理性分析以及溫柔的感性訴求做出統合,對古典音樂以及作曲家做了令人折服的導覽與介紹,為音樂打開一扇嶄新的門扉。音樂掌管了所有的藝術形態。而且並不僅限於如此。

音樂甚至與生命原理及創造性的本質相通。人們本身就是一種樂器、同時也是音樂家。在我們腦內,經常產生有如交響樂一般的作用。

只須側耳傾聽,便會發現世界上充滿了豐饒的旋律。因此,所謂人生,便是在演奏屬於自己的合音。在本書中,我們看到茂木健一郎只因音樂之觸動,就能經由其一千億個腦細胞的共鳴,進入本身性靈的冥想與生命的自剖,進而達到了一種難以言狀的感動與喜樂,這正如探索外太空的哈伯望遠鏡,只是瞄準一點,卻能不斷延伸,看到無垠的星際與宇宙的奧妙。

     引自天下網路書店

LivingSpa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位老師好氣又好笑地告訴我,他女兒最嚮往的職業是當「百貨公司電梯小姐」。其實不用大驚小怪,我在各級學校演講,學生越來越常問到一些稀奇古怪的職業,它們的共同特色就是:既無「前景」也無「錢景」可言,但是做起來不用費腦筋,也不需要高深專業,但是輕鬆、好玩、有特色,在同儕之間,可以成為酷炫的話題。年輕一代在職業選擇上,越來越「輕薄」取向。

        舉例來說,今年我在高中演講,學生詢問度最高的科系就是「餐飲」與「休閒」,而職業則是「廚師」。一位科技大學教務長告訴我,今年他們的電機、電子系,幾乎快招不到學生了,好在成立了餐飲科系,才撐住了局面。他分析給我聽:金融海嘯爆發以來,科技公司不是裁員就是放無薪假,許多高中生發現,花那麼大力氣,去讀數學、物理、化學,不但難得半死,就算考上理工科系,還是免不了失業,既然如此何必自討苦吃?不如去讀一些輕鬆好玩的科系。

        而對學校來說,既然「嚴肅」的科系乏人問津,在招生的現實考量下,「吃喝玩樂」的科系自然大行其道。從廚師到模特兒、空姐、線上遊戲、文化創意、時尚精品、綜藝節目製作……,現在都有大學搶設相關科系;一些太「硬」的科系如土木系,也很「識相」地轉型為物業管理科系。這些職業本身沒問題,有問題的是年輕一代的逸樂心態,和大學的投機作風。

        每到週末打開電視,美食節目排山倒海而來,在許多年輕一代心目中,廚師彷彿是一個充滿創意巧思的職業,可以享受美食饗宴,還可快速成名、成為媒體寵兒,帶來滾滾人潮與鈔票。這實在是天大的誤解!正如義大利菜名廚張偉麒所說,廚師天還沒亮就得到市場採買食材,從午餐忙到晚餐,直到餐廳打烊、把廚房清掃乾淨才能回家,每天經常睡不到6小時,日復一日做同樣的菜。而且,在廚房受傷是難免的,手指沒被菜刀切掉 4兩 肉,休想當個好廚師!

        以王永慶和郭台銘為代表的「愛拚才會贏」的精神,對年輕一代已失去吸引力,但卻又找不到新的成功典範。他們嚮往充滿創意與樂趣的工作,不願再忍受累到爆肝與高壓、高紀律的工作。但除非台灣經濟結構大轉型,從「生產製造」轉向「文化創意」型經濟,否則這根本是不切實際的空想。天下沒有輕鬆好玩的工作,如果以為有,那絕對是錯誤的想像!

 

文章來源:Career職場情報誌 |   撰文◎臧聲遠/Career職場情報誌總編輯

 

 

LivingSpa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台灣也正在放寒假,孩子們在做些什麼?

        其實,各國也大同小異,取決於父母的經濟能力,有很大的不同,無論做什麼,大家都很認真的在過日子,認真思考找出現在和未來的平衡點。

  

 法國學生過寒假:假期就是假期

 放假時間   法國學生的假期特別多,除了兩個多月的暑假外,還有寒假、聖誕節假、復活節假等各兩周,還有為期10天的聖靈節假(相當于中國的清明節)

為度假放假有時差      在法國寒假和復活節假是分區進行的——南部省份、北部省份、巴黎大區3個大學區,每個學區的假期有一周的時差。為什麼要有時差呢?因為家長經常利用這兩個假期帶著孩子去滑雪。為了避免交通堵塞、滑雪場擁擠、附近酒店爆滿,法國早早地就開始實行分區休假的制度。

      平時,法國中學無論是寄宿制學校還是走讀制學校,到了下午6時,教學樓大都人去樓空,只有零零散散幾個學生在小自習室學習討論,或者參加興趣小組。法國的法律規定了35小時工作制,老師們每周授課時間是1418個小時,不能超過20個小時。其次,不論是學生家長還是教育界都認為,老師必須在課內教會學生,不能靠給學生留家庭作業來完成自己的教學任務。要是哪位老師膽敢留下大量抄寫作業,第二天,校長辦公室的電話肯定會被打爆。

      對于法國學生、家長和老師來說,假期就是假期,是神聖不可侵犯的。

兩類學生才補習    那麼法國是不是不存在為孩子升學而煩惱的父母呢?也不盡然,但是父母的原則是該補習時才補習。在法國,高中也屬于義務教育,很多家長和學生都是到了這一刻才開始發力。如果孩子的成績不錯,能順利通過高中畢業考試,進大學或者技術學校,那麼父母也不會為孩子請私人老師輔導。只有兩種情況,家長才會去請私人老師:第一,孩子成績很好,有進名校的決心;第二,孩子成績太差,父母又不甘心孩子連普通大學都進不去。(鄧穎平)

新西蘭 寒假就是玩

就是玩,家庭聚會。   新西蘭的家長和學生壓力都不大,到了寒假學生基本就是玩,家庭聚會。他們沒有什麼考學的壓力。家長和孩子的業余學習意識都不是很強。在奧克蘭基本都沒有課外補習或者培訓班級或者學校。新西蘭有一些暑期學校,但是前去補習的都是些國際學生,本地學生去得很少。

    
他們的小學和幼兒園也很輕松,一般來說,是上午上課,下午老師帶著大家玩。我在新西蘭上高中的時候,上午就2節課,上完課,下午1點半開始,老師帶著大家自由活動,平時就根本沒有人上課外輔導。但是下午你就可以選修自己喜歡的課程,那些選修課有美術、攝影等藝術類的,甚至還有教做飯的,基本上想學習的知識都能在學校學到。

美國廣闊天地顯身手

在美國,中小學生的寒假生活是非常豐富的。但是他們一般沒有參加課外培訓班的習慣。他們的寒假主要有以下幾類活動:

第一,各種各樣的俱樂部玩。   學校一般不會有官方組織的俱樂部,但是孩子們自己會組成一些俱樂部,這些俱樂部有棒球俱樂部、壘球俱樂部、橄欖球俱樂部等,他們會請來一些教練,成群結伴地出去遊玩。

第二,美國的各個社區會有社區圖書館。   在寒假,他們會組織家長和孩子去進行一些親子讀書活動,增進父母和孩子的感情。

第三,經濟條件允許的家庭,會帶孩子到各地去遊玩。

第四,冬令營活動。  種類繁多諸如:網球、遊泳、野外求生、小記者、農場冬令營等等。我的小孩現在在美國上學,她去過野外求生冬令營,呆了11天,也去過農場冬令營,就是在農場住在農民家?,幫助他們幹體力活,這些冬令營活動都特別有意思,也很有意義。此外,教會也會組織一些俱樂部活動,組織小孩子們一起出去玩。對于美國的中小學生來說,放假是最輕松的時候,沒有什麼負擔,也沒有什麼顧忌,只要在那開開心心玩就行了。

讀。   美國的學生沒有寒假作業,但是他們都注重閱讀。每天保證一定時間讀書是他們的習慣。對于低年級的學生,學校還特別舉辦有獎讀書活動。假期初始,孩子們領一張讀書計時表,要求每天讀書半個小時,或者聽大人讀書半個小時。到開學的時候,孩子們的計時表填滿了,這時就可以領到一份可愛的獎品。

英國學生過寒假:度假、購物、閱讀是重頭

放假時間   在英國,節假日很多,對孩子來說不僅有暑假,復活節假期和聖誕節假期,學期中間還有一周左右的小假,以及銀行度假日和其他法定節假日。其中,冬季的假期就要數聖誕節假期了,一般來說就是聖誕節前後 一兩 周吧。

英國的宗教活動比較多,尤其在聖誕期間,一切都是圍繞宗教主題展開的。   去教堂是肯定的,而且一般是全家出動,還有學校會排演耶穌誕生的話劇,由學生來表演,類似于我們這?的聯歡會。

購物也是個重頭戲。   經常見大人抱一個,拖一個,用嬰兒車推一個,聲勢浩大地去逛街。英國童裝不便宜,肯定是要趁著聖誕打折多添置一些。一些大型購物商場都有遊戲區,家長們不用擔心孩子沒地方玩。

多數有條件的家庭還會帶孩子一起去歐洲各國旅遊。   歐盟國之間不需要護照,所以出國遊很簡單。一人背個大大的旅行包,沒上小學的孩子也拉個小拉桿箱,背個小包,雖然包?沒什麼東西,不過態度在那?,從小你就得自己拿自己的東西。

讀書報告   英國學校普遍重視閱讀,因而會布置一定(依據孩子年齡不同而有所差別)的閱讀作業,並要求每本書要撰寫上千字的讀書報告。但是補習班在英國不普遍,家長一般不會強迫孩子去上補習班。而且請家教價格昂貴,一般的家庭也不會給孩子請家教。條件好的家庭給孩子請的家教多是音樂、美術等藝術類的。只有課業特別困難、趕不上學校進度的學生,才會在寒假上補習班。

澳大利亞學生過寒假:中小學生度假大學生打工

放假時間   12月初到1月底,在我們這是寒冷的冬季,但在澳大利亞,年底這8周左右的美好長假,是孩子們喜歡的夏季。澳大利亞大學生的假期比中小學生還多一個月。

渡假。   中小學生的爸爸媽媽一般會利用年底放的四周年假,帶著孩子們一起去海邊,度過聖誕和元旦。一家人開著車、帶著帳篷去到海岸線,花很少的錢(每周大概50澳幣)就能租下一間住宿的小屋。而海岸線附近的公園?,還有免費提供的燒烤工具。條件稍微好點的家庭,可能會去印度尼西亞、泰國、斐濟度假;少數條件非常好的家庭,父母可能會選擇帶著孩子去英國度假。

補習。   是很多中國孩子假期中不得不做的事,但在澳大利亞,假期補習班的數量極少,只有在快到高考時才有補習,家長們都會讓孩子們好好享受休閒、輕松的假期。

暑期課程或者打工是他們的常見選擇。   暑期課程被稱為“summerschool”,可以修學分;打工則是需要大學生自己去找工作,鍛煉融入社會的能力的同時,還能賺到一些錢。打工的地方一般是超市、快餐店、加油站。大學?的學生會有時也會貼出一些招工的信息。在澳大利亞,年齡只要超過14歲零9個月,就可以打工了,所以有些高二、高三的學生也在假期打工,鍛煉自力更生的能力。因為付給他們打工的報酬比成人低,所以商家也非常樂意給他們一個鍛煉的機會。

馬來西亞學生過寒假:走親戚參加制服團體

放假時間   年底的總考試結束後,馬來西亞的中小學生將迎來7周左右的長假。當然,氣候不是我們這?的冬季,而是24-32的怡然夏日。

假期作業。   和中國學生一樣,馬來西亞的學生也有假期作業要完成。馬來西亞的華文教育是由政府出資的,在華文學校,假期練習正楷字就是不少學生的作業。在馬來西亞,長假期間的補習班非常少,主要看學校的校長是不是看重成績,願不願意撥出經費,請大學生來為中小學生輔導課程。馬來西亞的家長為了保持住孩子的童真,比較少讓孩子在假期參加補習或者特長班。

走親戚。   一到放假,孩子們就被送往親戚家住,常常是大舅家住幾天,二舅家住幾天,一個假期下來,表兄妹之間的感情更加融洽。

參加制服團體是能影響馬來西亞學生升學和就業的假期活動。   制服團體包括像童子軍、少年警察、少年軍等等,男生和女生都能參加,並且是自願參加,學習爬山、野外生存、急救等技能。

制服團體在馬來西亞是非常重要的組織,如果你的成績不是很好,可以通過完成制服團體規定的技能考試來給自己加分,如果在制服團體中表現優秀,很多大學都會搶著要。所以,在馬來西亞,參加制服團體的學生數量眾多,但它不是讓你短時間內完成所有考核,而是從升入初中開始,一直持續好幾年,每個假期考核一到兩項。所以,馬來西亞學生的急救知識儲備、自理能力、野外生存能力都比較強。

日本課外活動不放假  

放假時間   日本學校的假期一般為每年3:寒假、暑假和春假。公立學校一般暑假比較長,但是東北地區降雪多的地方則寒假最長。

 假期 部活動豐富多彩    日本學校的課外活動非常豐富多彩,稱為 部活動,其中又以體育類的部活動為多,主要開展的項目有田徑、棒球、排球、足球、網球、遊泳、弓道、劍道等項目。上學期間,學生每天下午3時之後基本上都會參加自己的部活動

而到了放假的時候,初高中一二年級的學生們還會繼續參加部活動。對于三年級的學生來說,一般會從5月開始主要集中精力為考高中和大學做準備。

修學旅行以學習為目的    除了部活動以外,日本學生在假期還喜歡去修學旅行。修學旅行以學習為目的,學生更容易從旅行中學到知識。日本的修學旅行因學習的內容不同被細分成若幹類別。比如歷史學習,主要通過參觀歷史遺跡,學習歷史知識。這種旅行多去京都、奈良和東京等地,這些地方古跡多。還有體驗大自然的森林修學旅行和農業修學旅行等。最近選擇去海外進行修學旅行的學校也多了起來。據悉,日本近來每年約有近200個學校、約4萬名學生到中國修學旅行。

上補習班也是一種選擇    當然和中國一樣,利用假期上補習班的日本學生也大有人在。由于日本學校實行快樂教育,為中小學生減負,從而導致日本教育水平整體下降。家長們將更多的目光投向了課外輔導機構,稱為。據統計,目前日本全國這種課外培訓機構數量已經多達50000家,培訓項目幾乎涵蓋了學校的所有課程。(王穎穎)

韓國大學生寒假掙錢忙

放假時間       韓國各所大學一般從12月下旬開始放將近兩個月的寒假。

 打工掙錢賺學費   韓國大學學費昂貴是出了名的。韓國國立和公立大學的學費相對較便宜,每學年平均3600多美元,但韓國80%的大學生在學費昂貴的私立大學就讀,平均一年學費高達6900多美元。據悉,今年韓國大學的學費還要上漲10%以上。因此,很多學生就在寒假期間打工賺學費。  學生們可以到超市、餐館等行業當搬運工或者促銷員,也可以做家教。大部分打工的學生在寒假期間可以掙到一個學期大部分的學費。

寒假期間去整容   韓國的整容技術世界一流,整容已經成為一種時尚,很多愛美的韓國女孩都想通過整容使自己在一夜之間變成美女。寒假期間,一些女大學生用自己辛苦打工賺來的錢到整容外科接受眼睛、鼻子等整容手術。在寒假期間,韓國的各整容外科醫院接待的患者人數比平時增加了近2倍。

 “前輩們為招待新生去打工    韓國是特別講究輩分的一個國家。這種文化在韓國大學中也不例外。一般低年級學生都不敢頂撞高年級學生,他們在路上遇到高年級學生都會低頭叫一聲前輩。但前輩也不是好當的。跟後輩們一起聚餐時一般都是前輩們掏腰包請客。韓國很多大學生認為,前後輩之間的友好關係畢業後可以發展成信賴的關係,對構築良好的人際關係有益處。(金錦哲)

 泰國學生過寒假:高中生最累

放假時間       每年有兩次共約3個月的假期,暑假時間長,大約兩個半月;寒假時間則很短。

假期活動豐富多彩    為了讓學生的假期生活過得更加充實,泰國有關政府部門設有長期性的學生假期活動。這些有意義的活動每年都吸引很多各年齡段學生踴躍參加。例如泰國文化委員會在國家文化中心設立的泰國青少年樂隊計劃,每年在放假期間組織學生交響樂隊和管弦樂隊等進行音樂演奏培訓。

據了解,泰國不少社會團體組織學生們利用假期前往海濱、國家森林保護區、文物保護單位等地參觀學習;或者組織學生們進行歌舞、烹飪、遊泳及其他體育活動的知識和技能培訓。目前,英語、中文等語言培訓班也呈現越來越多的趨勢。

外出旅遊長見識       學生放假期間,往往成為泰國民眾出遊的一個高峰期。這是因為泰國的旅遊業比較發達,家長們普遍重視讓孩子們通過外出旅遊增長見識。家境條件一般的家庭在國內旅遊,而家境殷實的則往往會選擇出國旅遊。

高中學生忙高考       在其他年級學生可以盡情享受較為輕松愉快假期生活的時候,泰國的高中生卻基本與之無緣。因為按照當地習慣,學生們從高一開始就要為迎接幾年之後的高考而進行補習了。而利用假期時間進行集中補習一直是多年來泰國高中生們的普遍現象。

從小學至初中,泰國學生們的學習壓力不大,每當放假期間,多數可以過一段輕松自由的生活。但從高一開始直到高三,可以說是大多數泰國成年人都不堪回首3年。因為在此期間,他們的生活就是補習。其原因主要是泰國高考競爭非常激烈,泰國家長們望子成龍之迫切心情絲毫不亞于中國家長。上大學期間是泰國青少年最自由的時間 大學生們可以盡情地玩遊戲、出去旅遊了。

巴基斯坦學習學習再學習

放假時間       由于巴基斯坦夏季天氣酷熱,大多數學校會從每年6月到8月之間給學生們放兩個半月的暑假。而在冬季,學生們通常只會在最冷的十幾天?休息。假期開始的時間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天氣的炎熱或寒冷的程度。可以說,學校的放假時間並不十分固定。

家庭作業。   巴基斯坦大多數的學校會在假期布置大量家庭作業。除了在假期休整以外,不少巴基斯坦學生會利用假期的機會繼續充電

各類的學習輔導班。  巴基斯坦的學生學期內的課程比較重,不少學生因而會選擇在假期預習下一個學期的課程,或根據自身的需要參加各類的學習輔導班。英語輔導班便是不少學生的選擇,因為對于大多數學生來說,要想找到一份好的工作,英語水平的好壞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LivingSpa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女兒申請學校的文件在一月底前全部都寄出去了,現在就等著各家放榜的通知了。同學中申請earlybird的已經陸續接獲通知,幾家歡樂幾家愁,被接受固然高興,被拒絕不好受是難免的,而且機率還頗高的。但都是可能會遭遇的狀況,如何面對也是門必修的功課了。

網路上看到有人整理美國各家大學的拒絕入學通知書,人情世道也就如此了。

轉錄給孩子參考,有點心理準備。

 

line_0262

最鐵面的回信

 申請我們學校的人很多,每個人都不錯,可你沒有排在前面。學校只能選擇那些適合的學生錄取。                         ——貝茨學院

  位於美國緬因州的美國貝茨學院,在全美學校中的排名不算很高,但是很有貴族氣質。而該學院負責新生錄取工作的領導威裏·米切爾說話的口氣也很衝。

最冷酷的回信

你沒被錄取。不要打電話來詢問。所有的決定都是最終決定,不可能更改。 ——斯坦佛大學

  斯坦佛大學今年的錄取率只有7.6%,該大學錄取辦公室主任理查德·邵說,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杜絕申請人對學校決定的懷疑或起訴。

最烏龍的回信

 因為我們的電腦故障……所以你還是沒被錄取。                  ——加州大學

  加州大學聖地亞哥校區竟然向落選學生發了兩次拒絕信。第一次是正常的拒絕信,可是該校在向被錄取的新生發祝賀信時,一共發出了47000份,其中錯誤地包括了29000個未被錄取的學生。結果校方只好再次更正。

最暈人的回信

一個厚厚的像裝著錄取信的信封裏,卻有一封拒絕信在最上層。    ——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

  按照慣例,錄取信裏由於有學校介紹等內容,都是厚厚的一封信,而裝拒絕信的是一封比較薄的信。

  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共有20個相對獨立的校園,而該大學主校園在大學花園城。大學裏負責新生錄取的安·羅何巴克振振有詞地解釋說:沒錯,我們的主校園沒有收她,她還可以試試申請分校啊,寄給她分校資料並沒有不對啊。

最泄氣的回信

我們很遺憾地通知你,你的家族在我校就讀的傳統到你這裡難以為繼。因為你不夠入學的資格。                       ——波士頓大學

  波士頓大學的傳統是很注重家族觀念,如果考生的家裏曾有長輩在該校讀過書,那麼這個年輕人將更受該學校的歡迎,被錄取的幾率也會相對更高。

 

最溫暖的回信

我們從過去的經驗中得出的結論是:學生進入哪所大學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在未來4年中的成長。                          ——哈佛大學

  高等學府翹楚哈佛大學,估計今年的錄取率只有7%。但是該大學歷年來的拒絕信都被畢業生一致認為是最暖人心的拒絕。

最有人情味的回信

我相信,你一定能夠找到你所喜歡的學校,在那裏你會學習得很快樂,而該所學校會因為你的加盟而受益無窮。                         ——杜克大學

  該大學負責招生的克利斯多夫·古登塔格說:我理解學生們的心情。四年前,我女兒上學前班被拒,我都很痛苦,更何況是經過各種努力的高中生和他們的家長呢。所以我想我會盡力做到多一些人情味。

  

加拿大的拒絕信很認真

我們仔細看了你的成績,發現你的數學有待加強,希望今後你會學得更好。

                  ——加拿大蒙特愛立森大學

  始建於1839年的加拿大蒙特愛立森大學,在今年向600位沒有被錄取的學生發出的信函裏,都有手寫的答覆,並認真逐一分析該考生的弱點和未被錄取的具體理由。

  這樣的拒絕信讓人心服口服不說,單是學校花在信上的時間和對每個申請者的關注,就足以令人起敬。蒙特愛立森大學副校長羅納德·柏恩說:我們不是要拒絕誰,我們是要幫助他們知道在哪需要改進和提高。如果下次他們再次申請我們學校的話,我相信,我們看到的會是一個更優秀的學生。

 

line_0028

收到拒絕信怎麼辦

沒被錄取的因素很多,該如何應對拒絕信呢?

  第一,接到拒絕信後,儘量堅持自己來處理,這時你會發現,自己成熟、堅強了。告訴自己,學校拒絕的僅僅是我的簡歷,可能在報考的過程中哪個環節出了問題,但這絕不代表我就是一個失敗者。一扇門關閉了,另一扇門同時打開了,第一理想大學去不成,還有第二理想、第三理想。

  第二,把興趣和精力放在已經對你發出錄取信的大學上,關注歡迎你的大學,好好地研究一下這些大學。歡迎你的大學才是對你而言最好的大學,遲到的溫馨會更加讓你珍惜。

  第三,立刻使自己行動起來,投入到已接到錄取信的大學中去,與新校友聯繫一下,打個招呼取取經。

  對絕大多數考生來說,收到拒絕信是會帶來一些心理傷害的,但它是一時的,只要正確對待、妥善處理,很快就會發現,其實沒什麼大不了的。

LivingSpa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閱讀就像呼吸與吃飯
 
不少人都有這樣的經驗,很想好好的讀幾本書,卻因為工作太忙碌,行程太緊湊,抽不出時間來讀書,只好作罷。

其實,越是想特別抽出時間來閱讀的人,越難如願。因為,閱讀並非什麼了不起的大事,需要特別分別時間出來。只要養成閱讀習慣,讓閱讀融入生活作息之中,讓閱讀變成像呼吸、吃飯一樣,是維繫生命不可或缺的元素時,就算你想拋棄閱讀,恐怕也很難。
 
養成習慣,到哪裡都帶本書
 
想要養成閱讀習慣的第一步,不是找時間讀書,而是隨時隨地身上都帶本書。不管你是要出門上班還是旅行,總之,身邊隨時帶本書,一有時間就馬上拿出來讀。生活中的空檔時間比你想像中的還多,如果把空檔時間都拿來讀書,其實是很可觀的。
 
舉例來說,每天都得通勤上下班的人,假設一天上下班通勤時間合計1小時,一週就有5小時的時間可以閱讀,一個月就有22個小時,一年就有264個小時,假 使工作40年,就有10560小時,約440天,超過一年的時間可以用於閱讀(換算成工作天數,約1320/以每天八小時計)的時間可以閱讀,是非常驚 人的分量,大學四年加起來的閱讀時間恐怕都沒有通勤多。
 
愛看書的人是到哪裡都離不開書的,無論是吃飯、上廁所、排隊、等車、搭車、等飛機還是等人,只要一有空,即便只有三五分鐘,也馬上就拿出書來啃。就算短短三五分鐘,已經足以讀完一則短篇文章。
 
讀些什麼好?
 
決定了隨時在身上帶書,善用空擋時間閱讀後,接下來就該決定帶什麼書?讀什麼東西?
 
閱讀最主要的目的是幫助你解決工作或信仰、生活上的困擾。隨處都能閱讀的好處除了打發時間,增進知識外,最棒的其實是「觸類旁通」,很可能你在書中剛看到一個很棒的點子或想法,回過神抬起頭看到真實世界時,就給了你一個非常棒的個案,讓你印証書中的想法,甚至從中獲得啟發,改變了你的人生。
 
不過,畢竟是利用空檔時間(而不像侯文詠是去長期抗戰的),所以最好不要準備什麼長篇小說或艱澀的文學/哲學作品,最好帶短篇小說、散文隨筆、勵志小品類 的書,雜誌也不錯。如果想要更有系統性的進修或閱讀,不妨帶工作領域的專門報刊雜誌,再不然和自己工作領域相關的報紙版面也可以。許多人讀報都習慣一份通讀到底,其實專業的讀報方法應該是多份並讀,但將焦點聚集在和你的工作有關的部份。
 
另外,讀一些自己想都沒想過的主題的作品也不錯。誠如前段所提及,閱讀的主要目的是解決個人困難,閱讀陌生領域的作品極有可能因為新鮮感而開發了你腦中某個區塊,因為觸類旁同而產生新想法。不少發明其實說穿了只是將兩件原有的事情結合起來,例如隨身聽是結合移動和音樂。接觸陌生領域可以增加新鮮感,創造閱 讀樂趣外,也可能意外幫助你找到解決困擾的方法。
 
別勉強,不想讀就停止
 
無法養成閱讀習慣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人們經常太過看重閱讀這件事,打開書後就覺得自己有義務把整本書讀完。其實閱讀完全不需要有壓力,一本書打開讀了幾頁覺得不喜歡,無聊、太過困難或是感到疲累,總之,無論什麼理由,就是讀不下去的時候,不妨闔上書,休息一下或者換一本都好。
 
千萬不要勉強自己讀不喜歡的書,不要對閱讀有壓力,更不要在閱讀過程中給自己增添無謂的壓力。過去的填鴨考試教育讓我們對於閱讀總有無限恐懼和必須通讀熟知內容的錯誤印象,造成能夠愉快享受閱讀的人少之又少。
 
養成上書店的習慣
 
雖然網路書店購書很方便,不過,對於還沒有建立閱讀習慣的朋友,我建議養成定期上實體書店的習慣。進到實體書店裡,讓閱讀的氛圍圍繞著你,當你看見書店裡都是閱讀的人,看見書店裡多的是自己想讀卻還沒有讀的好書,多半能激起正面積極的勵志效果,增強對閱讀的好感。
 
另外最好把書店當作和朋友約定見面的地點,等人的時候就可以看看書,打發時間不說,也不會因為等待時間過長而失去耐性,搞不好還會嫌朋友來得太早害你沒能有時間把手上正在看的書讀完。
 
暢銷作家侯文詠曾說,自己在追老婆大人的時候,就是靠著啃專頭書打發等待的漫長時間,因為當初老婆大人不給追又拗不過他的纏功,總是約定了時間卻姍姍來遲,希望逼走侯文詠,沒想到閱讀讓侯文詠打發了等老婆來的無聊時間,也讓他追得美嬌娘。
 
不斷持續地讀下去,那就對了
 
總之,設法讓你的生活作息和閱讀緊緊的綁在一起,只要一有空閒就能拿出書來讀,定期上書店瀏覽尋找可閱讀的好作品,持續不斷的閱讀,總有一天,你會發現自己已經不能離開書本,否則就像沒洗澡刷牙一樣困擾,甚至像呼吸不到空氣一樣讓人窒息。

 

 

LivingSpa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張老師月刊 記者文=呂松庭.攝影=黃念謹

「對任何發展階段的任何小孩,都可以用某種聰明而誠實的方式來教導任何主題。」

美國總統歐巴馬計畫自伊拉克撤軍,有部與出兵伊拉克有關的電影「等媽媽回家的孩子」(Grace Is Gone)悄悄在台上映,如果你對父女的親情感興趣,或是曾苦於不知如何告訴孩子關於親人去世的消息,其中倒有些實際的策略,可供你依此類推。

這部電影改編自真實故事,太太葛麗絲被派往伊拉克從軍,先生留在明尼蘇達照顧十二歲和八歲的女兒。本身,就是男人和女人、爸爸和媽媽的性別角色的反轉。

後來傳回媽媽陣亡的消息,爸爸卻不知如何跟兩個女兒講,生怕會傷害女兒。爸爸採取的策略是,在上學日帶女兒開了三天三夜的車,上主題公園遊玩,再找個安靜的海灘,跟女兒講這個不幸的消息。

爸爸一直以為女兒還小,無法承受母親去世的打擊,其實他路上所做的,多半在調整撫平自己的情緒。然而,十二歲的女兒海蒂卻早有所察覺了,媽媽上戰場後,她瞞著爸爸看伊拉克新聞報導,隨著伊拉克的局勢動盪而憂心不已。她長期失眠,爸爸卻只以為她在上課打瞌睡。可能,這就是爸爸和媽媽的不同,如果是媽媽,應該早就發現女兒的心情,而爸爸卻要繞這麼一大圈,從明尼蘇達州千里迢迢跑到佛羅里達後,才有辦法把話說出來。

基本上,這個策略可以通用嗎?如果要告訴孩子一個非常沉重的消息,要不要先帶孩子去玩一陣子,等他們玩累了、滿意了,才把事情講出來?

我覺得這位爸爸的處理過程還算完熟。首先,他讓女兒充分感受到爸爸媽媽對她們的愛,不會因為媽媽的不在而短少。其次,雖然身邊的大人都已知道消息,他還是過了三天,心情稍微平靜些後才說出來,先保證父親的愛,然後說出壞消息。這一點,其實很重要,兒童精神分析學家就說,兒童對死亡最深的恐懼是「重新引發分離焦慮」,也害怕其他親人會跟著離去。因此,不管處在哪種情境,活著的親人或父母之一,一定要保證能讓孩子感受到他們的愛。

其實,許多心理學家早就提到,兒童和少年對死亡事實的理解超過大人的想像。生死學大師依麗莎白.庫伯勒.羅斯在告訴兒童父母去世的消息時,會說父母像「蝴蝶一樣」,轉化到另一個境界;或許,你也曾聽過類似的說法,覺得這樣的講法是比較安慰、比較可以接受。

心理學家希爾加德和紐曼研究早期失親的個案後發現,父母親之一的去世是孩子無法負擔的重,小孩的反應會受到下列因素的影響:他與父母親關係的品質;父母親死時的情境(自然死亡、或車禍、暴力致死)、父母親本身對疾病、死亡的態度;活著的父母、社區的網絡和家庭資源是否夠強而有力。如果這些條件都成立,比較理想的面對方式,反而是電影裡這個爸爸所做的。

其實,現代的孩子對世事所接受的程度,常常遠超乎成人的想像,只要能照顧好他們和你自己的情緒,九歲以後的孩子其實是能夠接受任何觀念的。教育學家布倫諾就認為「對任何發展階段的任何小孩,都可以用某種聰明而誠實的方式來教導任何主題。」「聰明而誠實」是親子過招的策略,「愛」則是保證良好親子關係的一切。

【便利貼】

撫平傷痛,走出陰霾,請務必記得「儀式」的必要性。

電影裡,小女兒有隻和媽媽的錶調整好,會在同時響起的鬧錶。只要鬧錶蜂鳴聲響,相隔千里的小女兒和媽媽就一起想念對方。其實,這正就是儀式的運用。

後來,爸爸帶著兩個女兒站在媽媽墳前,等待鬧錶響起開始想念媽媽,這是讓離去的親人永遠留在心中的美學。

日常生活的親子互動,可以來點這樣的設計吧,想必能夠增進親子間的情感聯繫。

 

 

 

LivingSpa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主講人:游乾桂 (教育心理專家)

一張白紙上有個黑點,我們通常都是看到那個黑點,這些年透過自己不斷學習,我漸漸看到的是白色的部份。

孩子若有85%的優點,15%缺點,大部分的家長都忘記看見他的優點好處。

所以,有位心理學家曾說過:「孩子需要一個懂得疼惜他的父母」

有個「比馬龍」定律:你用什麼眼光看你的孩子,他就會成為那樣的人。

發明電燈的愛迪生,當學校的老師都放棄他,認為他一無可取,把他帶回家交給他媽媽時說:「笨蛋還給你」,愛迪生的媽媽卻對他說:「別人看不起你,媽媽覺得你不錯」。

因此看孩子的角度不同,結果就會不一樣,最重要的是讓孩子有自信。

我曾經在精神病院輔導過一位台大醫科畢業的病人,透過對談了解他的成長歷程,發現他從小學到高中從未得過第2名,從中讓我體認到承受高壓力(高處不勝寒)的人,容易失敗且敗得很慘!

其實失敗可以帶給人經驗和閱歷,兩者加起來則形成智慧;我們究竟是要培養孩子成為會讀書的人還是有智慧的人?

培養孩子成為具有智慧(思考.想像.創造力)的人

會讀書的人,是從對的答案裡作出對的答案(擁有的是記憶力);
有智慧的人,是從對的答案裡找出錯的地方,或是從錯的答案裡找到對的地方(擁有的是思考想像和創造力)。

會思考、會動腦的人可能在學校的表現差強人意,

然而記憶無法長久,
因為我們的腦總是重複在作記憶和遺忘的工作,
許多的答案也隨著時空變化而有不同。

現有科學知識在8年內許多都被新的結果推翻,
例如玉山的高度隨著地殼變動而改變,每年實際高度都不同;
1904
年萊特兄弟發明飛行器才開始有「飛」的名詞產生;
過去速度是低音速,目前是高音速,將來可能是光速。
因此,記那麼多東西幹麻?

腦袋如果背太多東西,就不可能想很多;
若只會背,不會想(思考),
腦子就好像被水泥糊起來一樣。

讀書和工作並沒有最直接的關係,並不是很會讀書就會當總經理,它所靠的是能力;
生活就是一種能力(耐),
讀書和錢只是一個媒介,最終的目的是懂得生活,
也可說是為了編織一個夢想,一個活生生的夢,快樂有趣的夢。

 

LivingSpa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剛念一年級的小朋友,下了課,總喜歡搶玩盪鞦韆;明仁就是這樣,玩盪鞦韆,玩得太忘我了,就不幸「跌斷了右手」!

後來明仁的右手「打了石膏」來上學,而他媽媽每天中午也都到班上來,餵他吃營養午餐。

明仁的媽媽是啟智教養院的老師,她每天來餵明仁吃飯時,心中常放不下她啟智班的學生,所以她總是來去匆匆,餵完明仁午餐,即騎機車快速離去。

一天上學時,我對明仁的媽媽說:「可不可以讓明仁自己練習用左手吃飯、用左手寫字?」

她聽了,有點為難,而明仁也立刻搖搖頭說:「我不會,我做不到!」

但我告訴明仁:「很多事情,學了就會,不學不會!」

後來,上課時,我和全班小朋友分享一則真實故事-在南非的約翰尼斯堡,有個十歲的小朋友名叫山姆,他因得了「血癌」,所以請假到醫院治療,很久沒有到學校上課。

一天早上,山姆情況稍好,回到了學校;可是,因藥物治療的關係,使他的頭髮全掉光,變成「光禿禿」的光頭。

山姆光著頭,帶著怯生生的眼神走過學校長廊,也緊張地走向那「既熟悉似又陌生」的教室。

當山姆走進教室的剎那,原本滿屋子吵雜、喧鬧的同學,突然都安靜了下來;所有同學的眼光,也都轉向了山姆。

這時,無論是白人或黑人的小朋友,不分膚色,竟然都戴著「一頂毛線帽」!

正當全班一片鴉雀無聲時,前面第一排的小朋友開始把毛線帽脫了下來;隨後,每個小朋友就一個接一個地,都把頭上的毛線帽脫下來!

原本以為小朋友們是向山姆脫帽致敬,沒想到,每個脫帽的小朋友,不管是男生、女生,都和山姆一樣,竟然都理個「大光頭」!

在片刻的靜默後,全班理光頭的小朋友突然都大笑了出來,也都把毛線帽拋到半空中,並熱烈鼓掌、雀躍歡呼地說:「山姆,歡迎你回來學校上課!」(取材自資深創意人沈呂白先生大作,及南非真實故事拍成的電視廣告)

當我講完這故事時,班上一女生說:「老師,他們班上同學的感情好好哦!」

而小倩則說:「老師,我懂了!」

小倩轉頭對明仁說:「明仁,今天中午,叫你媽媽不要來餵你吃飯,我們全班都一起陪你『練習用左手吃飯』好不好?」

這時,全班小朋友都高興地拍手,大叫「好!好!」

明仁本來不情願,經大家這麼一說,也點頭說「好」,並打電話叫媽媽中午不用來了!

那天,全班小朋友都很吃力地陪明仁「用左手吃飯」,但可想而知,大家都吃得很緩慢,而且「剩飯剩菜」也特別多!

然而,這是一個好的開始!

明仁真的開始練習用左手吃飯、寫字,也用尺畫圖案;一個月之後,他的左手已經可以運用得很好了!

升上三年級時,班上女生小莉幫一年級的弟弟推玩鞦韆時,太用力,不慎使弟弟跌斷了手臂,同樣也是「右手」。

小莉的父親很生氣地帶弟弟來教室,告訴我:「倪老師,我要處罰小莉,因她太不小心,讓她弟弟跌斷了右手;從今天開始,中午吃飯時,小莉要到弟弟的教室,先餵弟弟吃完飯後,她才可以自己吃飯……

這時,我告訴小莉的爸爸:「李先生,我們班上以前也有個小朋友跌斷了右手,可是後來他學會了用左手吃飯、寫字!」

我將頭轉向明仁,也大聲對全班說:「現在,我們請明仁出來,跟弟弟說幾句話好嗎?」

在全班鼓掌聲中,明仁走到講台前,眼睛看著小莉的弟弟,也握住他打著石膏的右手,說道:「弟弟(ㄉㄧㄉㄧ),你一定可以用左手吃飯、寫字,因為,我以前也跟你一樣,跌斷右手!我要告訴你『只要你覺得能,你 能!』

當明仁說完,班上一片靜肅,似乎充滿著感動,空氣中也迴盪著那鏗鏘有力的話「只要你覺得能,你就一定能!」

而弟弟聽了,也很努力地點著頭!後來,我告訴弟弟:「今天姊姊陪你去教室、餵你吃午飯,但是從明天開始,你就自己用左手吃飯好不好?」

此時,右手綁著石膏的弟弟,有些膽怯地開口對我說:「倪老師,我從今天開始,就可以自己練習用左手吃飯,不用等到明天了!」

西洋哲人說:「對自己有信心,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份,缺少了它,整個生命都會癱瘓!」一個人在成長過程中,總有許多挫折、跌倒和失敗,但是一個良師,必須適時適切地以故事或名言,來激發孩子的自信心,讓他「勇敢面對壓力,並在困境中堅強站起來」!

 

LivingSpa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他是個愛家的男人。

他縱容她婚後仍保有着一份自己喜愛的工作, 他縱容她周末約同事回家打通宵的麻將, 他縱容她擁有不下廚的壞習慣, 他縱容她在半夜挑逗那已沉睡的身軀, 他始終都扮演着一個好男人的典範,好得讓她這個做妻子的自形慚愧。

她第一次懷疑他,是從一把鑰匙開始。

雖然她不是個一百分的好老婆,但總能從他的一舉一動了解他的情緒,從一個眼神了解他的心境。

他原有四把鑰匙,樓下大門、家裏的兩扇門以及辦公室等四把,一知從何時起他口袋裏多了一把鑰匙,她曾試探過他,但他支支吾吾閃爍不定的言詞,令她更加的懷疑這把鑰匙的用途。

她開始有意無意的電話追蹝,偶爾出現在他辦公室,名爲接他下班實爲突擊檢查,她開始將工作擺在第二位,周末也不再約同事回家打牌,還買了一堆烹飪的錄影帶和食譜,想專心的做個好老婆,可是一切似乎太遲了。

他愈來愈沉默,愈來愈不讓她懂他心裏想什麽,常常獨自一個人在半夜醒來,坐在陽台上吹了整夜的風,他變得不大說話,精神有點恍惚,有一次居然連公事包都沒帶就去上班,他真的變了很多,唯一沒有變的是他對她的溫柔和體諒,但她的猜疑始終沒有稍減。

在日以繼夜的追查下,她終于發現那把鑰匙的用途,是用來開啓銀行保險箱的,於是她決定追查到底,她悄悄的偷出了那把鑰匙進了銀行。

當鑰匙一寸一寸的伸進那小孔,在她慌張又迫于知道答案的眼底,謎題即将揭曉。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個珠寶盒,她深深的吸了一口氣,緩緩的打開盒蓋,然後,心裏甜甜的笑了起來:這個傻瓜。

那是他們兩人第一次合照的相片。

照片之後是一疊情書,算一算一共二十八封,全是她在熱戀時期寫給他的,這個時候甜蜜是她臉上唯一的表情。

珠寶盒底下是一些有價證券,有價證券底下是份遺囑,她心想:待會兒出去一定要罵一罵他,才三一出頭立什麽遺囑。

雖然如此,她還是很在意那份遺囑的内容。

她翻開封面,内容寫着---陽明山的别墅和存款的百分之二十留給父母,存款的百分之十給大哥,有價證券的百分之三十捐給老人機構,其餘所有的動産、不動産都寫着一個名字。

她哭了,因爲個名字不是别人,正是她自己。

所有的疑慮都煙消雲散,他是愛她的,而且如此忠誠。

正當她收拾起所有怠動準備回家爲他籌豐盛晚宴時,突然,一個信封從兩疊有價證券裏掉下來,那已經褪去的猜疑,又複萌了,她迅速的抽出信封裏的那張紙,是一張診斷書,在姓名欄處她看到了先生的名字,而診斷欄上是四個比刀還利的字-----“骨癌中期”。

每個人心裏都有一把鑰匙 那鑰匙的名字叫“懷疑”。

 

 

LivingSpa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位老員外,特別喜歡牡丹花,庭內庭外都種滿了牡丹。

 老員外採了幾朵牡丹花,送給一位老翁,老翁很開心的插在花瓶裡。

隔天,鄰居激動的和老翁說:『你的牡丹花,每一朵都缺了幾片花瓣,這不是富貴不全嗎?』

老翁總覺得不妥,就把牡丹花全部還給老員外。老翁一五一十的告訴老員外,關於富貴不全的事情。

老員外忍不住笑說:『牡丹花缺了幾片花瓣,這不是富貴無邊嗎?』 

老翁聽了頗有同感,選了更多的牡丹花,開心的走了。

有智慧的人,不會和不同角度的人爭吵,

因為每個人站的角度不同,說話的方式自然就有所差異,

 不管意見和你是否接近,每個角度的意見都值得去採納。

多往積極的層面去思考,會發現自己充滿活潑朝氣,學到的知識更多,任何問題都浮現著隱約的答案。

人,重要的不是你站的角度,而是你思想的廣度。

 

LivingSpa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這微笑的背後有我對他的父母更大的崇敬感...

 











 
 

LivingSpa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